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一杯淡茶在握,品的是味,養的是神,修的是心

最近,經常是一個人。

如果不是自己刻意打破,廳堂裡可以葆有長久的闃靜,一縷陽光透過細軟的白紗簾,柔柔地陪在身邊。偶爾,微風也會前來拜訪,卻但如翩飛的蝴蝶一樣,僅僅是停留在窗外。白紗簾輕輕動那麼一下,旋即回覆原狀,人便恍惚間,誤以為那蟋蟋嗦嗦的是陽光的聲音。

這種時候,茶自是必不可少的。品種頗為隨意:鐵觀音、碧螺春、茉莉花、雲霧、烏龍、龍井、毛尖、普洱……林林總總不一而足。來路同樣寬泛,既有單位發的福利,也有距離或遠或近好友們的饋贈,自然,也不乏偶一為之的街市自購……

小記——一杯淡茶在握,品的是味,養的是神,修的是心

坐下來,信手掂取茶筒,斜起一個合適的角度,輕輕抖動,茶便帶著悅耳的輕音滑入杯底,堆積成小小的一簇。當然,第一道茶是非用沸水不可的,那是為了催發葉片中幽結的暗香,之後再續水,儘管次數可以很多,卻都只為維持杯中不熱不涼、不濃不淡的常態,恰如自己所渴望的人生狀態。

口杯是透明的,側目觀瞧,如細針或似小球的茶葉,因為得了水的擁抱,便在愉悅的浮沉翻卷中漸次舒展開來,完全恢復至原生態不可奢望,但壓抑已久的活力釋放卻可盡覽。偶爾會向杯中吹上一口氣,雖攪不起圈圈漣漪,但掠動的微波總有一二,這時便會發自內心地輕輕微笑,彷彿是在欣賞自己隨意就造出的一件不大不小的作品。

翻過一些有關茶藝的書籍,也在茶樓中見過茶藝表演時小姑娘如蝴蝶般翻飛的指法,但對自己卻不願苛求。家中功夫茶的茶具也是有的,記得是自廈門帶來,但幾年中除款待可以傾心長談的知音,卻很少拿來自用。何必呢?大大小小的杯、壺太過煩瑣,尋常一隻口杯在握,足矣。

是呀,簡單應是最好。茶固然是需要品的,但工夫卻是要在茶之外的,品茶,更多的是淘瀝心性。茶,不過是端在手上問心的道具,恰如江湖泛舟時手中的長蒿,或移步四月江南時擎起的細花紙傘,走出來的能夠是風景,那時因了一顆行吟的心。

小記——一杯淡茶在握,品的是味,養的是神,修的是心

絲絲縷縷而又淡淡的白霧,沿著杯壁嫋嫋升騰、擴散,屋中便漸漸添出新的味道來。不勞費力地翕動鼻翼,那味道卻已沁入心脾。此時無言心自知,不僅是清雅的微香,也常有半醺的苦澀,但無論何種,落在心底,卻都是樂然信受。

因為,心裡已非常清楚,苦辣酸甜鹹五味俱全的才是滿味的人生,不再奢求任何完美祝福的現實映現。近四十年的人生旅途,一路走過,雖距白衣少年嘯上長天時渴求的境界相去甚遠,卻已然明會哪些需要堅守,哪些不必執著;既懂得恆順眾生的道理,也有了怙惡不俊的勇氣;順暢時曉得不過是暫時少了些坎坷,艱難時也總能找到新的出口……

書往往是最好的茶伴。捧在手上,不願在那些單是美麗的詞藻上有所留戀,那樣的美總覺空洞、淺薄,甚至頗似無病呻吟;眼波徐徐掃過字裡行間,尋尋覓覓的是那些可以撞擊心靈的感動。或許只有略略數行,少到個把詞句,但恰恰可能與此刻的心產生契合,便足以讓人凝視良久,掩卷常有不捨,間或會促動手指在電腦鍵盤上游移,及時記錄下這可期不可遇的嶄新收穫。喜歡心被纏繞甚至是有些痛的感覺,因為,痛也還是有一點好,那至少說明還並未完全麻木。

如果問我,人生有哪一樣東西是必不可少?我想,那一定會是包括茶的。

一杯淡茶在握,起起落落間,品的是味,養的是神,修的是心。

小記——一杯淡茶在握,品的是味,養的是神,修的是心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