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人家——農園審美,設計中的畫龍點睛之筆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繞引導村莊。溪的兩邊,種著幾棵垂柳,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飄動著。婀娜的舞姿,是那麼美,那麼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的,垂在水面上,畫著粼炮的波紋。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著,發出悅耳的聲音。

小橋、流水、人家——農園審美,設計中的畫龍點睛之筆

天旱的時候,這條小溪就會乾涸。村民平時靠它來灌溉田園,清洗衣物,點綴風景。有時,它只有細細的流泉,從石頭縫裡穿過。我和一群六七歲的小朋友,最喜歡扒開石頭,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我舞並不是捉來吃,而是養在玻璃瓶裡玩兒。

小橋、流水、人家——農園審美,設計中的畫龍點睛之筆

一條小小的木橋,橫跨在溪上。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採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

小橋、流水、人家——農園審美,設計中的畫龍點睛之筆

我的家離小橋很近,走路五六分鐘就到了。沿著溪岸向東行,還有一座長石橋,那是通到茶山去的。我曾經隨著採茶女上山摘過茶葉,我喜歡茶樹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黃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樹,腦海裡立刻會浮現出當時的情景來。

小橋、流水、人家——農園審美,設計中的畫龍點睛之筆

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溼,但我非常愛它。父親的書房就在前面,我可以天天去玩。那是一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有東南兩面大窗的漂亮房子。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後山上的樹叢裡鑽出來。

小橋、流水、人家——農園審美,設計中的畫龍點睛之筆

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裡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小橋、流水、人家——農園審美,設計中的畫龍點睛之筆

故鄉所有的居民都姓謝。村莊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戶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大家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像,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一座橋的美讓作者謝冰瑩記了一輩子!

小橋、流水、人家成為人們對鄉村理想生活的代名詞,作為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休閒農莊的建設,要遵循人們心中的美好向往所具備的審美情懷,從景觀上直入消費者的內心深處而真心留下來。下面,我們再來賞析一組小橋流水的經典實例,為我們園區建設作為審美參考!

“橋,水,人”的元素是頗有講究的。遊人腳下的每一座橋,都是一種生活的烙印,印記一個時期的懷念。

蘇州園林之著名世界,其中“小橋流水”的作用功不可沒...

引靜橋

拙政園的“小飛虹”是園林中極為少見的廊橋。硃紅色橋欄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飛虹,故以為名;不同於纖橋似的平梁飛虹,耦園的“宛虹槓”則是座高架橋,使人聯想起紅欄曲水的歡快,仁者仰止的故事;作為蘇州最小的石拱橋,網師園的“引靜橋”三步而逾,故又稱之為“三步橋”...

此外種種,又如藝圃的“貼水石橋”、獅子林的“九曲橋”、虎丘的“雙井橋”...

小橋、流水、人家——農園審美,設計中的畫龍點睛之筆

留園的橋,是清風池館前的那段木欄石板曲橋。曲橋連接東、北兩岸,有覆亭式紫藤棚架,還記得春天的那片紫色嗎?其實春夏秋冬,這裡景色各異。

小橋、流水、人家——農園審美,設計中的畫龍點睛之筆

幾個石頭隨意搭建的橋,也能“名留青史”是否堪稱“廢物”利用,我們的園區也是可以效妨的。

小橋、流水、人家——農園審美,設計中的畫龍點睛之筆

除了橫架於清風池館,將中部水池分割成兩個獨立風景的曲橋之外,留園中部有十座橋,水旱皆有。這些都是不經意的架構,卻獨有一番天地靈氣,做工材料都再普通不過。現有園區有水系的,以此作為靈感創作,未必不是現代農莊的“留園”呢!

小橋、流水、人家——農園審美,設計中的畫龍點睛之筆

小橋、流水、人家——農園審美,設計中的畫龍點睛之筆

小橋、流水、人家——農園審美,設計中的畫龍點睛之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