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群男模——德国有多强?

最后一群男模——德国有多强?


“足球就是22人场上奔跑,最后德国人获胜的运动”,这是英格兰名宿莱因克尔昔日名言,但在过去不少场合被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真理。2014年世界杯,在1比0点杀阿根廷之后,2006年版本《德国,一个夏天的童话》,终于在8年后照进现实。而当时针拨向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时候,人们才惊呼:那支全体穿西装+小白鞋的德国男模足球队,又回来了。

在这个崇尚个性主义、球星本位主义的今天,德国男模队的坚韧,团队精神,关注细节,是多么稀缺的资源。而在他们貌似冷峻的外表下面,裹挟着一颗对于足球近乎童真的爱。这一点,在克洛泽身上是最为显性的代表。

某年,我和一群时尚男女应赞助商之约偶入拜仁的训练基地。在绿色草坪和几栋三层小楼的掩映下,我正被远处几个被球迷包裹的红色背影搞得晕晕入睡,直到一个满脸汗水的高大背影突然出现。

真怪不了我们,和那些气场十足的高富帅巨星相比,谦逊、朴实的克洛泽如同邻家的泥瓦匠——事实上,在成为职业运动员前,他还真在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攻读过屋顶粉刷专业。而他的成长脚本,也如同男版《灰姑娘》,以及反映德国队征战2006年世界杯的电影《德国,一个夏天的童话》。作为一个酷爱音乐的波兰裔后代,他除了和语言做斗争,还必须直面刻板排外的德国足球文化。更主要的,他缺少一个前锋的基本要件:欧文那风一般的速度(和他同岁的欧文,早在1998年世界杯就上演“千里走单骑”的绝技),英扎吉的超凡嗅觉,内马尔华丽的踩单车和马赛回旋,以及苏克“禁区内拉小提琴”式的细腻。而在气质上,他甚至没有巴神的思考,苏神的“伶牙俐齿”,遑论巴乔的忧郁。

比大他两岁的罗纳尔多,在这次俄罗斯世界杯上贡献了自己的金嗓子。而他突然的变速启动,匪夷所思的动作,以及不可思议的门前感觉,可以促使他任何情况下,取得进球都如同探囊取物。即便是重伤之后,他依旧能保持稳定的进球率。但场外的花边新闻和臃肿肥胖的身形,让“外星人”的竞技生涯逐渐走低,直到这届世界杯才被人提及。克洛泽呢?当罗纳尔多享受世界足球先生的荣耀时,他还为拥有第一份职业合同而感到荣耀。国家队?那是因为国家队面临人才极度短缺。正因为如此,他一直生活在怀疑和挑剔的目光中,以致2002年世界杯一战成名后,还有一些媒体批评他只会头球破门,只会在与弱队的比赛中进些无关紧要的球。就连他脚下活太糙、甚至特别的跑步姿势和发式,都会被媒体拿来品评。但他不为所动:不喝酒,不泡吧,不发推特,喜欢天晴的时候打理花园,或者粉刷屋顶,在屋顶上听音乐。遇到不好的天气,他会在室内打乒乓球,看尼古拉斯·凯奇的电影,或者户外垂钓,或者,在凌晨五点给双胞胎儿子冲奶粉、换尿布。他平静、自律,惟一彰显个性的,也许是他在进球之后标志性的空翻动作——这一技能,来自技校毕业后的夜大体育课程内容。

