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2018北京中考改革下的中考选科

2018年是北京新中考改革元年,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疑惑,中考改革下的选科如何进行?

一、2018北京中考如何改革?

1.考试科目变化

必考科目:语文100分、数学100分、英语100分、体育40分

选考科目: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政治

选择3个选考科目,折算成100%、80%、60%计分方式。

即必考科目340分,选考科目240分,总分580分。

2.英语考试变化

听力口语40分,可考两次,取最高分;笔试60分,可考一次

3.三科选考科目,引入“开放性实践”。其中,物理、生物化学开设“开放性科学实践”;历史、地理、思想品德开设“综合社会实践”

解读2018北京中考改革下的中考选科

2018北京中考必考科目

解读2018北京中考改革下的中考选科

2018北京中考选考科目

二、中考改革背景下,如何选科?

一方面,多学科可选,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另一方面,不知如何选择、难以确定方向也成了一个难题。

我们需要把眼光放长远,要结合高考改革、高校专业对于选考科目的要求。从学习的连贯性来说,中考选择的科目很有可能会成为高考的选考科目。这些科目能支持未来的高考科目选择、大学规划吗?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应该如何应对“五选三”呢?小雅建议,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首先,要明确孩子的学科兴趣以及学科能力。可以通过分析孩子的兴趣、当前各科成绩、性格特点、思维模式等,判断出在哪些学科上有优势、有潜力。

其次,选科时要参考未来的高考规划。高考除语数英外,不分文理。高考六选三(物、化、生、史、地、政)。当然,高校专业会对选考科目有一定规定。例如,工科专业(电子、机械等)和理科专业,要求高考科目必须选考物理;工科专业(医药、化工等)和理科专业,要求高考科目选考化学。

众所周知,2017年是新高考改革的元年。上海和浙江作为新高考改革的试验田,两地的高校科目要求值得我们注意。

解读2018北京中考改革下的中考选科

大学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最后,可以参考学校的教学水平,选择学校教学水平较高的科目。如果孩子对科目没有明显倾向,建议选择学校教学水平高的科目,尽量保证优势。

按照以上原则,我们把学生分成三大类:偏理科、文理均衡、偏文科学生。

解读2018北京中考改革下的中考选科

学生三类类型

(一)偏理科学生

解读2018北京中考改革下的中考选科

偏理科学生

(二)文理均衡学生

解读2018北京中考改革下的中考选科

文理均衡学生

(三)偏文科学生

解读2018北京中考改革下的中考选科

偏文科学生

三、什么时候确定选考科目比较好?

小雅建议,初一、初二阶段应以全面学习、树立优势,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科目思维倾向和学科兴趣,初三再确定选考科目。万万不可过早确定选考科目,放弃了其他科目的学习。

聚焦北京中小学教育,请持续关注小雅言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