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行动计划正式落地,环保万亿市场空间有望打开

三年行动计划正式落地,环保万亿市场空间有望打开

7月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三年行动计划正式落地,环保万亿市场空间有望打开

今后三年,将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以下称重点区域)为重点,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狠抓秋冬季污染防治。

其中,雄安新区将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要力争达到北京市南部地区同等水平。汾渭平原将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统筹领导。

三年行动计划正式落地,环保万亿市场空间有望打开

《行动计划》提出六方面任务措施,并明确量化指标和完成时限。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优化产业布局,严控“两高”行业产能,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二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有效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重点区域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开展燃煤锅炉综合整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三是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加快车船结构升级,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四是优化调整用地结构,推进面源污染治理。实施防风固沙绿化工程,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加强扬尘综合治理,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五是实施重大专项行动,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开展重点区域秋冬季攻坚行动,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开展工业炉窑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

六是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建立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夯实应急减排措施。

三年行动计划正式落地,环保万亿市场空间有望打开

具体来看有三大潜在投资机会

1)在有效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方面,《三年行动计划》要求集中力量重点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及汾渭平原的散煤治理,到2020 年采暖季前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在天然气使用方面坚持以气定改,重点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实现“增气减煤”。

2)在机动车污染防治领域,《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解决交通拥堵、实施国六汽柴油标准、减少公路运输、对新车及在用车均加强监管,并提出要开展柴油车治理攻坚行动。

3)臭氧治理方面,源头优化能源结构及末端治理提标改造的政策措施利于减少氮氧化物,VOCs 排放重点行业则要求实施泄露检测修复、原料替代等一系列措施。

我们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持续三年、迈向纵深,散煤、移动污染源与VOCs 治理将成为下一步工作重点,建议关注,而移动污染源及VOCs 治理又离不开实时、连续便捷的监测数据,因此相关监测公司亦有望受益,建议关注迪森股份、安车检测、聚光科技等。

在资金面整体偏紧的大背景下,运营类资产有比较稳定的现金流,当前较受市场青睐,可以关注龙马环卫、东江环保、伟民环保

蓝天保卫工作持续推进,重点关注大气治理空头龙净环保、网格化监测龙头

先河环保等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