两个前锋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哲学,实际上是两种足球文化之间的碰撞。在巴西,一个个罗纳尔多式天才精英横空出世,拥有华丽的脚法,各大赛场都是他们尽情挥洒个人才艺的场合。他们享受着足球带给自己的金钱、荣耀,也感受到成名后的无法承受之重。和其他沉湎于纸醉金迷的阿德里亚诺乃至小罗等巴西后辈相比,罗纳尔多简直就是“常青树”。但是,德国制造的却是克洛泽式的产品。在铁的纪律面前,他们大多没有太光鲜的履历(硬汉巴拉克已经算超级明星)及出位的场外生活(厄齐尔也只是场上有点懒,以及和玉女女友闹点别扭等);他们重视集体,关注细节(在拉齐奥的时候,克洛泽会亲自去捡球),关注公平(他曾拒绝主罚裁判给己方的点球,理由是没有看清楚)。要知道,就因为没有给安排主罚点球,巴西球星内马尔曾怒火中烧,并对教练恶语相向。

在物质利益至上的年代,凸显个人价值的巴西,和回归足球本质的德国,在2014年世界杯上呈现了巨大的分野:在内马尔受伤之后,巴西阵脚大乱,被德国“屠杀”。而德国队,36岁的克洛泽们,正在替补席上等待着召唤:对加纳,他上场仅仅2分钟,便完成进球并展示空翻绝技。巴德之战,又是他横空出世,将比分锁定为2比0,将个人的世界杯进球数增添到16个。

在创造上届世界杯进球最多的历史后,他没有狂喜,没有仪式,就连那惊世骇俗的空翻绝技也无缘展示——因为左脚有伤。

但是,我领教过一次他激情和野性的时刻。那是某个活动环节,还是克洛泽出场,对象是一群5岁、6岁的孩子。

尽管已是名扬天下的世界名将,克洛泽也从来不会向孩子传输动作,也不会要求孩子固定某个位置。一旦某个孩子表现出色,克洛泽会张扬地欢呼,将孩子们高高举过头顶膜拜。

“这一切源于害怕。”随行官员对我说。他们害怕枯燥的技术动作,会消磨掉孩子们踢球的兴趣,害怕防守会耗掉孩子们踢球的自信。他们更加害怕,孩子们会过于喜欢出风头,而忽略团体配合。因此,对于那些华丽丽盘带的孩子,他们从来没有太过赞扬,倒是对那些懂得纪律和服从的孩子,会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2014年那支世界杯冠军队中,已经没有德国足球传统的“清道夫”这个位置的球员,日耳曼战车曾经刻板、甚至是僵化的踢法,已经让位于强调速度、传控的全新足球风格,在这个方面,现在的德国队甚至可以与西班牙队相提并论。值得关注的是,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2012年波兰/乌克兰欧洲杯中,德国队均止步于半决赛,然而该国足协并没有炒掉主教练勒夫,最终,风格改革得以延续的日耳曼战车,终于在2014年夺得了世界杯冠军。

作为一项大众项目,曾几何时,德国队凭借钢铁般的斗志、严谨的团队纪律先后夺得过世界杯、欧洲杯冠军。但在世纪之交,日耳曼战车那一套显然已经过时了。在那之后,克林斯曼、勒夫两任德国队主帅对球队风格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改变其高举高打、作风勇猛、团队意识强、从不轻易放弃等的特点。而这些年来德国队也重视技术、效仿西班牙的传控打法,结合日耳曼人与生俱来的强悍与坚韧,着实让人耳目一新。

青训根植于俱乐部、青训教练水平高,成才是关键,这是人们所罗列出来的德国上届能夺冠的根本原因。还有一个被有意屏蔽。如今在德国足协注册登记的初级教练超过3万名,拥有职业教练证书也有1000多人。教练水平高,自然容易出人才。

德甲联赛除了拜仁外并无顶级豪门,对外籍大牌球员的吸引力也不算太大,这对联赛整体水平是个制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却也给了德国年轻球员更多的锻炼机会。以多特蒙德为例,自克洛普率队崛起后,几乎每个赛季都会流失核心球员,但沙欣走了,香川真司顶上;香川真司走了,京东安、罗伊斯顶上;京东安走了,魏格尔又闪亮登场,不断推陈出新。

2018年世界杯,绝非是德国足球人奋斗的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最后一群男模——德国有多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