全市唯一!巴中這姐妹在全國給咱們長臉了~

全市唯一!巴中这姐妹在全国给咱们长脸了~

全市唯一!巴中这姐妹在全国给咱们长脸了~

現在巴中真是動不動就有好消息

巴小妹都高興不過來了

教育部最近又傳來了喜訊

全市唯一!巴中这姐妹在全国给咱们长脸了~

日前,教育部教師工作司、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發文公佈了首批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人選名單,四川省共16名教師入選,包括巴中市通江縣麻石初級中學教師李怡

據悉,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實施名師領航工程,將入選的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分批納入名師工作室進行培養,或採取其他培訓方式開展能力建設。省教育廳將把入選的鄉村優秀青年教師

納入當地骨幹教師、名師等培養序列,予以重點支持和培訓。

全市唯一!巴中这姐妹在全国给咱们长脸了~

認真工作的李怡

中等微胖的身材,和藹可親的笑臉

她就是通江縣麻石初級中學

英語教師李怡

能夠作為全巴中唯一的入選教師

李怡自然有著許多先進事蹟

無論在學生還是老師的眼裡

她都是一位教育楷模

全市唯一!巴中这姐妹在全国给咱们长脸了~

課堂上的李怡

2000年7月從四川省隆昌師範畢業後

李怡被分配到

通江縣麻石鎮中心小學教幼兒園

2004年8月,她到麻石初級中學任教

至今已有14年了

多年來她留下了許多感人事蹟

全市唯一!巴中这姐妹在全国给咱们长脸了~

通江縣麻石初級中學

巴小妹提示:以下內容請滑動瀏覽哦

▽ ▽ ▽

把奮鬥拼進骨子裡

故事得從2003年說起,那個時代的通江,教師極度缺乏,特別是鐵佛鎮。教育局發起支教號召的時候,她第一個報了名。“我是鐵佛人,支援老家教育我義不容辭”李怡老師堅定地說,“你是幼兒教師,琴棋書畫應該樣樣皆通!所以各門學科都應該會教!”帶隊的教育局領導曾半開玩半認真地對她這樣說。領導的一句話在她的心裡泛起了波瀾,她的眼裡閃爍著異樣的光彩,骨子裡“不服輸”的性格躍躍欲試。

雙泉小學成了她人生的一個轉折點。自願選課的時候,她選擇了小學六年級數學和初中一年級英語,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擔任兩個不同學段不同學科的教學工作!這是特定時代的選擇,也是那個時代通江教育無奈的選擇!在場老師驚訝的眼神並沒有讓她產生一絲一毫的動搖。

學習、備課、上課、反思、再學習……每天無數個這樣的循環佔滿了她的生活,跟學生一起做題,一起聽磁帶,一起讀課文。“那個時候的她就像魔怔了一樣,晚上睡覺的時候嘴裡都會蹦出幾個單詞。”她的老公感慨道。夫妻倆都是老師,因此他們也最懂彼此,在最需要的時候,老公與家庭就是她堅強的後盾和溫暖的港灣。

這一年的經歷讓她徹底地愛上了英語教育,2004年調到麻石中學以後,她就一直從事英語教學至今。“李老師跟我在一起的時候聊得最多的就是英語,從開始的虛心請教,到後來跟我一起進行教育方法與策略的探討,謙遜的學習態度,超強的學習能力讓我最為佩服!”麻石中學資深英語老師王萬生這樣說。

有學生的地方就有李老師,從早上五點到晚上十點,她的時間完全交給了學生。教室、樓道、操場、備課室,隨處可見她與學生一起的背影。與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跑步,一起勞動……“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必須自己首先做到!”身體力行的教育理念體現在她樸實的話語中、十多年如一日的行動中。

“這段時間小李真是太累了,父親去世的頭一天下午她都硬是堅持上完最後一節課才匆匆趕回家裡。”校長楊繼坤談到這裡時,眼裡飽含熱淚。

奮鬥是什麼?一個幼兒教師到小學、中學教師的成長,十多年如一日的堅持,平淡甚至略顯平凡的執著,這或許才是把奮鬥拼盡了骨子裡。

問起李老師所教學生的最高成就,“記不清了,目前有幾個在讀研究生的,重點本科院校的好像不少,今年通江高考中有4個我的學生考進了一本線,還有許多走進社會的,電話上講發展得都很不錯,我替他們高興!”她隨口講著。初中畢業後學生們各奔東西,老師們很難去統計這個數據。

全市唯一!巴中这姐妹在全国给咱们长脸了~

和學生悉心交流的李怡

把學生放在心窩窩

小晨是李老師所教學生中較為特殊的一個,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外婆把他從小帶大,性格孤僻、不愛說話,學習成績差。入學之初,他就引起了李老師的注意,“這樣的學生非常敏感,瞭解他們的時候一定得小心翼翼……”談起這個孩子,李老師眼睛裡泛起母親般的慈愛。電話、家訪,甚至是課堂上的鼓勵,課後的談心,她都儘量做得自然、隨意……慢慢的,孩子願意跟她聊天,主動找她聊天。交談中孩子學會了說話、交際,生活中孩子學會了誠實守信、言行如一。如今的小晨已經是上海一家公司的音控師,他給李老師打電話時總愛說:“那時候在李老師身邊真應該再認真一點,多學一點知識!”

