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黨組織+發展模式的生動樣本

“1+3”党组织+发展模式的生动样本

三泉鄉產業基地一隅

中國綿陽新聞網訊 去年以來,梓潼縣在三泉鄉探索實施“1+3”黨組織+發展模式,找準基層黨建與經濟發展結合點,引領農業向區域化、規模化、品牌化、鏈條化發展,把黨的組織優勢有效地融入到產業發展中,打通現代農業發展轉型路徑。

截至目前,三泉鄉流轉土地6260餘畝,流轉率達51.11%,引進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46家,入社農戶率31.2%,6個村實現了現代農業產業全域化,形成了一村一品和一鄉多業的發展局面,實現了企業、合作社、農戶、村集體四方合作共贏。

黨組織+公司+基地放活土地經營權

去年以來,三泉鄉把放活土地經營權、引進龍頭企業作為解決“誰來種地、怎麼種好地”問題的有效舉措,打破傳統黨組織設置模式,組建產業黨支部,設置土地流轉、技術服務、勞務組織、糾紛調處等功能黨小組。在鄉農業服務中心設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站,在每個村設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信息點,實行一站式服務,推進土地有序、適度、規模流轉。在土地、資金、技術、信息方面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整合各類項目資金4000餘萬元,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三合農業科技公司獼猴桃銷售收入3000多萬元,生豬代養費收入150餘萬元,就近吸納農村700餘人次務工,發放工資210餘萬元,人均務工收入達1.8萬餘元。同時,基地村還以財政投入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金入股公司,公司按投產面積每畝100元標準,向村集體支付紅利,村集體收入提取50%作為鄉農業慈善基金,用於全鄉公益事業。

黨組織+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決勝全面小康

“真的是做夢也沒想到,加入專業扶貧合作社,自己不出一分錢,今天還領到了2500元扶貧分紅。”日前,三泉鄉全康扶貧專業合作社召開“1+5”生豬代養分紅大會,貧困戶白義兵和其他46戶貧困戶一樣,第三次分到扶貧產業紅利,其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去年以來,三泉鄉為解決貧困戶缺勞動力、缺技術、缺資金的難題,幫助其找準穩定增收的骨幹產業,由天星村黨支部牽頭成立全康扶貧專業合作社,將全鄉47戶貧困戶全部納入合作社,支部書記擔任理事長,村“兩委”成員、部分貧困戶代表按程序進入合作社管理機構。合作社與正大集團合作,修建“1100”生豬代養場2棟。鄉黨委、政府協調農商銀行為每戶貧困戶提供貸款,正大集團提供生豬養殖、回收等全程服務,合作社負責具體經營管理,貧困戶用扶貧貸款折股入社、按股分紅。該項目總投資320餘萬元,其中,縣扶貧週轉金40萬元,用於三泉鄉6個村集體資金入股,縣財政產業發展補助金40萬元,用於三泉鄉農業慈善資金入股,由縣財政貼息為47戶貧困戶擔保貸款140萬元,作為貧困戶資金入股。貧困戶脫貧前,農業慈善資金所佔股份不參與分紅,其應得的分紅資金由貧困戶分紅,貧困戶全部脫貧後,農業慈善資金所佔股份開始參與分紅。正大集團支付合作社代養費,貧困戶、村集體按資金入股比例進行分紅。

據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康扶貧專業合作社出欄生豬4400頭,代養費收入74萬元,貧困戶均分紅6500元,村集體分紅2.85萬元。

黨組織+公司+基地+農戶農戶全員參與山巒起伏,滿目蒼翠,空氣清爽。眼下,在三泉鄉興隆村六組,被撂荒的山坳內,3600頭正大集團標準化仔豬繁育場修建完工,即將投入生產。“一個月之內,鄉黨委書記親自掛帥,就解決了各類矛盾問題7樁!”三龍公司負責人李東興奮地說

去年以來,三泉鄉為防止土地流轉後,農民僅有土地流轉費收入,而沒有固定工作和固定收入,可能引發收益分配不均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產業黨支部牽頭,通過協商,三龍公司配套流轉土地1000畝,帶動農戶發展佛手瓜等蔬菜種植。同時,三龍公司將流轉土地作為農民的股金量化入股公司,返包給村民代耕代種,帶動104戶農戶參與到蔬菜產業發展中。公司從養殖環節獲取利潤,將種植環節收益全部讓利於民,建立“5311”利益分配機制。

合作社提供技術和勞務服務,公司提供生產物資、回收產品、負責銷售,入社農戶按標準代耕代種。公司扣除生產成本後,將純收益的50%作為農戶土地入股資金進行分紅,30%用於公司的再生產費用,10%作為合作社組織生產的費用,10%用於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黨組織+家庭農場+基地+大戶做大訂單農業

去年以來,三泉鄉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勢,與五糧液集團公司合作發展優質糧食產業。五糧液集團與家庭農場簽訂保護價收購合同,實行利益兜底,糧食銷售價格高於市場價0.15-0.17元/斤,改變了以往單家獨戶“好種不好賣,好賣價格低”的現象,讓種植戶吃下“定心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