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标本溶血检测与应用专家共识研讨会召开

临床实验室标本溶血检测与应用专家共识研讨会召开

检验医学

因为专业所以权威

在临床实验室误差中,有40%-70%来自分析前阶段,溶血是干扰检验结果最常见的分析前因素。检验分析仪自动化检测溶血指数功能,避免了目测判定溶血主观性强、灵敏度低、耗时、不易标准化等缺点。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欧洲检验医学联合会(EFLM)等检验医学学术团体已提出溶血标本检测与应用的相关共识建议,国内目前尚无相应指南、标准可供遵循参考。由于经济水平、习惯上的差异,有必要制定适合国情的标本溶血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指导相关检验及临床实践。

临床实验室标本溶血检测与应用专家共识研讨会召开

《共识》在检索文献及总结实际工作开展经验基础上,充分汇集了检验及临床专家的集体智慧,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导向,利用现有的循证医学依据,为规范临床实验室标本溶血检测及临床应用提出实用建议。《共识》的制定有利于规范标本溶血检测、检验报告、标本质量客观化监控,指导性和实用性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临床实验室标本溶血检测与应用专家共识研讨会召开

《共识》课题组将及时收集《共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现有资料不足、争议较大问题解决方案的循证证据,适时修订完善,待时机成熟时正式发布发表。

对标本溶血指数高于溶血干扰阈值检验项目的处置尚有不同意见。目前《共识》表述为“实验室应建议重新采集标本送检;可报告结果并应标注标本溶血,干扰说明信息明确的应备注溶血干扰检验结果的解释性注释,及时与临床作必要联系沟通”。有专家认为检验科不应发出不准确的检验报告,应改为“一律不报结果,要求重新采集标本送检”。

对基层医疗机构可以采取“轻度溶血,直接发报告;中度溶血,发报告并备注标本溶血;重度溶血,拒收标本不发报告”的建议,专家认为不予采纳。

对检验项目溶血干扰阈值及干扰结果升高降低改变趋势验证及有专家提出的溶血指数≥50、25、15溶血率质量指标限值要求分别达到<1%、<3%、<12%的量化标准,专家建议临床实验室应开展多中心合作,共同制定方案,进一步研究达成共识。

对《共识》附后的示例附图,课题组说明其目的之一是便于读者直观了解正文内容,正式发表时将修改、删减。

《共识》课题组将及时收集《共识》在试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现有资料不足、争议较大问题解决方案的循证证据,适时修订完善,待时机成熟时正式发表。

临床实验室标本溶血检测与应用专家共识研讨会召开临床实验室标本溶血检测与应用专家共识研讨会召开
临床实验室标本溶血检测与应用专家共识研讨会召开

走之前,不妨为检验君点亮下面的爱心~

临床实验室标本溶血检测与应用专家共识研讨会召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