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狠又残酷,《血观音》不只有奇情的套路

2017年11月25日,在第5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血观音》拿下了最佳剧情片大奖。

无独有偶,就在该片获奖十天前的11月14日,台湾执政党民进党领导蔡英文,被曝出在著名的世纪大案“庆富案”中,涉嫌帮助庆富集团挪用海军预算高达24亿新台币。万一坐实,台湾政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金马奖在这个时间点,将大奖颁给这样的一部影片,意味深长。

电影开篇采用了浓墨重彩的大块紫色作为主色调。在西方,紫色是优雅、高贵、魅力、神秘、深沉、成熟的象征,也是豆蔻年华的少女最常用的颜色,具有强烈的女性特质——这等于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血观音》就是一部大女主电影。而在中国,紫色又是权威的象征,如北京的故宫也被称为“紫禁城”,又有“紫气东来”之说,又暗示了这部电影是一场关于权力的游戏。

凶狠又残酷,《血观音》不只有奇情的套路

常在河边走,如何不湿鞋?

电影中的棠府,完全是靠女人撑起来的。棠夫人、棠宁、棠真三个女人周旋于官场之间,可以试想生存有多么艰难。

故事的起因是棠真帮助林家小姐隐瞒与男仆之间的私情,被林家父母发现,随后林家惨遭灭门。这样的故事,常见于《知音》这样的杂志中,可以想像,如果换个标题一定是“寂寞富豪女痴心一片 负心男仆倒打一耙”。但是,导演却将这样的一个“知音体”的奇情故事,挖掘出了政治批判和人性解析的高度,还带出了浓厚的女性特质。

凶狠又残酷,《血观音》不只有奇情的套路

影片通过奇情案件展开,却没有被困在奇情故事里,反而表现出了官场之间的勾心斗角与黑幕重重。这也是影片之所以能够跳脱出奇情、凶杀的固定套路,在现实问题上走得更远、挖得更深的重要原因。

林府发生凶杀案之后,警方介入调查发现背后仍有疑点,于是透过凶杀案又揪出了更大的贪腐案,棠府、县长、立法委员、营造署全部被卷入其中。导演并没有采用单一的线性叙事手法,而采用了点信息闪回,即是前期不全给信息,通过闪回的方式,不断的把信息给全。影片中,以审讯供词、人物回忆、新闻报道、警方调查为引领,不断的点状的去补全信息,从而在脑海中构架起全部剧情。

也正是通过这样的点状闪回,以林家惨案为起点,逐渐的铺展出了以棠府为核心的一张官员利益关系的大网。网中各个官员的势力相互纠结在一起,影射出台湾整个政坛普遍存在的官商勾结、为了利益草菅人命的可怕现状。

电影对于官场的形态的刻画,笔触非常的细腻

凶狠又残酷,《血观音》不只有奇情的套路

常在河边走,如何不湿鞋呢?没有高情商,想在官场立足,那就是没门!

棠府做东宴请立法院院长的夫人,夫人说了“不喜欢自助的形式”,马上就得换,比亲妈还得伺候得更周到。县长夫人称赞了林夫人身上的翡翠,明天就给亲自登门送过去。棠夫人参加葬礼时候的丧服被说成是睡衣,怎么办?重新做一套!这就是官场!最严重的社会病态,就是根本没有人认为这是病态。这些小细节,描摹出官场上阿谀奉承、商业互吹、相互攀比的普遍现象。

女人的心,容积有多大

棠府中的三个女人,性格各不相同,各自撑起一片天空。

女人的心,容积有多大,恐怕女人自己都不知道。

凶狠又残酷,《血观音》不只有奇情的套路

故事开篇一场戏是林家夫妇来到棠府做客,看似是不经意的一场戏,却勾画出三个女主人公不同的个性特征。棠真撞见了棠宁在后花园与两个兄弟3P,但当棠夫人问起的时候,却说谎隐瞒过去。而棠夫人此时已经看破了谎言,却在客人在场的时候,看破不说破。一场戏,看出了棠夫人的老谋深算,棠宁的泼辣不羁,同时还看到了棠真的隐忍。

