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球告诉国足:你的梦想是什么?

日本足球告诉国足:你的梦想是什么?

11岁的大空翼是名痴迷足球的小学生。借助放置身前的足球,他在一场公交车车祸中奇迹般的幸存。缓冲公交车冲击力的足球挽救了他的自然生命,却也开启了另一个足球的生命。

随后,他从南葛小镇的简陋环境起步,助推自己的球队在高中联赛中暂露头脚。不久,他的足迹开始南美、欧洲并最终带领国家队获得世界杯冠军。

这是一个典型的亚洲式足球小团员的故事,却是全世界球迷心中的“圣经”《足球小将》中的经典场景。直倒如今,托雷斯、皮耶罗、伊涅斯塔等人都他的队友拥有超凡脱俗的技巧和摆脱地心引力的能力,并且每个招式都会配有响亮的名称如“剃刀式射门”、“双人射门”,甚至“斯威夫特反冲加农炮射门”。

一部叫《足球小将》圣经式的漫画系列丛书,让一代代人从中吸取营养:从当年在世界上崭露头角不断进去的拓荒者中田英寿,到如今的本田圭佑,他们从来不曾想到,自己能将这个模式复制,成为滋养一代代日本青年人的心灵鸡汤。

你能想象吗,这一切都来自于,他们的所有人改变,都是来自于高中联赛——在这里,少年心怀理想,崭露头角者称为顶天立地的英雄,曾使得一个城市为之疯狂。垂发老者出现在志愿者行业,为孩子敬一份力。他们的故事被一次次被聚焦在主流电视台。你能想象吗,这些在日本漫画中才出现的情节,却成为日本追梦足球人的青春记忆。

一种关于中国足球和日本足球的反思,在每次大赛中呈现集体出现。从民间到官方,从球员并最终汇聚成为一股声势浩大的力量。每逢这个时候,国情不同,起点不同,制度不同等老掉往往重新来过:

起点不同——有人说,中国足球的起点并不高,不像日本接受过巴西足球的纯正移植和金元攻势。事实上,在二战侯,百万日本人称为物业游民,经济萧瑟。那个时候,战败国日本连正眼看美国大兵的权益都没有,何来起点权益?在发展过程中,不要说强大的欧美对手,就是紧邻中国,他们也经常是足下败将。只是在近20年来,他们的足球一直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他们抓青训,抓高中联赛,一场比赛多的有5万多人:这个数字,在中国中超冠军战也不曾有过的数字。

制度不同——这些年来,日本有一整套促进足球发展的制度,这和中国并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日本的好处在于,他们没有朝令夕改,没有为了国家队出征而肢解过联赛,没有过以年龄一刀切球员,没有过这个那个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正确。他们只是很质朴地前行在这个道路上。反观中国,除了之前那些短视、功利的行为,学习巴西阿根廷德国西班牙荷兰等国都学了个遍,结果却是四不像。

理想不同——在本田圭佑用字条写下,一定要立足意甲的时候,无数中国有天分的选手也和世界进行接触。但这么多年过去了,除了个别球员在欧洲联赛,甚至次级联赛效力,那些能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留洋几乎没有。反观日本,世界杯日本队出场的11名球员,只有1人是在国内联赛踢球,其余10名全部来自欧洲各联赛,有英超,德甲,法甲,西甲,甚至还有墨西哥联赛。

在面对各自的境遇时,两国球员选择了不一样的态度:当张稀哲们在板凳上寻找位置的时候,一些国内的球队就开始了漫长的劝说工作,比如中国是香饽饽,在中国收入高,在中国稳定,在外国受到挤压。

中国球员韦世豪在谈及葡萄牙打拼的往事时,就曾感叹说,自己当初也是很有理想的,但慢慢的,梦想就没有了。

“我们在国外没有后路,”日本球员说,“既然选择了去国外,就不会要回来。”

时间真是一把杀猪刀,当初一样的起点,几乎接近的制度,还有关于足球的理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中国人祟信的卧薪尝胆,被日本人拿去了,中超则是拾起了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由此也走出了两条不一样的道路。

日本是中国足球永远的悲,这种悲其实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悲,而应该挖掘在制度下的坚守,而不是充满中国式的智慧,和安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