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唐朝會有安史之亂?

gaosheqin

安史之亂的爆發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它既和當時時代的大趨勢有關,也和以唐玄宗為首的統治集團有關。

一、從大的趨勢上看。從周到唐,中國的經濟重心一直在北方,政治重心在長安洛陽一線,無論是周、秦,還是隋、唐,都是以西向東完成了國家的統一。關中地區作為政治中心有著非常大的優勢地位:

(1)關中平原地處四塞之地,易守難攻,能夠保證首都的安全性。

(2)關中平原沃野千里,又經過周秦幾百年的經營,農業技術更是非常發達。

(3)以長安為政治中心,能夠有效地抵制士族對皇權的控制,更多地掌握資源,實現集權。

(4)長安是軍事中心,唐朝之前,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脅來自西和北兩個方向,軍隊也大多駐紮在些,以長安為首都,有利於皇帝對軍隊的控制。

但是到了隋唐時期,情況慚慚發生了變化,那就是隨著五胡十六國時期人口的大量南遷,南方地區得到了廣泛的開發,經濟實力大增,與南方臨近的東部地區,就顯示出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隋煬帝正是看中這個趨勢,才營建了東都洛陽,長期居於此地,以希望擺脫關隴貴族對他的控制,但是隋煬帝的步伐邁得太大導致了貴族的反抗從而使隋朝滅亡。

到了唐朝時期繼續保持關中本位策略,但是時代的大趨勢不可逆轉,南方的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使得東部地區的政治大大增強,而且中原王原的主要威脅也由西部轉到了東北方向,契丹、奚等少族民族的興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東部地區既臨近南方,有著發達的運輸體系,而且又擔任防備少數民族的主要任務,長此以往,必將尾大不掉,構成對統治中心的威脅,出現叛亂也在所難免。

二、從統治者來看。安史之亂前,唐朝時皇權和關隴貴族的權力之爭一直是一條主線。唐太宗時,由於建國之初,皇帝和貴族之間還能達成較好的平衡。到了後來唐高時期一直到唐玄宗,皇帝都在試圖擺脫貴族的約束,而總攬權力。貴族雖然制約皇權,但也是維護國家穩定的基石,經過唐高宗、武則天和唐玄宗幾代帝王對關隴貴族的打擊之後,關隴貴族逐漸衰落。

皇帝打擊關隴貴族的方式無異於兩種方式,一種是提拔關東士族子弟大量進入朝廷做官,像武則天天時期的狄仁傑、張柬之等重臣都是關東人或江南人。第二種就是大量作用沒有根基的胡族將領,這些胡人作戰勇敢,在朝內無根基,更會依附於皇帝。這些本來是皇帝制約和制衡大臣的手段,但最後卻演變成了動亂的根源。

與之對就的一條重要原因就是兵役制度的變化。唐朝初年時,實行府兵制,主要軍力集中的長安洛陽一線,有戰事時由中央派遣大將去出征,所以有了“**道行軍大總管”的職務,戰事結束立刻迴歸朝廷。可是隨著唐朝疆域版圖的增大,府兵制不再適合,很多將士出征多年,回到家鄉後,妻離子散。於是國家的尚武精神逐漸衰退。

到了唐玄宗時期,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開始實行募兵制,即國家花錢招兵,讓自己想戍邊的人去當兵。這樣導致了國家的財政負擔成倍地增長。在這種情況下,能撈錢的李林甫和楊國忠就成了唐玄宗的寵臣,先後擔任了宰相。而且在外,李林甫為了防止武將威脅自己的地位,建議皇帝讓徵用胡人將領,而且不必調入京城做官。這樣一來就產生了地方節度使的長期坐大,尾大不掉,他們和士兵終日待在一起,又掌握了地方的財政權和人事權,自己形成了獨立的王國。安祿山就是這在種情況下逐漸上位的,由一個小卒當上了三鎮節度使。最終釀成了安史之亂。


談古聊金

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藩鎮崛起 隨著太宗高宗等在位期間屢次開疆拓土,先後平定遼東、東、西突厥吐谷渾等地區,使唐朝成為一個國境極為遼闊的國家。同時,為了加強中央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唐玄宗於開元十年便於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他們權力相當大,史書上說他們“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富”。節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為唐皇室的患禍。

二,外重內輕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節度使,許其率兵鎮守邊地,軍力日漸強大,漸有凌駕中央之勢。到天寶年間,邊鎮兵力達50萬。而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擁兵20萬,實力強大。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8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這大不利於中央。


三,玄宗怠政 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治更加腐敗。唐玄宗更加享樂無度,寵幸楊貴妃,他又把國政先後交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李林甫是口蜜腹劍的宰相,任內憑著玄宗的信任專權達十九年,排斥忠良。楊國忠因楊貴妃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財,讓安祿山有機可乘。 ..

