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廠家以及科技公司都在研發最新自動駕駛技術

自動駕駛最近兩年越來越受到關注,隨著科學技術爆炸式的增長,似乎自動駕駛汽車也離我們越來越近,對於自動駕駛的安全性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但與此同時,全球汽車廠家以及科技公司都在權利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就連做網約車起家的Uber都加入進來。

全球汽車廠家以及科技公司都在研發最新自動駕駛技術

顏宇鵬:奔馳定速巡航事件爆出後的一兩天,我是抱著作為媒體人相對客觀的態度,先等待各方發聲,等待更多信息出來後再去做判斷。

不過從目前陸續爆出的信息來看,各種疑點更多地指向了車主,讓人更加懷疑人為因素的可能性,比如錯誤操作或私下對ECU“刷機”導致系統錯亂。

Uber爆出的致命事故,再次表明自動駕駛技術目前仍不成熟,您怎麼看待自動駕駛的不安全性?

全球汽車廠家以及科技公司都在研發最新自動駕駛技術

不過在實際測試中,封閉場地裡畢竟無法提供足夠多的大數據支持,頻繁的路試在所難免,而自動駕駛車輛在公共道路上無異於定時炸彈般的存在,它的行駛邏輯不一定可以及時判斷多變的路況,比如這次Uber遇到橫穿馬路的騎行者,這也只能通過更加嚴格的限制自動駕駛的測試環境來降低風險——說一句“政治不正確”的話,如果以自動駕駛的行駛里程和老司機的行車裡程做對比,可能說不準誰的事故率更高。

如果事故起因是行人突然以極近距離出現在自動駕駛汽車面前,或因不遵守交通規則引發,那麼以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很難避免;如果這一事件發生時,車輛根本沒有檢測到夜間行人移動,那麼車輛本身的自動駕駛功能,包括傳感器或數據分析等將受到質疑。

不過從目前掌握的消息來看,此次自動駕駛汽車晚間致命的撞車事故還沒有準確的定論,也並沒有就此否定自動駕駛汽車。

全球汽車廠家以及科技公司都在研發最新自動駕駛技術

所以個人的看法是這次事故並不能完全歸咎於自動駕駛,遵守交通法規是安全出行的必要條件。

同時也必須承認一個事實是,此次事故暴露出自動駕駛技術仍存有技術缺口,無法識別非人行橫道上行人(也就是沒有路面標線的地方),此後該技術的路試應該更加慎重。

但此次致命的撞車事故很可能會引發有關自動駕駛汽車規定製定的新討論,甚至是打破原有民眾與政府對這項技術建立的巨大「信任」。

更多最新資訊,關注媒體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