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到手機真的可以不還嗎?

捡到手机真的可以不还吗?

6月30日晚,在廣西柳州讀大學的男生小李將手機落在了一輛滴滴車上,幾經周折終於追蹤到這輛滴滴車並找到手機後,但司機的一句話讓他氣壞了——“我沒有義務歸還你的手機。”

捡到手机真的可以不还吗?

據小李介紹,他當晚和同學小張從五星步行街打滴滴車回學校,不料卻把手機落在了座位上,後來他借同學手機撥打自己的電話,卻一直無法接通。

後來小李想起自己的手機開通了查找定位功能,經過一邊定位一邊追蹤,最終在榮興大廈門口追到了這輛滴滴車。向趙某說明來意後,該司機卻不做聲,於是小李便上車自己動手找手機。最終,在中控臺旁邊的儲物格處找到了自己的手機。

“手機拿到前面了,為什麼不接電話?”小李懷疑趙某想將手機據為己有,於是質問。趙某便回了本文開頭的一句話,導致雙方發生了激烈爭吵。

捡到手机真的可以不还吗?

隨後民警到達,司機趙某說自己一直忙於接送乘客,沒空理會這個電話。並稱是小李自己沒有保管好財物,就算他把手機扔掉,也不是他的責任,更沒有義務去歸還。

民警對此解釋道,網約車司機撿到乘客遺落的財物,理應歸還給失主,如果拒不返還,視財物的金額還可能會構成侵佔罪。如趙某忙於接單,完全可以接聽電話後,和小李約定一個地方見面交還,不能以此為由不接電話並關機,這樣的行為和觀念都是極其錯誤的。

經批評教育,趙某終於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隨後向小李賠禮道歉,取得了小李的諒解,一場糾紛得以平息。

這位司機的態度讓人不禁想起之前

引發全網憤怒的一條新聞

“大媽撿手機索酬2000元,見失主報警摔碎手機屏”

捡到手机真的可以不还吗?

意外丟手機,

總是第一時間期望有個好心人撿到你的手機

並把它歸還給你。

然而現實中人性道德往往經不起考驗

很多人覺得“意外之財”可以據為己有

撿到失物沒有義務歸還。

然而,其實這不僅是道德問題

如果拒不歸還、甚至動起歪念

很可能會涉嫌違法。

捡到手机真的可以不还吗?

出租車“撿”手機可能構成盜竊

2016年3月,浙江的王某打車時看見司機後面的位置上躺著一部iPhone手機,見沒人注意,他鬼使神差般地把手機揣進了自己口袋。因聽人說過智能手機有防盜定位系統,他考慮了下,第二天就把手機以900元的價格賣掉了。此時失主已經報警。

捡到手机真的可以不还吗?

不久後,王某被警方拿獲。法院經審理後認為王某行為已構成盜竊罪,一審判處其拘役四個月,緩刑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000元。

這裡科普下法律常識:

出租車屬於密閉空間,乘客遺忘在車內的手機、錢包等物品均屬於有主物品,若乘客明知手機等物是他人遺落在出租車內,未歸還給失主,也未交到派出所,而是偷偷佔為己有,在行為上就變成秘密竊取,構成了盜竊行為,情節嚴重者將受到法律制裁。同時,若出租車司機明知物品為乘客遺留卻將其據為己有,那麼這種行為就構成了侵佔,若數額較大也構成犯罪行為。

撿手機敲詐機主被刑拘

2013年6月2日,北京的代駕司機送客人回家時從小區內撿到一部手機,後用手機內存儲的私密照片敲詐勒索,最終嫌疑人郭某因涉嫌敲詐勒索罪被朝陽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捡到手机真的可以不还吗?

2015年4月,四川綿陽的萬某某在網吧撿到一部手機,不返還失主,反而藉機向失主馮女士發短信謊稱其弟弟被綁架,讓馮女士向指定銀行賬戶匯錢。隨後萬某某因涉嫌敲詐勒索被公安機關依法拘留。

近年來,

類似撿到失物拒不歸還、

勒索敲詐的事件頻繁上演,

除了激起民憤之外,

也著實讓我們的傳統美德蒙羞。

在此,也敬告那些有歪唸的人,

不屬於自己的物品千萬別佔為己有,

切勿因一時的貪念而惹來牢獄之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