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有溼氣怎麼辦?食積如何去?中醫教您養好後天之本

人,最珍貴的是什麼? 為什麼?

生命,如何呵護?

中醫養生的概念:

養生又稱攝生、道生、養性、衛生、保生、壽世的意思等。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頤養的意思。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的意思;總之,養生就是根據生命的發展規律,達到保養生命、健康精神、增進智慧、延長壽命為目的的科學理論和方法。

養生是中醫學特有的概念,是以延緩衰老、健康長壽為目的,以自我調攝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綜合性保健措施。

脾虛,有溼氣怎麼辦?食積如何去?中醫教您養好後天之本

養生從脾胃開始

人出生之後,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均賴脾胃所運化的水谷化生的氣血來滋養,脾胃乃“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養護脾胃對人體健康長壽具有特別重要意義。

在陰陽學說中認為脾為髒,胃為腑,脾胃同居於中焦,屬於表裡關係,脾主運化,胃主受納,納運相濟,氣血等化生。

在五行學說中,脾屬於土,土愛稼檣,具有化生、運化、承載等作用。

-----稼檣,是指莊稼的播種與收穫

《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雲“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脾胃就好比一個糧倉,負責將食物轉化為營養物質運達全身

脾虛,有溼氣怎麼辦?食積如何去?中醫教您養好後天之本

脾胃功能健全時,攝入的食物才能正常轉化為人體所需的氣、血、津、精等精微物質。

當脾胃消化功能減弱時,就會表現出種種不適,如吃得少,容易疲勞,肌肉無力,身體懶動,面色萎黃等。

------------氣血不足,怎麼辦呢?

幹蒸大棗益氣血

《神農本草經》記載“(大棗)味甘平。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

---大棗可以補脾胃,益氣血,調營衛,安心神。

大棗怎麼吃?

是生吃,煮著吃,還是煲湯呢? NO? 是幹蒸:

大棗幹蒸做法:首先選擇肉厚、色澤鮮豔、質地較沉的大棗,洗去雜質,無需長時間浸泡,即可用中火隔水蒸,大約20 分鐘;而後置陰涼處3 小時~ 4 小時。再蒸20分鐘,水沸騰後宜小火。當每次吃時,再蒸1 次,剝去硬皮和內核。如此加工後可以健脾養血、補血,促進胃腸吸收。

大棗的禁忌人群

1.脾氣虛弱且溼氣較重,見形體偏胖、腹脹、大便黏滯不爽、舌苔膩等症狀的人,則不宜食用;2.患有糖尿病的人要少吃。

脾虛,有溼氣怎麼辦?食積如何去?中醫教您養好後天之本

脾虛有溼氣的患者怎麼辦呢?

1.中醫中藥健脾化溼藥物

2.長夏季節,則可喝綠豆湯或以50 克薏苡仁與100 克大米煮粥服用。同時,要少吃生冷之品,如冰糕、冰鎮西瓜等。等溼邪去掉了,脾胃功能會慢慢恢復,氣血不足的問題也會緩解。

脾胃者,倉廩之官----食積怎麼去呢?

陳皮泡水服用,像廣東新會的陳皮會更好。

陳皮陳久者良,越久香氣越濃,其行氣祛溼的作用越強。一般用3 克陳皮泡水就夠了。

食積小偏方

炒山楂30 克,炒神曲20 克,炒麥芽20 克,陳皮20 克,蘇葉15 克,水煎服。

中醫講山楂可以消肉食,《本草新編》曰“煮肉少加(山楂),須臾即爛,故尤化肉食。”神曲可以消酒食,麥芽可消麵食,加陳皮行氣,蘇葉暢中。全方具有消食理氣,寬中和胃的功效。

揉腹

先將雙手搓熱,然後以右手壓住肚臍,左手置於右手上,以肚臍為中心呈順時針方向、螺旋式外擴,逐漸擴大按摩範圍至整個腹部,而後再逐漸縮小範圍,迴歸至肚臍。接著以左手按肚臍,右手置於左手上,呈逆時針、螺旋式外擴,逐漸至整個腹部,最後再揉回至臍部。

