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綜藝前瞻:超級IP扎堆,團綜崛起,音樂類綜藝能再續輝煌麼

隨著《創造101》的完美收官,2018年第二季度綜藝的廝殺落下帷幕,號稱為“偶像元年”的2018年,從開年的《偶像練習生》大爆後就進入了激烈的收視角逐戰,而坐擁學生黨收視保障天然優勢的Q3暑期黃金檔,自然成為了各大平臺的的“兵家必爭之地”。

暑期檔綜藝前瞻:超級IP扎堆,團綜崛起,音樂類綜藝能再續輝煌麼

縱觀整個暑期檔綜藝排片,無論是《中國好聲音》這種老牌音樂“綜N代”的捲土重來,還是像《中國新說唱》《明日之子2》這類超級綜藝IP的正面對壘,都似乎意味著這個夏天已經具備了爆款誕生的土壤,而一系列以電音和灌籃為主題的綜藝節目,更是說明了小眾切口、垂直化已經成為了當下綜藝的發展趨勢。

在平臺混戰的硝煙之下,暑期檔爆款節目究竟能鹿死誰手?

“綜N代”強勢迴歸,音樂類綜藝群雄逐鹿

談及劃時代意義的音樂綜藝,《中國好聲音》無異是里程碑式的存在,繼《中國新歌聲》後幾季度接連遭遇收視滑鐵盧後,很多觀眾都對這檔節目的未來充滿了擔憂。就在四天前,唐德和燦星和解並且名字重回“好聲音”的消息,讓節目還未開播就備受關注。據悉,今年不僅導師變為周杰倫、李健、謝霆鋒、庾澄慶四位全男性陣容,賽制也發生了顛覆性的改革,取消掉了經典的盲選環節改為導師隨機抽歌,用“魔鏡轉椅”代替了前兩季中的俯衝座椅,選手可以從導師背後的魔鏡窺探其心理活動。這種賽制的變化,實際上是一種節目製作邏輯的改變,通過比賽中人物關係的矛盾衝突,來突出導師謀略與戰隊佈局,比起過去的賽制更富有戲劇張力和緊張感。

暑期檔綜藝前瞻:超級IP扎堆,團綜崛起,音樂類綜藝能再續輝煌麼

作為綜藝龍頭大哥的湖南衛視,在年初《歌手》傳出永久停播消息之後,洪濤團隊斥巨資打造的《幻樂之城》無疑是試圖雪恥的一戰。斥3億打造幻樂之城概念,由20組導演和藝人組成“幻樂拍檔”,進行12期電影級現場音樂大秀比拼,這種無淘汰,沉浸式的“大片感”綜藝,不僅創新的將電影語言與綜藝進行了結合,在臺網競爭越發激烈的今天,更是主流衛視對於挖掘爆款類型的一次大膽探索。

地面衛視間的鬥爭火熱,視頻平臺之間的角逐更是激烈。作為愛奇藝和騰訊的年度超級綜藝IP,《中國新說唱》和《明日之子2》無疑是收割用戶流量的平臺利器。話題能否持續,能否延續去年的火爆,是節目組和觀眾都共同聚焦的問題。對於節目的可看性的增強上,兩檔節目都分別在賽制、嘉賓和話題度上進行了改革創新。

《中國新說唱》新加入了導師鄧紫棋,來填補流行音樂的短板,並開闢了北美賽區、高校賽區等全新賽區,鑑於年初嘻哈風波的影響,今年節目組對於選手的篩查也更加的嚴格,而從導師分配和賽制上看,今年新說唱的重點並不僅僅侷限於說唱歌手本身,而是想打造更加具有流行性的年輕大眾偶像。

暑期檔綜藝前瞻:超級IP扎堆,團綜崛起,音樂類綜藝能再續輝煌麼

誕生出毛不易等選手的《明日之子2》也進行了大膽的賽制改革,除了維持上一季“三大賽道九大廠牌“的賽制不變外,李宇春、華晨宇、吳青峰擔任星推官,更新添了現場導演何炅和廠牌星推官楊冪,對於選手的挖掘更是從更加深入到電音、民謠、硬核、嘻哈等音樂人領域,意圖打造更加圈層化的偶像。

20天之內播出四檔超級IP的音樂綜藝,如此高密度的集中播出,不僅讓爆款誕生的難度更大,對於觀眾注意力的搶奪也更加白熱化。到底哪檔綜藝能夠掠奪觀眾的睡眠時間,就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偶像元年團綜火爆,小眾文化再次成為圈層爆款切入口

