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想著男人要什麼的女人,活得有點low

總想著男人要什麼的女人,活得有點low

​我是一名24歲的單身女孩,以前上學的時候身邊也不乏追求者但一直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談過戀愛。 現在工作後,面對父母的催促,看著身邊朋友們也陸續脫單了,自己也終於有了應該談男朋友的意識。 一方面是覺得自己到了年紀,一方面又覺得自己不夠好,尤其在剛開始接觸一個異性時,總要在心裡確定自己在對方心裡有點不同或是對方肯定自己之後才會放開自己,其他時候即使內心戲多得要死也絕不主動。 很想邁出這一步,可總覺得自己不夠好,會細數自己的不好,可轉念一想,明明自己又不算差。 也有可能是家庭教育原因或者是從小就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注,導致我養成了時刻注意自己言行舉止和形象的習慣,時間久了,這些東西就烙在了身上,再加上自己本身性格比較慢熱,話也不多,跟別人聊天時經常不知道該如何接話,整個人給人的感覺就比較不容易接近。有時候就很羨慕那些自來熟或是在人群中很放得開的女孩子。 身邊也有同事跟我有同樣的問題,所以想請問晚睡姐姐有沒有什麼建議。 希望得到晚睡姐姐的回覆,謝謝。 晚睡回覆: 不會談戀愛可不是一兩個人的問題,而是很多人身上共有的問題。 以前也有朋友問過我這樣的問題,為何自己和女性朋友在一起都很自然,一旦和男人在一起就會很擰巴。 這類問題有兩個答案: 一個是很多人對自己被愛缺乏真正的信心。 內心對被愛有無力感的人,對待感情或者異性會呈現出兩類極端的表現。 要不顯得傲慢、清高、冷淡,擺出一副我可不需要你們的強硬態度;要不就是手足無措,誠惶誠恐,低三下四,習慣性的取悅對方。

總想著男人要什麼的女人,活得有點low

​ 另外一個答案是我們的傳統教育不斷在暗示,男人喜歡在愛情面前被動的女子。 那些形容愛情的詩句或者文藝作品,總是強調女人的羞澀才是最打動男人的武器,男人最享受的也是女人在自己進攻前的退讓、惶恐與屈服。 比如瓊瑤小說影響了一代人的愛情觀,她的情感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邏輯就是強調男人的進攻性,她會將男人的霸道、強勢說成是愛情的狂熱,然後女人就被這種狂熱搞得迷惑了、眩暈了,“根本無法思考了”——這句話幾乎每本她的小說中都會有。 甚至暴力,也會被她解讀成愛的深刻,《一簾幽夢》中費雲帆抽了紫菱幾個大嘴巴,“你這個沒有心肝的東西”,紫菱突然被打醒了,“原來我愛的是雲帆。”在她的小說中,男人打完女人然後懺悔、痛苦,“我實在太愛你了,我該死”,一般女人都會原諒。 她極端喜歡強調女人的被動性,無論多麼強勢的女子,即使開始開朗獨立,風風火火,如果落到愛情中,有了情感的煩惱,也照樣會變得軟弱、可憐兮兮。 所以說將瓊瑤小說當做情感啟蒙的女孩,最可怕的不是夢想著得到自己的白馬王子,而是被這樣的邏輯洗腦,在感情中失掉了獨立思維、主動姿態,永遠被動地等待,不由自主地按照男人的審美觀來審視自己的行為。 你現在感情上不能主動,也不敢主動,因為你相信“女孩子主動就掉價了”,非得被男人窮追不捨才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可是你又不怎麼相信自己值得被愛,你缺乏自如地表現自己的勇氣,更在意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形象。 你和異性交往的時候,自己的生命上空始終停留著一雙眼睛,時刻注視著自己,時刻擔心是不是符合被人喜歡的標準。 太在意別人,就失去了自己,也會錯過愛情。 想要吸引男人,或者想要談一場戀愛,其實是很容易的。 都說十八無醜女,年輕的女孩子哪有黯淡無光的,只要學一學化妝,嗲一點,稍微矯揉造作一點,自然會有男人上鉤。 但如果你想要真心的伴侶,靈魂之間的交流,你就要首先學會袒露自己,不要總是去想對方喜歡什麼,他們會怎麼看我,要真實地做自己,保持內在的自然與舒展,才能煥發出你獨特的人格魅力。 否則,你虛假,你壓抑,你或許能夠很容易的得到感情,那也可能是假的,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而且你也很難在那樣的感情中得到真實的滿足,因為你只想著別人要什麼了,忘掉了自己才是感情中的主人。 男人的品位各有不同,有人就喜歡乖巧順從的小女人,也會有人喜歡力量感十足的大女人。

總想著男人要什麼的女人,活得有點low

​比如姜文就是個大女子主義者,他電影中的女人都是主動型征服型,既性感又富有個性。 他說有的女人長得很漂亮,但是一看就是會察言觀色,那就沒意思了,女人要落落大方,沒有看過人眼色辦事。 包括他喜歡的女人也都是這種類型的,劉曉慶、寧靜、前妻桑德琳、周韻,每一個都是活色生香,生命力無窮無盡,都沒有被姜文身上濃烈的男性氣質壓倒,而是相得益彰,各有千秋。 這兩天為了電影造勢刷爆朋友圈的“合影殺手”周韻就有一種大氣舒展的美感,一點也不是藏著掖著的類型。 她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哪有一個活得差的,都在各自精彩著。 所以說,若是總想著男人要什麼,按照男人的需求審視自己的行為,女人還是活得有點low了。 只要跳出男人這個侷限,活出生命最大的燦爛與光芒,你想要的愛情,還會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