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下中美關係的思考

對當下中美關係的思考

小長假就這樣結束了,在這個假期有什麼樣的收穫,自己是最清楚的,如果說假期對於工作中的我們來說不應該賦予不同的意義,那麼假期就是一個完全沒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樣的一段時間中,我們不應該對此有任何的意見和理解。

作為一個現代的社會中的人,以往可能是受制於一些知識的侷限,而不能夠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對於發生在身邊的事情還是要加以理解和解釋的。

在全球方面,當下最受關注的就是中美之間的貿易糾紛,這裡沒有用貿易戰這個詞,是因為現階段雙方都還處於互相喊話的階段,沒有真正的實施。

國與國之間的糾紛,在現代的政治關係中是否還是人們理解的那樣,不得而知,不過外事動盪,終究會影響到當下的生活的,普通人的生活受到影響當然是希望會有一個好的影響的。

雖然各方在相互提高關稅,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對方的訴求是什麼,美國的訴求是遏制中國的科技發展嗎?但是為什麼日本、韓國等國家也加入到提高關稅的行列上來。

中國現在無疑已經是世界第一了,哪裡涉及到遏制呢?美國的行為是出於在衰落前的最後一搏也未必不是真的。

關於未來的發展,中國的國力和文化來說,還是要和各國互相合作的,並且也會不再在意以往的糾紛,那麼美國無論有什麼樣的行為,最後都會產生不了太多的壞的影響,這樣也就有了充足的動力來實行阻礙計劃。

這就涉及到,中美兩國實力之間的變化,到底是怎樣的,從經濟數據來看,兩國的GDP是不斷增長,但是美國等一眾發達國家,不知是因為什麼原因,在增長的速度上不夠高,因此經過歲月的洗禮,逐漸優勢不再。

那麼為什麼,發達國家的這些選民,在過去的很長的時間裡,卻對這種隱藏的超越沒有意見呢?中國超越西方的這段時間裡,西方各國都換過了好幾人的領導人,但是沒有一個的選民對政府促進經濟增長提很高的要求。

相反的,我們看到的是,各種團體的選民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之間爭鬥不休,而政府在經濟增長這方面也就得過且過,維持增長,但是並不促進增長。

當時政客的口號是就業,但是如果真的像他們所倡導的那樣,那麼今天就不會出現這麼多國家在關稅上大做文章。

現在的行為表明,在當初,政客們的口號和選民的實際的願望並不完全相同,政客們在概念上忽悠了選民,但是問題還在那裡,所以當問題爆發的時候,必須要給選民一個交代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

根本上不是中國增長快了,而是美國增長慢了,中國的經濟確實增長很快,但也沒有超出合理的範圍,一切都在有秩序的進行著,反觀西方國家的經濟卻不尋常的發展低迷,如果說受08年經濟危機的拖累,但是經濟危機過後,增長依然乏力,而且是長時間的乏力,就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思考了,對於政客們是否應該提更高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