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商業化再出「新招」 用戶:能不能先把車修修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3日電(常濤)被爆資金鍊緊張的ofo,在商業化狂奔的道路上再出新招數。

昨日(7月2日),ofo在其App內上線了信息流服務功能“看看”,內設看點、圖片、視頻、體育、財經、社會等頻道。ofo方面稱,ofo作為現成的流量入口,從出行工具衍生出資訊平臺,為ofo的商業化發展帶來新的可能。

消息一出,引發網友熱議:這是要邊騎車邊刷新聞的節奏?實際上,究竟有多少用戶會在“看看”上瀏覽新聞尚需觀察,但用戶對ofo車輛損壞嚴重、異常扣費、收費上調的抱怨由來已久,持續不斷。

商業化,還是商業化

今年以來,ofo多次被爆資金短缺。不過,ofo方均予以否認。2018年5月,ofo創始人兼CEO戴威在公司內部會議上提出“victory”行動,目標是全面實現盈利。之後,ofo在商業化變現方面動作頻繁。

戴威在ofo三週年慶時(2018年6月)曾表示,ofo整個商業化的戰略佈局包括車身廣告、端內廣告、企業年卡組成的B2B、金融、本地生活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等。

網上流傳的一份ofo廣告刊例顯示,ofo車身廣告最低價位是160元/輛/月,最高的品牌定製車是2000元/輛/月。App的廣告則以開屏廣告、彈窗及騎行結束頁為主。ofo聯合創始人於信稱,ofo在武漢的車身廣告業務,僅改造了200輛車,相關收入就達到了百萬。

ofo在6月初還曾對外宣佈,ofo已經實現了百城盈利,正在嘗試更多元化的商業模式。除了車身廣告、端內廣告、流量變現等商業化探索,ofo還調整了計費方式。6月中旬,多家媒體報道稱,據用戶反映,ofo的計費方式發生了變化,漲價程度已經達到了“按時計算” —— 3分鐘2元、4小時10元。

以武漢用戶為例,即便僅騎行3分鐘,也要收取起步價0.5元,另加每分鐘0.5元的時長費,但1小時內最高收費2元。使用時長超過4小時,全部收費10元。

對此,ofo回覆媒體稱:“我們在測試多種計費方式,在測試的價格方案中,價格與騎行時間掛鉤,相當一部分用戶收費可能少於1元。”

ofo還表示,這樣的計費調整可能更合理,也更有利於用戶。目前公司在個別地區測試不同的計價方案,僅有0.5%的用戶受到影響,全國絕大部分地區計價方式沒有變化。

雖然ofo沒有透露具體的測試城市和地區,不過有媒體報道稱,ofo調價的地區包括武漢、太原、鄭州、昆明、西安等城市。北京地區暫未調整。

在進行計費模式探索前,ofo還取消了多地的信用免押金政策。6月15日,ofo取消了上海、杭州、廣州、深圳、廈門五個城市的信用免押。此前的5月31日,ofo取消了20個城市的信用免押金政策。至此,25座城市的信用免押政策全部取消。

ofo表示,這並不是意味著變向取消免押金服務,“應該是在嘗試建立自己的信用體系,這次調整是其中一步。”

扣費異常、車損嚴重 用戶吐槽:能不能先修車

7月1日,央視新聞關注了共享單車行業的“異常扣費”情況,其中涉及ofo“未開鎖釦費”、“報修先扣費”等問題。

對此,ofo同日發佈關於“異常扣費”問題的說明,稱經自查發現,ofo在48小時(系統研判時間)內的“報修後錯誤扣費返還率”超過90%,但在剩餘近10%的“未返還”案例中,除去虛假報修案例外,確有“正常報修扣費未獲返還”的個別情況存在,比例不超過2%。不過,不少用戶對此回應並不“買賬”。

ofo商業化再出“新招” 用戶:能不能先把車修修

網友評論截圖

除了扣費BUG,用戶吐槽的還有單車的損壞狀況:無法正常騎行、甚至根本無法騎行的車輛不在少數。

2017年4月,媒體曾報道,ofo員工稱小黃車損耗率至少20%,修車師傅也感慨修不完。不過,從當前來看,這一數字有增無減。

ofo商業化再出“新招” 用戶:能不能先把車修修

落滿灰塵的共享單車 中新經緯常濤攝

當然,存在上述問題的不僅ofo一家。據媒體報道,在北京市豐臺區西六環外王佐鎮瓦窯村西側一個共享單車停放場內,停放著近10萬輛各種共享單車,有黃色的、橙色的以及其他顏色。村民稱,“大部分是鏽的,有很多是新的,但日曬雨淋慢慢就不能騎了,真可惜。”

共享單車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以上種種現實問題表明,共享單車,這個曾經帶動10萬人就業的行業,如今走向過剩。

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今年4月底,北京共享單車總數已控制在190萬輛左右,較去年9月最高峰時的235萬輛下降約19%。但目前局部地區共享單車測算活躍度為50%,即仍有一半處在閒置狀態,變成了“過剩單車”。

據媒體報道,在共享單車火爆時,有“中國自行車之鄉”之稱的天津市王慶坨鎮有500家商鋪,而如今已不到300家。無論是整車生產企業,還是零部件生產企業,經過一輪洗牌後,倖存下來的企業,已經不敢輕易接共享單車的訂單。

另一個數據是,從2017年6月至今,共享單車行業陷入了倒閉潮。短短8個月的時間,加上2018年2月7日倒閉的1號單車,已經有7家共享單車企業倒閉。

那麼,共享單車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共享的核心是提升效率,提升使用效率,提升整個經濟運行的效率,但不是所有共享都能做到這件事。共享單車做得好不好,不僅是共享模式好不好的問題,也包括它的運營水平。在北京市到底投放多少萬輛單車是能夠讓運營效率達到最大,現在還不知道,還處在摸索的過程中。在摸索過程中,有些企業倒閉了,但不代表共享模式就失敗了。”他說。

張影補充道,我們不能說因為有幾家企業倒閉了,就否認共享模式,哪怕是所有的共享單車企業都倒閉了,也不代表共享單車不是一個好生意。只是我們現在的企業都沒有找到一個讓效率達到最大化的點而已。

“在用戶看來,街上停放的是一輛輛單車,但在投資人眼裡,那就是資本。如果最終不形成壟斷,那麼先前的資本沉澱便無法退出,整個行業也沒法形成盈利模式。”他說。(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