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发行,还需要从长计议!

CDR发行,还需要从长计议!

CDR发行,还需要从长计议!

证监会推出《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配套措施等9份规章与规范性文件之后,我们本以为CDR离我们已经不远。但是,一度火爆之极的CDR发行,随着小米临时撤回CDR申请而暂时“降温”。

综合这几天的信息看,此前态度比较积极的几家境外上市互联网巨头,都开始重新考虑自己CDR的发行进程。

例如,有媒体报道称,计划在7月申请CDR发行的阿里,由于种种原因,将推迟。对此,阿里的回应是:对CDR的态度从未改变,但对市场传闻不予置评;“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就回来的态度没有改变过”。

先不去理会传言。不管如何,随着小米发行CDR的搁浅,我们应该重新审视CDR发行这个问题了。在笔者看来,CDR发行,还需要从长计议!

理由如下。

第一,“独角兽”A股上市的情况说明,“虹吸效应”真的太厉害。

对于CDR的担忧,一直集中在他们是否会“吸血”、“割韭菜”,是否会产生“虹吸效应”。

而之前宁德时代、药明康德和工业富联这几家“独角兽”公司在A股上市的表现说明,“虹吸效应”真的太厉害。

看看那些动辄数千亿元人民币的市值,鲜活的例子就在我们面前摆着,这很让人担忧。

第二,目前的A股,应该是“吃不消”CDR发行。

目前A股的形势,实在是难言乐观。

虽然,对A股的本轮下跌有着并不悲观的各种解读,但不可否认的是,A股的“虚弱”已经禁不住海外巨头回来发行CDR。A股,“吃不消”!

第三,小米的例子说明,当下发行CDR,不是合适的时机。

其实,之前A股的颓势不是孤立的,在这段时间内,全球其他主要资本市场的走向与A股差不太多。

小米撤回CDR申请,算是对形势的主动退让,也是对证监会询问的无可奈何,算是一种平衡吧。但这始终是一件好事,如果贸然发行CDR,对A股的伤害、对小米本身的伤害都难以预料。

第四,从7月3日的市场反应看,资本市场对CDR有一种“畏惧”心态。

很明显的是,当境外上市互联网巨头对CDR不再积极之后,A股的形势在7月3日有好转的迹象。这其中,固然有别的原因,可“舒了一口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正因为这三点,我认为,CDR发行,还需要从长计议!

那么,什么时候重启CDR发行为宜呢?

我认为是A股形势真正好转之时。

此前,有传言称,如果沪指低于3000点,证监会将不会推进CDR。对此,证监会的回应是:不对市场表现做任何评价,但是CDR工作会依然按照规定依法推进。

尽管证监会没有正面回应这个问题,但我认为,目前的指数是不适合推进CDR的。应该在A股形势真正好转之时,再考虑这个问题。

另外,CDR发行应该有较长的时间间隔,给市场充分的消化时间,不能一股脑的涌进来。否则,面对大体量的CDR发行规模,A股即便吃得下,也会“消化不良”的。

所以,CDR暂时降温不见得是坏事。CDR,我们过段时间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