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考试焦虑症毁了孩子的成绩!一起来学习如何做好考前心理建设

临近期末考试了,不论是家长还是孩子,这段时间应该都在集中精力进行各种考前复习和刷题吧。不过,想要获得好成绩,除了充分的复习和练习外,考试时的临场发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怯场的孩子,即便复习做得再好,到了考场上,100分的水平也只能发挥出80分。而且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下,还有可能会患上考试焦虑症,使得学习的成效初显明显的下降。

别让考试焦虑症毁了孩子的成绩!一起来学习如何做好考前心理建设

造成考试怯场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生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不过我们也不要对考前的紧张情绪过于担心。因为在考试前,一定程度的紧张并不是坏事,反而有助于促进复习效果,提升学习效率。

在影响考前情绪的因素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消除生理因素造成的影响。为此,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别让考试焦虑症毁了孩子的成绩!一起来学习如何做好考前心理建设

1、保障充分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是保障学习效率最重要的一点,在期末复习期间,不要让孩子学习得太迟,尽量要养成在规定时间内上床睡觉的好习惯。

2、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即便是在紧张的复习期间,也要抽出时间进行适当运动。

3、确保规律的饮食,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不但会造成身体不适,还会影响大脑供血,造成学习效率的下降。

在考前的心理准备上,要消除过度紧张的情绪,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节:

别让考试焦虑症毁了孩子的成绩!一起来学习如何做好考前心理建设

1、家长不要给予孩子过大的压力,或是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过度压力很可能会带来强烈反弹,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而且压力过大时,孩子也更容易出现患得患失的心态,从而影响到临场的发挥。因此家长更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帮助孩子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让孩子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就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而不是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才抓紧时间复习。

2、要克服复习期间的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复习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平常的学习才是重点,这样在复习的时候自然就会心中有数,而不是感觉自己啥都不知道,越发焦虑。

3、在考前可进行一些调节,例如进行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积极的期望会促使人的情绪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出现焦虑情绪时,可以在心里默想: “我现在精神饱满,思路清晰。” “我对所学的知识我掌握得非常透彻。”“我投入了大量时间,进行了充分的复习,能够考出应有的水平。” 等等。

4.考前做些放松训练。在复习的间隙,做一些全身性的放松运动(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运动,做套广播体操就行~),于此同时,预想考试的过程,想象自己如何进入考场,如何拿到考卷,如何填写姓名,如何答卷、检查、交卷等过程,想象得越具体越好,边想象边体验全身心放松的感觉。这种训练可以在考试前一两周开始,每天训练一两次,每次进行10~20分钟即可。

考试期间的心理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心中有数,不要因为个别题目不会就心慌意乱

别让考试焦虑症毁了孩子的成绩!一起来学习如何做好考前心理建设

1、开始答卷时,不要急于答题,而是要先全览试卷,了解对试题的熟悉程度和不同类型试题分数的分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确定答题的轻重缓急。 

2、注意答题技巧,学会适当放弃。考试时,一般做法是先易后难,重视易答题的分数积累,以增强信心。遇到难题一时解答不出,就暂时放一放。因为很有可能在解答其他问题的过程中忽然受到启发。实在解答不了的要果断放弃,不要让它占用太多时间,特别是一些分数少却难度较高的题目,该放弃的就放弃,以免影响最后的检查或是导致易答题没有时间回答。 

3、要合理安排做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在全面阅读试卷时,要做到心中有数,不同的类型题大致需要多少时间。在整个答卷的过程中要保持适度紧张,做到情绪稳定,思路清晰,字迹工整。 

4、学会主动转移注意力。由于考试时间短暂,如果在考试中遇到难题或不会做的题目较多的时候,可以暂时停止答卷,稍微做些与考试无关的事情,如闭眼几分钟、按摩太阳穴几分钟、做几次深呼吸等等。等到心情平静后再继续答题,这样就能保持住一个好的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