揉腹注意事項

按揉的次數沒有硬性規定,可根據每人具體情況而定。通常在飯後一個半小時進行,按摩前需排空二便。

*需要注意的是,有腹部疾患如經常腹瀉、子宮肌瘤的人群不適合運用此法。

脾虛,有溼氣怎麼辦?食積如何去?中醫教您養好後天之本

生薑

孔子提出過“不撤姜食,不多食”的養生思想

那個顛沛流離的時代,他竟活了73 歲,這與其食用生薑有密切關係

生薑的現代研究

生薑中含有薑辣素,有健胃作用,能促進膽汁分泌,有助消化。

姜還有加快人體新陳代謝、通經絡、抗衰老的作用。

氣候變冷時吃生薑可通陽禦寒、溫脾暖胃、預防感冒。吃飯不香時,吃薑能夠改善食慾,增加飯量。

尤其是有胃潰瘍、虛寒性胃炎、腸炎的病人,經常吃點姜,對於改善惡心、嘔吐的症狀很有好處。

脾虛,有溼氣怎麼辦?食積如何去?中醫教您養好後天之本

醋泡生薑(國醫大師路誌正)

把生薑切片或切絲,放入米醋或香醋中浸泡一週後,每天早晨吃兩三片,可起到溫胃散寒、提神醒腦、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生薑本是一味發散的藥,醋有收斂之效,用醋泡姜,醋能活血止痛,防止姜太辣而發散太過,泡後食用,對健康大有裨益。

食姜禁忌---不宜太多,2-3片即可

生薑一次吃幾片就可和胃降氣、增加食慾的作用。

但吃太多則會導致胃熱。

老年人如果咳有泡沫的白痰,可以吃生薑,

但是痰黃或乾咳無痰的,就不要吃了。

食姜禁忌---夜不食姜

俗話說:“早上吃薑似參湯,晚上吃薑賽砒霜。”一天之內,早上食生薑最好。人的養生要順應四時,與大自然日出一樣,早晨人體陽氣回升,此時進食溫性的生薑,可以幫助人體陽氣的升發。晚上自然界的陽氣收斂,人體的陽氣也已收斂,此時如果過食生薑則影響陽氣內斂,不利於勞累後身體的恢復,有害健康。

但如晚上散步時出汗著涼了,喝點薑糖水,一出汗,病可能就好了。

飲茶調脾胃-----日飲三茶調脾胃

脾虛,有溼氣怎麼辦?食積如何去?中醫教您養好後天之本

早晨綠茶 下午烏龍茶 晚上普洱茶

早晨綠茶

綠茶又稱不發酵茶,較多地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其中茶多酚、咖啡因保留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屬茶中之陽。

早晨喝綠茶,有助於陽氣升發,幫助脾胃消化,養護心氣,運化水谷精微於全身,保持精力旺盛,即所謂提神醒腦。

下午烏龍茶

烏龍茶可健脾消食,助消化。午後陽氣漸弱,陰氣漸升,脾胃功能較上午有所減弱。人們常在午餐時吃一些油膩食物,妨礙脾胃運化,飲茶可以“去人脂,久食令人瘦”。

烏龍茶是中國茶的代表,如鐵觀音等,屬於半發酵茶,主要成分為單寧酸,能夠刺激胰臟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減少糖類和脂肪的吸收,促進脂肪燃燒,尤其能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因此下午喝烏龍茶,具有健脾消食、促進運化、減脂降糖的作用,是人體保健防病的佳品。

晚上普洱茶

普洱茶可護胃、養胃,有助於睡眠。夜裡陰強陽弱,陽氣趨於裡,氣機下降。中醫認為“胃不和則臥不安”。經過人工速成發酵後再加工而成的普洱茶(熟普),甘滑醇厚,進入人體後附著在胃的表層,形成保護膜,長期飲用可起到護胃、養胃的作用。

其中的咖啡因經多年陳放發酵,作用減弱,所以喝後不會興奮,使人能夠安睡。

日飲三茶注意事項

喝茶一定不要濃,濃茶中有大量的鞣酸,對大便有收斂作用,尤其不適合老年人喝

茶量一般每天以5~10克,分二次泡飲為宜,不宜飲隔夜茶,不宜飲頭遍茶,飲茶要現泡現飲。

脾虛,有溼氣怎麼辦?食積如何去?中醫教您養好後天之本

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

《內經•上古天真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