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注意這些東西不能吃!建議收藏

脾胃虛寒,多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致。

脾虛,注意這些東西不能吃!建議收藏

脾虛證 宜吃的食物

宜食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秈米、鍋巴(焦鍋)、薏米、熟藕、栗子、山藥、扁豆、豇豆、牛肉、雞肉、兔肉、牛肚、豬肚、鮭魚、葡萄、紅棗、胡蘿蔔、馬鈴薯、香菇等。

脾虛證 忌吃的食物

忌食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莧菜、茭白、萵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豆腐、莜麥等 ;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如鴨肉、豬肉、甲魚肉、牡蠣肉、牛奶、芝麻等 ;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如蕎麥、山楂、蘿蔔、香菜等。

脾虛,注意這些東西不能吃!建議收藏

有了食材,怎麼補呢?

食物療法

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洩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

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甘寒生津之品 ;若氣機阻滯者,宜多食蘿蔔、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料。

1藥點藥飯

藥點、藥飯是將穀物與某些食物和藥物一起製作成飯、糕、餅、包子、饅頭等主食或點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

  • 橘紅糕

鮮橘皮,打碎成細粒後用糖浸漬,再和入麵粉製成糕點。適用於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 豆蔻饅頭

白豆蔻粉撒入適量麵粉內,再蒸煮成饅頭,適用於腹脹,食慾不振。

  • 紅棗益脾糕

紅棗、白朮,乾薑,雞內金。先煮熬取汁,再將汁與麵粉及適量的糖製成糕,適用於胃呆納減,大便溏薄。

  • 山藥飯

山藥、蓮肉、米仁、扁豆,洗淨切碎,蓮肉去皮、芯後煮爛,再與粳米一起煮飯,適用於脾虛洩瀉、食慾不振。

  • 麻仁玉米糕

火麻仁、芝麻各,玉米粉、紅糖適量,將火麻仁研末、芝麻洗淨,放入玉米粉拌勻,再加入紅糖用水和麵做成糕。適用於脾虛氣血虧損引起的便秘。

脾虛,注意這些東西不能吃!建議收藏

2補脾食物

  • 馬鈴薯

味甘、性平。補氣,健脾。宜於脾虛體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發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忌食。

紅薯

味甘、性平,歸脾胃經。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於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洩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 香菇

味甘、性平。益胃氣,託痘疹。宜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倦怠乏力。屬於發物,麻疹和皮膚病、過敏性疾病忌食。

  • 山藥

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補氣健脾,養陰益肺,補腎固精。宜於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慢性洩瀉。溼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

  • 紅棗(大棗)

味甘、性溫,歸脾、胃經。補益脾胃,養血安神。宜於脾胃虛弱,食少便稀,疲乏無力。氣滯、溼熱和便秘者忌食。

  • 雞肉

味甘、性溫,歸脾、胃經。補中益氣,補精添髓。宜於脾胃虛弱,疲乏,納食不香,慢性洩瀉。實證、熱證、瘡瘍和痘疹後忌食。

  • 豬肚、牛肚、羊肚

豬肚:味甘、性溫。補益脾胃。宜於虛弱、洩瀉,用於胃下垂和消化性潰瘍。

牛肚:味甘、性溫。益脾胃,補五臟。宜於病後氣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羊肚:味甘、性溫。補虛弱、益脾胃。宜於形體瘦弱、脾胃虛寒。

  • 鮭魚

味甘、性平,歸脾、胃經。補脾胃,益氣血。宜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虛寒證、寒溼證忌食。

  • 粳米、秈米、糯米

粳米:味甘、性平,歸脾、胃經。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宜於中氣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嘔吐、洩瀉。

秈米:味甘、性溫,歸肺、脾、心經。補脾胃,養五臟。宜於脾虛溼盛腹瀉。熱證、溼熱證、陰虛證忌食。

糯米:味甘、性溫,歸脾、胃、肺經。補中益氣,補肺斂汗。宜於脾虛腹瀉,因黏滯難化,食積證、氣滯證、溼證、脾虛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脾虛,注意這些東西不能吃!建議收藏

  • 蜂蜜

味甘、性平,歸脾、肺、大腸經。補脾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宜於脾胃虛弱之胃痛,津虧腸燥之便秘,近代用於消化性潰瘍。溼證、溼熱證、胃脹腹脹、嘔吐、便稀者忌食 ;不宜與蔥、萵苣同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