小英與小星是最讓李老師心疼的兩個孩子,家境貧困,勤學上進,她積極為他們聯繫了愛心資助,儘可能為她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鄭翔宇這個孩子特別聰明,就是有點管不住自己!”,談起這個認錯快,犯錯更快的小男孩,李老師滿臉的笑意。就是這樣一次次犯錯,一次次約談,循環往復的教育中,誨人不倦的古訓發揮了效用,小翔宇慢慢改變了,成績一點一點進步,考進了重點高中,今年高考還上了本科線!談到這裡,李老師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她從不放棄我們班上的任何一個同學,既像母親一般慈愛,又像大姐一樣知心!”在成都中醫藥大學讀研究生的學生向菊芳電話裡這麼講道。

“她是我女兒的恩人,真沒想到孩子在她班上變化這麼大!”學生小歡的家長滿是感激地說著,“這個孩子體質特殊,甲亢、躁動症、頭髮稀疏,愛打架、罵人,第一眼看見她就讓我特別心疼!”李老師講道,“我悄悄跟其他學生講道理,先把孩子們思想工作做通,讓大家一起來幫助她,給她營造一個充滿愛的集體!”這樣的教育既是對小歡的也是對其他同學的,在愛與被愛中,孩子們都收穫了知識,教育的雙向性得到了樸實的體現。現在的小歡雖依然吃著藥,但笑容時常掛在臉龐,嘴裡再沒有冒出一個髒字。

全市唯一!巴中这姐妹在全国给咱们长脸了~

麻石中學——李怡帶學生實現夢想的地方

把夢想寫在黑板上

曾經的同學、同事在身邊換了一茬又一茬,年長的老師們總愛問一句“小李呀,你這麼優秀,是不是也快走了哦?”這時候的李怡總是笑而不語。

李怡的家境並不是很好,三姊妹中她是老大,兩個弟弟都是她資助上完學參加工作的。“教書於我來說,最初只是工作而已,是孩子們漸漸讓這份工作變成了我的夢想!”談到這個問題,李老師緩緩地說。每到逢年過節,她的電話總是響個不停,各種問候的電話、祝福的簡訊紛至沓來,“這個時候,我是最幸福的!”她常常這樣說。

就是這樣的幸福感推動著她在工作上不斷努力,在專業上不斷進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她一直堅持的理念。喜歡唱的學生,她就把英語單詞編成兒歌教給他們;喜歡讀背的學生,她就跟他們一起大聲的朗誦;喜歡寫著記的學生,她就交給他們最快的默寫記憶法……“不同的學生有自己不同的記憶方式,我從不做統一要求,目的只有一個,能記住能運用!”正是這樣不拘一格、因材施教的理念,最大程度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她教的班級年年都是學校第一,2015年所帶畢業班英語成績全縣第一名;2016年所帶畢業班英語成績全縣第三名;2016年8月,被四川省教育廳表彰為“優秀鄉村教師”;2018年4月獨立完成的論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及改進策略探究》《略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部中國人生科學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舉辦的“中國夢·全國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選大賽”中榮獲一等獎,並在《中國教育研究指導全書》上發表……

矗立在黃梁坎山巔的麻石中學,曾經創造了通江中考十連冠的佳績,歷史的榮耀在時代變遷的洪流中漸漸遠去,曾經的故事還被年長的教師們津津樂道,一批批年輕的老師在光環中漸漸成長,不斷追逐著前輩的足跡,拼寫成一個又一個老區振興的夢想。

我們巴中能有這樣的優秀教師

巴小妹為學生們感到高興

我也相信像李怡這樣的老師

在巴中一定還有很多

巴小妹在此代表廣大學子

感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全市唯一!巴中这姐妹在全国给咱们长脸了~

· END ·

來源 | 四川通江

審核 | 尹苒

審發 | 曾曉芳

全市唯一!巴中这姐妹在全国给咱们长脸了~
全市唯一!巴中这姐妹在全国给咱们长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