凶狠又残酷,《血观音》不只有奇情的套路

但影片中,此时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人物,即是林小姐。

同样心思缜密的林小姐,也秉着看破不说破的底线,三缄其口。随后,林府发生了灭门惨案,所有疑点都对准了林小姐的男朋友。但是在她帮助男仆的过程中,我们却看到了她怀着另一种别样的情感,我们可以看作是青春期懵懂的单恋。她的个性特征里,有单纯、热情,还有隐忍、嫉妒,她不仅仅是一个女孩,她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最后她在帮助男仆跑路过程中主动勾引男仆,两人上演“火车货仓大战”,是这个角色经历了长久压抑的一次释放。而演员文琪在这场戏中的演出非常的出彩,对手戏直接秒了对面的男演员。

凶狠又残酷,《血观音》不只有奇情的套路

心理学上的动机理论一般认为人的行为并不是一个单一目的的行动,而是藏有情感、身体、社会环境等等多重的诱因,并且还有个体差异因素在其中。那么,电影中的三个女人,她们的行为不只体现出了电影中的环境因素使然,还有鲜明的个性原因。

棠宁这个人物被母亲当作成功品炫耀多年,帮助母亲在周旋于官场之间。看似开心,却终日孤枕难眠,以致于每天只能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可以看出,人物的内心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非常不齿的,然而又不得不为之。

有矛盾的人物,才是个性鲜明的人物从角色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与内心深处的不认同之间的撕裂感,这是这个人物能够离开纸面,在银幕上出彩的原因

导演在两个角色的压抑与释放的过程中,完成了影片对于女性的性心理的探寻。

棠真的压抑是出于青春期女性对于男性身体的迷恋,她并不是迷恋男仆这个特定的对象,而是因为男性的对于她来讲就是一个朦胧的存在。而在棠宁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成年女性对于安全感的匮乏,她一直在从男性的身上找寻安全感,所以满腔正义的廖队长可以对她构成致命的吸引。曾经在《再见瓦城》中有过精彩演出的吴可熙的表演火辣又内敛,拿捏十分精准到位。

凶狠又残酷,《血观音》不只有奇情的套路

而棠夫人这个角色,是电影的重中之重。剧中她身兼母亲与一家之主的双重角色,作为母亲她要为女儿考虑,然而作为一家之主,她要顾全大局,周旋于更大得失、利益之间,甚至要在亲情与家族之间做出抉择,也许只有惠英红这样的老练的演员才能演好这样一个女人。

棠夫人虽然为人心狠手辣、手腕高明,但却是一个信佛之。这样的一个人设是充满了矛盾性的,也是人物身上的闪光点。而影片在通过佛教描摹人物的同时,也给出了佛教最基本的善恶观。

逃不过的轮回 躲不开的报应

开场就是评弹,一个老妇人在台前娓娓道来,点出了佛教“善恶轮回、因果报应”的基本观念。

伴随着片名一起出现的,正是佛教唐卡中最为著名的《六道轮回图》,中间青面獠牙的大鬼叫做阎魔死主,他是无常的象征。原图本是六道轮回、十二无常的位置,放进了棠府三女的小像,表达了佛教的基本观点,即是善恶轮回、因缘果报。自古天道铁律,无人能逃。

凶狠又残酷,《血观音》不只有奇情的套路

随后影片中出现的观音、佛龛、也都是重要的道具,特别是观音像。

观音像一共正式出场两次,第一次是在棠府宴席上,林夫人作为礼物送给立法院长夫人,此时观音被摔断了手。断手观音,第一层寓意是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敌对关系。第二层寓意则带出了佛教中观音断手的典故。传说观世音的父亲妙庄王患病,必须以一只手臂作为药引。观世音的两个姐姐不愿意断手救父,只有观世音献出了自己的手臂,巧妙的呼应了电影的结局。第二次出场是在棠宁找营造署官员拿地,此时的观音像不再是佛教的偶像,而是权力与欲望的象征,这也正是“血观音”这个片名所承载的象征意义。

《血观音》这部电影,融合了政治、女性、宗教等元素,在批判政治的同时,带出了导演对于善与恶、罪与罚的思考。它所反映出的现实问题非常的具体、残酷,之所以能够拿下大奖,想来金马评委也被深深震撼了吧。

文丨云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