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北方沒有颱風?

盧豔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颱風又叫熱帶氣旋,一般都是生成在熱帶的洋麵上。這是因為溫暖的海面對於颱風來說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因為足夠的海溫能夠為颱風的生成提供能量,這個海溫條件是要求高於26℃的。

所以我們看到的颱風,都是在緯度比較低的海面上生成再向北移動,而且一般會是在海溫整體比較高的夏秋季節生成。


(國家氣候中心檢測 2018年5月平均海溫)

所以單從颱風生成的位置來看,確實通常是在低緯度地區。

再來說它的登陸位置。

颱風的移動路徑,很大程度上要看副熱帶高壓的位置,通常它會沿著副高邊緣移動。夏季副熱帶高壓位置比較偏西,經常會伸到大陸上,這就導致了沿著副高邊緣移動的颱風,很多都會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登陸,很少能直接登陸北方省區。

不過,少,並不代表沒有。

比如在1949到2013年,一共有12個颱風登陸山東,平均5~6年一個,相比於夏天頻頻遭遇颱風的閩粵地區,這個頻率實在是很低了。

↓↓↓

1105號颱風“米雷”

登陸遼寧的颱風也有,但比山東還少,根據統計1949~2013年只有6個,大概平均10年來一個。而且大多數還不是直接登陸,有5個是二次或者三次登陸。

↓↓↓

9414號颱風 Ellie


從颱風的風雨影響來看,颱風登陸之後由於缺少能量,加上地面的摩擦,強度會迅速的減弱,所以很少有颱風直接登陸的北方,也很難接受到直接的颱風風雨影響。

但是如果是颱風倒槽和冷空氣結合,或者是颱風登陸之後低壓遲遲不消散,一直北上,也是會給北方帶來強降雨的。比如河南75年8月的特大暴雨,就和當年的第3號颱風有關。

(圖片來自中國天氣網)


不吃腸的大腸

一般來說,一個颱風的發生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首先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麵,這個洋麵不僅海水錶面溫度高於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裡,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我們知道,夏季熱帶海洋麵上的海水溫度大都高於26、5℃,可是並不是在所有海洋麵上都有颱風發生。比如在狹長的臺灣海峽裡生成一個颱風就不容易。這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颱風內部空氣分子間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卡每平方釐米~4000卡每平方釐米的能量。這巨大的能量只有廣闊的熱帶海洋釋放出的潛熱才可能供應。另外,熱帶氣旋周圍旋轉的強風,會引起其中心附近的海水翻騰。這種海水翻騰現象能影響到60米的深度,否則會因熱能不夠,颱風很難維持。

(2)在臺風形成之前,要預先有一個弱的熱帶渦旋存在。它是形成颱風的胚胎。由於渦旋內的氣壓比四周低,周圍的空氣挾帶大量的水汽流向渦旋中心,並在渦旋區內產生強烈的上升運動;溼空氣上升,水汽凝結,釋放出巨大的凝結潛熱,為颱風形成提供大量的能量。

(3)要有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因為在旋轉的地球上,周圍空氣很難直接流進低氣壓,而是沿著低氣壓的中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北半球)。這就是由於地球自轉作用,所產生的一個使空氣流向改變的力,稱為“地球自轉偏向力”。這種偏向力的大小隨緯度增加而增大。在赤道附近(赤道南北5度內)的偏向力很小,幾乎等於零。因此,赤道上空即使有一個低壓存在,因為沒有偏向力,會很快被四周流進來的空氣灌滿而“填塞”。所以,在赤道上空是不會形成颱風的。

(4)在弱的熱帶渦旋上空,高低空之間的風向風速差值要小。弱的熱帶渦旋要能發展為颱風,關鍵是在這個熱帶系統中要有暖心形成。形成暖心的重要條件是使空氣上升過程中釋放出來的水汽凝結潛熱能夠積聚,而不是很快從低壓上空向外散失掉。只有在弱熱帶渦旋上空的高低空之間的風向風速差值要相當小,才能使熱量聚集而形成暖心。

所以北方沿海省份很少有颱風襲擊是因為:

1水溫低於26.5度

2海洋麵積不狗大

3沒有足夠的地球偏轉力


酒氣卿卿

影響我國的颱風形成於西北太平洋上的熱帶或副熱帶海區,洋麵溫度在26度以上。形成後向西北方向前進,影響我國臺灣,福建,浙江等地,颱風 其實對北方也有影響,只不過影響較少。

  颱風,指形成於熱帶或副熱帶26℃以上廣闊海面上的熱帶氣旋。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心持續風速在12級至13級(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的熱帶氣旋為颱風(typhoon)或颶風(hurricane)。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地區通常稱其為颱風,而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地區則普遍稱之為颶風。每年的夏秋季節,我國毗鄰的西北太平洋上會生成不少名為颱風(Typhoon)的猛烈風暴,有的消散於海上,有的則登上陸地,帶來狂風暴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LXS6666

