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率持續走低,做好自己的選擇

不因長輩的催婚而被迫戴上婚姻的枷鎖,同時也不因迷戀“不將就、不強求、不湊合”等理想主義愛情觀而迷失。

結婚率持續走低,做好自己的選擇

近日,民政部公佈的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的結婚人數301.7萬對,同比下降5.7%,其中上海、浙江、天津等經濟發達地區結婚率普遍較低。如果與5年前同期結婚人數的高位428.2萬對相比,2018年一季度已經下降了29.54%。專家分析認為,適婚人口數量下降、婚齡推遲、城市化進程加快都是結婚人數不斷下降的原因。

對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結婚了?”的提問,知乎上有這樣一句回答:本以為結婚是我一個人的事兒,現在看來,除了跟我沒什麼關係,任何人都能插一腿。此話之所以引起不少人共鳴,在於其基本道出了婚姻形式和觀念在從一元化走向多元化的過程中,所引起的婚姻觀的衝突和變遷。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此番猶如道德律令般的傳統婚姻理念,讓婚姻戴上了沉重的枷鎖, 既有物理意義上的,也有社會文化及符號象徵意義上的,至於個體情緒和情感意義上的東西,更像是順便捎帶上的。正因如此,在“戀愛自由、婚姻自主”已成主旋律的今天,若依舊延續這樣的婚姻理念,只會讓婚姻真的變成愛情的墳墓。

誠然,若探索結婚率逐年走低的成因,這是一個複雜而龐大的命題,適婚人口數量下降、婚齡推遲、城市化進程加快等都是原因,而每一個原因又值得具體分析,都能寫出一篇長篇大論。不過亦不得不說,當強加在婚姻之上的諸多意義和繁文縟節被逐漸剝離,當下年輕人越來越注重婚姻選擇中“我的感受”,愈加追求婚姻的品質與幸福。正如有人所說:“很多人沒結婚,不是因為覺得婚姻不重要,而是婚姻很重要!”

但這又更多地帶有理想主義的色彩,就像“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等唯美的愛情物語,千年前就已寫下,千年中有多少人做到,千年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同樣的道理,不說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可遇而不可求,往往只能埋藏心底,單就家中父母的那一聲聲催促,就足夠讓人疲於應付。

在我看來,在結婚率走低中做好自己的選擇,不因長輩的催婚而被迫戴上婚姻的枷鎖,同時也不因迷戀“不將就、不強求、不湊合”等理想主義愛情觀而迷失,努力提高自己愛的能力,勇敢追求愛與被愛,認識到戀愛與婚姻的根本性區別,然後牢牢抓住那個確認過眼神、就是對的人,或許就是次優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