在今年暑期檔,垂直細分將關注點推向題材廣闊的各個領域,品類的增加使得“大眾”再次分離,而偶像養成模式更是繼十年前的選秀大戰後又一次“翻新”,不僅火力大開更是開啟國內綜藝新的爆款之路,更是衍生出了一系列“粉絲專供”的綜藝節目。

團綜就是其中的代表,由偶像練習生所衍生紀錄片《花路之旅》,目前點播量已經破了999.6萬,覺醒東方就為自家藝人制作了《覺醒TV》,每期正片在微博上的播放量高達600萬左右,香蕉娛樂為Trainning18組合推出《薩瓦迪卡banana》,預告片播放量在上線一小時內就突破了80萬,可見團綜在粉絲領域的巨大影響力。

暑期檔綜藝前瞻:超級IP扎堆,團綜崛起,音樂類綜藝能再續輝煌麼

在今年暑期檔,愛奇藝所打造的偶像男團NinePercent的衍生團綜《百分九少年》,和騰訊創造101中走出來的火箭少女團綜開播之後,無論是粉絲忠誠度還是流量熱度,都能進行一次正面的人氣battle。而由愛奇藝為練習生獨家打造的《奇妙的食光》,是一檔由IDOL海外生存實境經營秀,時下最熱門練習生空降澳洲黃金海岸,通過經營一家“史上顏值最高的”餐廳賺取心願經費,實現由粉絲親自為他們定製的“心願清單”,由此可見,粉絲專供的圈層爆款或許會成為戶外綜藝的新創意點。

與過去的傳統綜藝受眾相比,95後群體的消費特點和喜好有著極大的不同,他們重參與感、場景感,沉浸感,在圈層化的背景下,嘻哈、電競、鐵甲這類垂直類的綜藝節目崛起是必然的結果。

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電子音樂線上播放量達到2260億人次,較前一年相比增長率達到38%,根據預計,2018年線上電音播放量能夠達到2800億次。電音可能會成為繼嘻哈之後的下一個風口。

作為競爭對手,芒果TV也同樣瞄準了電音這個領域,《電音騎士》號稱為S級的國內首檔優質電音偶像竟演音樂選秀節目,同樣由洪濤團隊擔任顧問。這兩檔電音節目同時段PK,在電音市場飛速增長髮展的前提下,或許又能引發一次由圈層爆款所帶來的全民爆款。

大製作,高投入,超級網綜背後,平臺燒錢大戰為哪般?

2017網綜報告顯示,騰訊、優酷、愛奇藝、等21家重點網站上線播出的網綜共197檔(3442期),總時長約107300分鐘,播放量總計552億次,相較2016年同期同比增長分別為53%、28%和120%。

三大平臺方的綜藝的“馬太效應”已經非常明顯,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這就是街舞》的投入達到3億,而《偶像練習生》的投入也達到了2億,動輒就幾億以上的大投資是如今超級網綜的常態,平臺方對於網綜內容的燒錢大戰,不僅體現了優愛騰背後BAT的泛文娛戰略,更是對於全產業鏈的一次牽引。

根據今年3月赴美上市愛奇藝的財報來看,廣告所帶來的收入仍佔據較大的比重,在2017年達到81億元,同時愛奇藝付費會員人數也實現了較高的增長。這離不開愛奇藝優質的獨播頭部內容,作為今年愛奇藝最優質IP的《中國新說唱》,其播放量與廣告收入、會員付費直接掛鉤,對於愛奇藝下半年的佈局是關鍵的一戰。

騰訊音樂也成為了《明日之子》第二季的聯合出品方,作為騰訊產業帝國中的一環,《明日之子》第一季中的歌曲在騰訊音樂旗下三大平臺的累計播放量超過50億,藉助綜藝流量,不僅可以拓展音樂內容庫,從源頭上參與IP的孵化和生產,《明日之子2》的播出,對於挖掘更多產業鏈上更多的衍生消費點,有很強的拉動作用。

暑期檔綜藝前瞻:超級IP扎堆,團綜崛起,音樂類綜藝能再續輝煌麼

垂直細分、偶像養成成為今年上半年網絡綜藝的爆頻詞,優愛騰“三巨頭”在網綜市場上的競爭愈演愈烈。下半年戰火再燃,暑期檔網綜市場將誰主沉浮?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