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標不死朱棣會反嗎?

朱標在歷史中由於過早的離開人世,在中華帝王史上,甚至連滄海一粟都難以稱得上。但是,今天我就要拿朱標來開始假說。今天的假說其實不是假說,確切的說,應該是一次比較,將久遠以前已經塵封在歷史檔案中的大漢王朝,與“現如今”的大明帝國,做一下比較,你會發現歷史的軌跡差一點摒棄了時空而完全重疊在了一起。

朱元璋,明太祖。幼名重八,又名興宗,字國端。安徽鳳陽人。出身貧寒,少年時在皇覺寺為僧。元末,參加紅巾軍郭子興部下反元,旋稱吳國公,後稱吳王,滅陳友諒、張士誠,出兵北伐,克燕京,歷15年而成帝業。年號洪武。

劉邦, 漢高祖。出身農家,早年當過亭長,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產。曾在咸陽服徭役。秦末,為沛縣泗水亭長。統一天下,即皇帝位於定陶。

兩位“祖”都出身低微,通過了不懈的努力而奪取了天下,即位後分別對前朝的各項弊政施加了改革,使得老百姓得到一些切身的好處,也對與自己一起生裡來死裡去的一批功臣、曾經的兄弟,大開殺戒,屠戮功臣,同時各自有一位性格和自己迥異的繼承人。

如果朱標不死朱棣會反嗎?

朱標和劉盈,兩位太子都是嫡出的長子,都和自己的父親有著性格上的差異,也都是那麼的柔弱。劉盈是幸運的,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身體比朱標好,沒有早殤,關鍵是劉盈的母親呂雉是個人物。當然,不是說朱標的母親馬氏不是人物,相反,馬皇后成為了母儀天下的楷模,她對朱元璋的幫助,那何止是不可計算的,馬皇后是全天下皇后的模範,但是她並不善於在鐵與血的宮廷鬥爭中施展,因為她天生心地善良、溫良恭儉。總之,劉盈順利即位了,而朱標卻撒手而去了。

劉盈之後的文景之治是封建社會初期的一段經典佳話,但是也有七王之亂的陰影。朱元璋也和劉邦一樣分封了二十多個兒子和一個從孫做了藩王,也都讓他們手握重兵,或戍衛邊關、震懾蒙古,或拱守京師,屏障外藩。之後的“靖難之役”是以藩王身份的朱棣成功奪取王位而結束,但是如果結果相反呢,朱棣被殺呢,“靖難之役”是不是也會被史官們記載為“N王之亂”呢?不好說啊!

輝煌的大漢王朝和鐵與血上建成的大明帝國,都擁有各自的鐵腕式的開國皇帝,劉邦和朱元璋的智商、情商,以及“帝王商”都是很高的,都有各自的用人之道,也能夠把天下的一切按照自己的意願勾勒出來,太子的柔弱也都給了叔叔伯伯們以可乘之機,中央皇權在千年後受到了同樣來源的挑戰。這難道不是歷史的輪迴和必然嗎?為什麼深諳帝王之道的朱元璋仍然要分封自己的兒子做藩王,難道僅僅是因為兒子太多嗎?為什麼朱元璋明知朱標和朱允文柔弱的性格,難以扛起江山社稷,還要將皇位傳給他們?

如果朱標不死朱棣會反嗎?

大家都知道漢初時,晁錯的“削藩”,也應該聽說過建文帝身邊的黃子澄,兩位大臣都是飽學之士,都有一腔愛國、忠君的熱血,結果呢,那一腔熱血倒是都噴出去了,只是晁錯的血噴的有些價值,而黃子澄的血簡直就是噴到了地上,隨著土壤的縫隙滲下去,最多是做了肥料了。

假說逐漸的開始,仍然是在與大漢王朝的對比中進行的。朱標有了一幅好身體,這比什麼都重要。朱元璋駕崩了,帝位雖然不成章,但是也算是比較順理的傳給了嫡長子朱標,弟弟們作為藩王,雖然都手握重兵,但是成熟的封建禮教,仍然影響著藩王們的野心,誰都想坐上龍椅,但是誰也不能先挑起來事端。

朱標面臨的問題和當年劉盈的問題很相似,天下初定,百廢待興,經過父親的一番整治,已初見成效,留給自己的工作則是繼續恢復民間的經濟。秦末,由於大興土木,不計後果的徵發勞役,使得剛剛建立起的封建小農經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元朝,由於蒙古統治者不顧中原的植被,以及自身奴隸制的底子,也使得唐宋以來已經發展到高潮的封建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再次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朱標的任務就是恢復民間對自給自足封建社會的經濟體制的自信。

其實朱標要比劉盈幸運,因為朱標沒有呂后。父輩們的功臣讓朱元璋殺得差不多了,朝廷裡留下的都是聽話的、以愚忠為護身符的“乖臣”,啟用新的勢力也是擺在朱標面前的當務之急。權且將黃子澄“借給”朱標一用,也是能夠擔負起這一歷史重擔的。

如果朱標不死朱棣會反嗎?

