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時常反饋做好成長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時常反饋做好成長

每天每刻的記錄和反思,在這樣的行為之下隱藏的是對於任何事情,或者說是經歷的事情都給予反饋,使得自己或相關的人都知道你在接收的過程中,並且你給他們的信息使他們知道自己在傳達些什麼,對於這種信息有哪些更有價值的用處,從而使得單純接收知識的過程,變成幾個人,或者說是一群人之間相互互利的過程,只有這樣相互之間價值都獲得增長的行為才能夠使得這樣一個團體獲得長久的發展。

一種想法應該伴隨著自己的理想或者說夢想,在我們嚮往理想,努力實現夢想的過程中,很容易會忽略與夢想相伴的其它事情,這就相當於,高中老師可能會告訴你,上了大學之後就輕鬆了,但是當你真的上了大學之後,就會發現現實並不是像你一開始想的那樣,自己面對的挑戰比以往遠遠更加艱難,那麼是以前高中老師說錯了嗎?沒有,你在大學確實不用在經歷高中的那種生活了,但是會有新的生活開始。

所以,關於夢想或理想,我們不應該將自己的人生僅僅固定在這個單一的要素中,要明白自己確實喜歡這種夢想或理想,但是伴隨著夢想而來的種種苦惱也應該做好心理準備,就是說將這個理想作為一種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將這個理想作為現在的生活的一部分,始終使自己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接受並改變。

生活需要不斷前進,而在這一過程中,沒有說沒有不同就停止的,如果是,那麼只是為了更進一步的提高。

如果以這種觀點來生活,或許每天都會充滿鬥志,而不是在一些細節上總是過不去自己內心的折磨。

如果說,在長期沒有反饋的環境中,人會不自覺的陷入到一種世界中只有自己的狀態中來,而這種狀態的結果就是在這個世界中,自己是富足的,和周圍的人都沒有關係,這就是一個封閉的經濟結構,這樣的世界,對周圍的人來說只是一個富有的礦區,意味著助長著人們的貪婪。

在這個世界中的反饋,不是說是敷衍的借鑑的反饋,而是有新意的反饋,並且這種反饋確實會對那個需要的人產生些幫助。

生活中的很多問題都是出在這個問題上,如果說自己在一段時間裡總是困難重重就,那麼可以思考一下這一段時間自己是否有什麼反饋產生,如果沒有就應該自己觀察分析自己的周圍的環境,有什麼是可以幫助自己快速提供反饋的。

在一種行為中,有一點是極為重要的是,不應該對任何行為都設定一個事前預想的獎勵,就是說一件事做到什麼程度,是自己綜合時間精力等等要素後綜合的考慮結果,而不應該幻想只要自己做到某種程度就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另一種結果或獎勵,如果不能夠克服這種思想,那麼就會使自己在行動中逐漸迷失,而這種想法可以使自己保持一種平常心,或者說使自己始終保持在一個很好的狀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