但是北方有沙塵暴和龍捲風。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臺風形成的原因:

在熱帶海洋麵上經常有許多弱小的熱帶渦旋,我們稱它們為颱風的“胚胎”,因為颱風總是由這種弱的熱帶渦旋發展成長起來的。通過氣象衛星已經查明,在洋麵上出現的大量熱帶渦旋中,大約只有百分之十能夠發展成颱風。

所以綜上,颱風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首先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麵,這個洋麵不僅要求海水錶面溫度要高於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裡,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

2、在臺風形成之前,預先要有一個弱的熱帶渦旋存在。

3、要有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轉偏向力為零,而向兩極逐漸增大,故颱風發生地點大約離開赤道5個緯度以上。

4、在弱低壓上方,高低空之間的風向風速差別要小。

上面就是颱風形成需要具備的幾個基本條件。但是不一定表明具備這些條件,不等於就有颱風發生。颱風發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至今尚未徹底搞清。

所以綜合來看北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都不適合颱風的生存發展,於是乎,颱風就主要出現在我國南方區域,一般來說大多數是南方沿海一帶。所以說北方自然而然就沒有颱風了。

但是北方有沙塵暴呀!


這裡讓我們也來看看沙塵暴的形成原因和條件。

這首先要了解沙塵暴形成的必要條件:沙塵源、強風和不穩定的大氣層結。強風是沙塵暴產生的動力,沙塵源是其物質基礎,這都好理解。

而沙塵暴一般是在春季形成,在春季冷空氣和氣旋活動比較頻繁,與之相伴形成的大風是沙塵暴的啟動因子;春季乾旱少雨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一大氣候特徵,持續幹曖的氣候又造成了土質疏鬆,這又具備了沙塵暴的物質基礎;在晴空少雲和情況下,受太陽強烈輻射,中午前後近地面氣層受熱,處於熱力不穩定狀態,十分有利於空氣對流發展和上下動量和能量的交換,使大氣中帶起的沙塵粒子,捲揚得更高,傳播得更快。若遇上冷曖氣團交綏的鋒面過境,鋒區附近強烈的抬升作用以用能量和動量的交換,加上氣層的熱力抬升作用,很易形成強沙塵暴天氣。所以春季,特別是春季的午後到傍晚,往往形成沙塵暴天氣。

所以南方多臺風,而北方多是沙塵暴!


奇葩瞄會談

首先從我國的氣候類型來分析。

中國的氣候類型主要為季風性氣候,如果細分,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主要為溫帶季風性氣候,南方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什麼是季風性氣候?簡而言之就是盛行風向隨著季節的變化產生變化而形成的一種氣候類型。

盛行風又與氣壓有關,簡單來說盛行風即為此時控制該地的高壓向低壓流動產生的。

我國的氣壓與盛行風是這樣的:夏季——高壓中心在太平洋麵,為太平洋高壓(夏威夷高壓),低壓中心在亞洲大陸,為亞洲低壓,盛行風為東南風;冬季——高壓中心在亞洲大陸,為亞洲高壓(西伯利亞高壓),低壓中心在太平洋海域,為阿留申低壓,盛行風為西北風。

再來看看臺風成因:颱風發源於熱帶海面,那裡溫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了空中,形成一個氣壓中心。隨著氣壓的變化和地球自身的運動,流入的空氣也旋轉起來,形成一個逆時針旋轉的空氣漩渦,這就是熱帶氣旋。只要氣溫不下降,這個熱帶氣旋就會越來越強大,最後形成了颱風。

如此一來,就會明白颱風為什麼不會出現在北方,確切的說,不會出現在北方的大陸:

  1. 颱風主要形成在熱帶海面,中國北方的水熱條件不滿足颱風的形成條件

  2. 在中國,滿足颱風成因的只有南方近海的亞熱帶地區及少數的熱帶地區,北方距風源地遠

  3. 颱風主要發生在夏季,夏季盛行風雖為東南風,可以將颱風向北推移,但總體趨勢是減弱的,基本上沒可能越過秦嶺——淮河這條自然分界線

    綜上三點,北方的大陸幾乎是沒有可能出現颱風的。


讀益讀

颱風的形成和維持需要巨大的能量。颱風形成海域需要50米深處的海水溫度達到26°C,颱風形成後由於受季風影響向西北運動,失去了高溫高溼環境,很難長期存在,尤其是登陸中國南方沿海地區的颱風,受摩擦力影響,消亡更快。因此颱風的壽命往往不長,很多臺風無力到達北方。另外在運動過程中沒有登陸的颱風也可以到達中高緯地區,但此時受西風帶影響會向西運動,不會向東登陸中國北方沿海。


rita最晴天

一般颱風生成在熱帶海洋,中國颱風登陸地主要集中在華南和華東沿海,到了臺灣以北颱風一般登陸浙江或者轉去日本,因為那裡副高比較弱,不能一直往西北方向走,再加上華北沿海水溫低,颱風很容易減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