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峽鎖全川水——奉節夔門鎖江鐵柱

瞿塘峽西口夔門,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夔門有一古蹟,名“鐵鎖關”,也稱“鐵索關”。

鐵鎖關最早有文字記載是《五代史》,唐天佑元年(904年),蜀守將張武在此“作鐵絙,絕江中流,立柵於兩端,謂之鎖峽。”

唐宋之後一直到清朝,夔門鐵鎖關成為長江上游歷代最大的商稅關卡,謂之“夔關”。過往商船,過此關必須繳納稅銀。否則,一律不予放行。

瞿塘峽鎖全川水——奉節夔門鎖江鐵柱

上世紀來夔門旅遊的人們,可以看見夔門北岸草堂河匯入長江口大石樑上有一石盤,石盤上豎立兩根鐵柱。對此鐵柱,明正德《夔州府志·古蹟》記載,“即鐵索關之鐵柱”。光緒《奉節縣誌》記載較為詳細:“瞿塘峽口石盤之上,豎鐵柱二根,高六尺四寸。夏秋水沒,冬春復見。上鑄守關大將軍徐宗武等字。”配合鐵柱鎖江,有七根長二百七十七丈五尺(約920米)鐵鏈,號稱鐵鎖。

瞿塘峽鎖全川水——奉節夔門鎖江鐵柱

瞿塘峽鎖全川水——奉節夔門鎖江鐵柱

瞿塘峽鎖全川水——奉節夔門鎖江鐵柱

瞿塘峽鎖全川水——奉節夔門鎖江鐵柱

瞿塘峽鎖全川水——奉節夔門鎖江鐵柱

瞿塘峽鎖全川水——奉節夔門鎖江鐵柱

瞿塘峽南岸碑子洞賈似道鎖江告示題刻

瞿塘峽鎖全川水——奉節夔門鎖江鐵柱

瞿塘峽口鎖江告示

瞿塘峽鎖全川水——奉節夔門鎖江鐵柱

測量鎖江鐵柱(解特利攝)

人們看見的夔門鐵柱鐵鎖,是南宋夔州守將徐宗武於景定五年(1264年)設置。

宋景定年間,北方蒙古忽必烈欲取蜀地。危急之中,南宋政權於景定五年夏,派夏貴出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夏貴赴任後,即令夔州守將徐宗武採取措施,確保江南。此令由宣撫大使呂文德向徐宗武轉達。呂向徐面授機宜,稱只要鎖江,蒙古兵不能驅船乘流而下,可保江南無虞。呂是南宋名將,徐宗武自然言聽計從,他在夔門白帝城東江邊石盤上立鐵柱兩根,對面江南岸鑿孔,設攔江鎖七條,以防蒙古軍船由夔門衝下。時任宰相的賈似道,為了表示對徐宗武鎖江支持,特書寫一道告示,立碑為記:“帥守淮右徐宗武,面奉開府兩鎮節度使京湖制置大使、四川宣撫大使呂公文德指授,鑿洞,打舡,鑄鐵柱,造鐵纜鎖瞿塘峽關,永為萬萬年古蹟。景定 亥季冬吉日記石,當朝大丞相賈公似道”其實,賈似道這道告示,與其說是表示對徐宗武設立鐵鎖鎖江的支持,莫若說是對他的心腹呂文德的讚許。祥興元年(1278年),忽必烈軍隊佔領重慶,順流而下,攻佔了夔州。鎖江鐵鏈未能完成“鎖江”的歷史使命。不過,賈似道說此鐵鎖將為萬萬年古蹟,這點兒倒是實話。

瞿塘峽鎖全川水——奉節夔門鎖江鐵柱

夔門江邊石盤上這兩根鎖江鐵柱,從南宋保存到上個世紀末,頗不容易。不料,1997年漲水期間,這兩根鐵柱被行駛的輪船撞斷。水落後,人們在石盤上發現了鐵柱斷裂的上半部分,由白帝城博物館收藏。1998年3月,白帝城博物館將兩根鐵柱原樣修復,移建於夔門古象館左側正對夔門的一塊岩石上。同時遷建的還有宋人元不伐《峽中鐵柱》詩刻“白帝城邊春草生,黃牛峽裡水波清。追思昭烈千年事,常使英雄氣不平。”

瞿塘峽鎖全川水——奉節夔門鎖江鐵柱

光緒年間《奉節縣誌》收錄有兩首關於鐵鎖關的詩,

瞿塘峽鎖全川水——奉節夔門鎖江鐵柱

其中杜甫《峽中鐵鎖》:

“世代興亡事有由,將軍遠鎮古梁州。堪嗟鐵鎖依然在,不鎖瞿唐峽口頭。”

對這首詩,奉節文史界人士一直頗有爭議。西晉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晉武帝分益州設置梁州,置三巴校尉,治所白帝城。詩中“古梁州”應該在西晉之後才有此稱謂。這將軍究竟是誰?如果是指後蜀(公元934~965)張武,則杜甫生卒年是公元712~770,時間不對。如果不是指張武,那麼詩中“遠鎮古梁州”的鎖江將軍應在西晉與唐代之間,奉節志書對此鎖江無一記載。

另一種看法是,此詩應是陸游(公元1125年~1210年)所遺,“遠鎮古梁州”的將軍即張武,此詩只是後來被誤傳為杜甫詩作。

此詩成謎,留待後人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