“削藩”是漢、明兩朝都面臨的棘手問題,只不過漢朝的“七王之亂”是從劉邦算起三四輩後的事了,而“靖難之役”則是朱元璋的兒子和孫子之間的戰爭。從時間上看,歷史中真實的“靖難之役”應該與我的假說中的“朱標削藩”發生的時間段差不多,都是朱元璋死後的不久。

我們不做無意義的假說,因此我也不說假說中,到底是“朱標削藩”勝利了,還是“朱棣靖難”成功了。不論是誰勝利,誰成功,天下還是姓朱的,這是更改不了的,那個時候沒有蒙古復國的可能,也沒有再次農民起義的必要,有實力的朝臣已經被殺光了,所以就是朱家的內部矛盾。

朱標的即位,我認為幾乎改變不了什麼,就像漢惠帝劉盈一樣,關鍵是位自己的兒子能順利當上皇帝做鋪墊。明初的時候,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皇帝?因為蒙古人的北撤,國家的外來威脅也就來自於北方,蒙古人仍然不能忘卻美麗的大都城,不斷地襲擾著北方的邊境,因此,剛剛誕生不久的大明帝國需要能打仗的鐵腕皇帝;因為國家初定,社會上的矛盾仍然集中於溫飽問題,以及肅清吏治,讓百姓安居樂業的問題,因此,國家需要能夠使人民安定的皇帝。這些都是矛盾,但是打仗不是皇帝的工作,治理國家、管理官吏才是皇帝的職責,因此我覺得,大明帝國需要沉穩的皇帝和鐵腕的將軍。朱標的即位,如果能使國家安定,生產力得以恢復,我想不見得是件壞事,至於北元的襲擾,倒是很棘手的問題,能征慣戰的將軍死的死、廢的廢,留下的都是美怎麼打過仗的,藩王如果再削了,那麼護衛邊境的軍隊都要無人指揮了,蒙古的騎兵就會沿著桑乾河的源頭,找沒有長城的地方跑進來,以蒙軍的速度,襲擾到河北南部再回去,都沒什麼問題啊。

如果朱標不死朱棣會反嗎?

這藩得削,這長城還得修,這邊境還得有人守,朱標難啊,只有一個從“歷史”上借來的黃子澄是無論如何也不夠用的啊。於是,只好暫緩削藩,將矛盾轉移到藩王與蒙古人之間去,著令燕王、秦王、晉王三路北伐,以戰為守,以戰為削。那個時候,別的不說,藩王們與蒙古人之間作戰還是應該賣力氣的,你不賣力氣也不行啊,人家蒙古人可是都憋著和明軍拼命呢。

這樣的話,內部整頓吏治,發展生產,對外北擊蒙古,拓疆開土,也許能讓朱標把皇位稍微順利一些的傳給明朝的“文景之君”,再仿效“推恩令”,使藩王實力從自身開始消化,逐漸縮小藩王們所控制的地盤和軍隊,平緩的完成千年以前大漢王朝已經完成了的任務。

然而,假說不會成立的,朱棣成功的奪得了皇位,朱棣上臺後憑藉自己的軍事勢力,開始了強硬手段的削藩,從此之後,皇子們只封爵位,而沒有軍隊,坐在寶座上的皇帝們也逐漸的對自己的兄弟叔侄失去了信任。慢慢的,大明帝國又一次在和大漢王朝靠攏,那就是宦官當政,而且明朝的宦官比以前哪個朝代的宦官都厲害,組織特務機構,雖然不能隨意的廢立皇帝,但至少對朝中的大臣們來說,宦官的勢力和天差不多大啊。

歷史以無所謂的態勢向前發展著,怪就怪在,執掌政權的統治者們,像文盲一樣的忽視著過去的教訓,一味的把握著歷史的方向盤,駛向一次又一次的滅亡,嘲笑著前朝的同時,也模仿著人家的錯誤。還有什麼比這個更低級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