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比亚迪江铃等企业难受,宁德时代偷乐,动力电池问题解决啦!

网络搜索发现,关于“新能源电池污染”的相关搜索高达1580万条,还不包括各大网友的热心讨论。不可否认,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过程中,电池问题似乎是悬在整车生产企业、电池研制企业与用户心头的一根刺。简单说,动力电池的污染问题似乎与新能源提倡的环保背道 而驰。现在好了,工信部出台《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今年8月1日起,将对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对各环节主体履行回收利用责任情况实施监测,并明确,汽车生产、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及综合利用企业应在溯源管理平台上传溯源信息。

北汽比亚迪江铃等企业难受,宁德时代偷乐,动力电池问题解决啦!

一句话,电池的污染问题再也不用让网友们担心啦!

那么,当规定明确责任主体之后,新能源汽车与电池生产企业还没有小心思?恐怕未必。

能量越大,责任越大,北汽比亚迪等生产企业有点难受!

如果说在电池处理还在粗放经营,甚至找不到责任主体的时代,企业的销量往是企业吹捧的资本。

北汽比亚迪江铃等企业难受,宁德时代偷乐,动力电池问题解决啦!

据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1-5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27.5万台,同比增长159.1%;其中,5月纯电动乘用车共销售73072台,同比增长130%。

在纯电市场,从总体销量上来看,北汽EC系列一马当先,成为5月唯一销量过万的纯电动车型,同时在1-5月累计销量上,也以近4万辆的成绩远远将竞争对手甩在身后。而江铃、比亚迪、知豆、奇瑞等企业的累计销量也超过一万多台。

北汽比亚迪江铃等企业难受,宁德时代偷乐,动力电池问题解决啦!

从数据来看,这些企业无异乎要承当最多的责任。至于,这些回收中产生的成本,是否要消费者来承担,还未可知,如果成本转嫁,那么用户选择新能源车的概率就小得多。

整车生产企业难受了,电池生产企业日子就好过了么?

别想撇清关系,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别高兴太早!

说到这,我们先不谈电池污染问题,先谈电池竞争格局问题。

在新能源车的催生之下,电池生产企业已经越来越多。

目前,动力电池行业龙头效应已经凸显。宁德时代、比亚迪处于第一梯队,占据50%的市场份额;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比克、力神电池位于第二梯队,占据近25%的市场份额,其他25%市场份额由其他电池厂商争夺。

北汽比亚迪江铃等企业难受,宁德时代偷乐,动力电池问题解决啦!

有意思的问题就来了,对于宁德时代与比亚迪而言,不是选择的问题,还是愿不愿意的问题,正如某企业领导所言,“动力电池剧透寡头垄断的格局,使其对上游材料供应商和下游整车厂获得很强的话语权。”

话语权是个好东西,至少,目前从电池的处置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端倪。

那么,电池企业就能高兴起来么?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电池配套企业已经从2015年的大约150家降到2017年的100家左右,1/3的企业已经被淘汰出局。

一方面是洗牌,另一方面则是技术的升级。

事实上动力电池是一个高技术新兴产业,这个领域的创新发展涉及到诸多交叉学科和产业的协同与合作。在下一代技术的竞争中,“在锂电池领域,日本企业已被中国企业赶超,在固态电池项目中,日本将举全国之力推进研发,力争夺回电池产业的霸权。”显然,这对中国的电池企业是一个督促。

北汽比亚迪江铃等企业难受,宁德时代偷乐,动力电池问题解决啦!

不管是整车生产企业,还是动力电池生产企业,虽说有了规定,但还是得加强对环保的支持力度,别让电池污染成为“弯道超车”的一个笑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