. 四,將相不和:安祿山擁兵15萬,手下驍勇善戰,甚獲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忌恨。兩人交惡,而唐玄宗又對此不加干預。安祿山久懷異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討楊之名舉兵。

五,民族問題:民族之間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亂爆發的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隋唐以來,河北北部幽州一帶雜居著許多契丹人、奚人,唐太宗打敗突厥人以後,又遷徙許多突厥人在這一帶居住。他們的習尚與漢人不同,互相歧視,胡人安祿山正是利用這點拉攏當時的少數民族上層,作為反唐的親信。史稱安祿山於天寶十三載(754年)亂前,一次提升奚族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將軍和中郎將。在他的收買下,當地少數民族竟把安祿山和史思明視為“二聖”。


發現歷史

一、奸臣當道;先有口蜜腹劍、陽奉陰違的李林甫,後有狐假虎威、橫行霸道的外戚楊國忠,還有越位干政的宦官高力士,他們把持朝政,濫用職權,排除異己、貪汙受賄,政治日益敗壞;

二、上行下效,整個剝削階層巧取豪奪,土地兼併加劇,“均田制”形同虛設;貧富懸殊嚴重,社會矛盾突出,國家呈現呈現衰敗之勢。

三、忽視民族政策和有效管控,漢人和內遷胡人之間的民族歧視對立加劇,動搖了社會穩定根基。

四、武備鬆弛,朝廷失去對軍隊的控制,節度使手握重兵;唐玄宗昏聵,麻痺於胡人安碌山表演的“忠心”,滋長了他舉兵反唐的野心。

“安史之亂”是這些矛盾和問題的總爆發,根源在於唐玄宗的腐敗昏庸,導致大唐岌岌可危,從此由盛轉衰;楊貴妃是隻“替罪羊”而已。


諶人

為什麼唐朝會有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大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甚至是中國古代社會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唐朝自李淵而下,雖然在朝廷上不斷的有激烈衝突爆發,如玄武門事變、武則天奪政、唐睿宗復辟唐室,但都是發生在統治階級層次,於民間而言,幾乎每一個統治者時期都曾達到大治,何以到了唐玄宗後期急轉直下?說到底,還是統治者由明轉昏所致。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公元762年),世稱唐明皇,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唐玄宗少時有主見,自詡“阿瞞”,雖不為武氏勢力所重,他對武氏力量亦不假辭色,史載唐玄宗七歲時,有金吾將軍武懿宗驕橫跋扈,李隆基據理怒斥,為武則天所讚賞。

景龍四年(公元710年),李隆基自潞州回長安,結納義勇之士,於皇帝新軍萬騎中暗中發展。武則天去世後,唐中宗懦弱無能,大權掌於韋皇后、安樂公主等人手中,復辟功臣如宰相張柬之等為之驅逐,太子李重俊身死朝堂。韋皇后等以韋溫為首,欲效法武則天奪權,其時李隆基異軍突出,聯合太平公主一系,苑總監鍾紹京等人,以求先發制人。

唐隆元年(公元710年),李隆基等人發動政變,韋后身死,宗楚客、安樂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兒等人悉數被殺,事後清洗,韋氏集團凡身高高過馬鞭男性皆處死,是為“唐隆政變”。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唐睿宗禪讓皇位於李隆基。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先天政變爆發,太平公主一黨被屠戮殆盡,至此,唐內亂悉平,朝廷內部只剩下一個聲音,為開元之治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開元初年,為挽回內部政變造成的損失,整頓吏治,唐玄宗選賢舉能,選拔出一系列治世名臣,如姚崇、宋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等人。開元盛世之後,唐玄宗以其功績驕矜,沉溺於享樂之中,不復以往的勵精圖治,更不再發揚改革時倡導的節儉之風。不僅如此,他甚至不許手下納諫,如宰相張九齡等人,直言其非,被先後罷官。

與此同時,擅於逢迎的李林甫因每合玄宗心意逐漸上位。唐玄宗出格舉動最為人所知者,莫過於他奪了兒子壽王李瑁之妃以為楊貴妃,“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玄宗在討女人歡心一事上,可謂頗下功本,勞民傷財。楊氏一族以楊貴妃之“得道”,而雞犬升天,其中唐朝楊氏最大的奸臣楊國忠,即以此得官,並逐漸進行專權統治,中興勢頭才起的大唐,仿若捱了當頭一棒。

唐玄宗對唐朝危機沒有察覺,反而對外改動戰爭,邊陲重鎮的將領貪求功勞,亦飛揚跋扈、惹是生非,加深了民族矛盾。在內憂外患之下,轟轟烈烈的安史之亂爆發了。

安史之亂,其實並沒有發揮它最大的“功效”,雖然幾同於滅國之禍,但若安祿山等人再“能幹”一點,說不定就能推倒大唐。由上可知,所謂叛亂,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斷的矛盾衝突中積累加深,唐朝就算沒有安祿山,恐怕也有“李祿山、王祿山”之流進行反叛,安史之亂說到底,不過是歷史經驕奢淫逸的一個教訓。


煮酒君談史

這個問題要從唐朝的兵役制制度說起,唐朝前期從李世民到李隆基登基為止都是施行的府兵制,就是說當時的大部分田地是朝廷掌控下的,你種我的田不僅要交地租還要服兵役,平時你在家種地也好,練武也好都沒問題,但到打仗的時候就像電影《花木蘭》演的一樣,皇帝一紙詔書你就的到兵營報道,府兵制的好處是既保證了兵員有保證了農業勞動力,壞處就是加重農民的負擔打仗用的兵器馬匹都是要士兵自己準備的,《木蘭辭》裡邊的東市買長鞭,南市買鞍件等就是指的這個。到了李隆基時這種制度就已經無法維持了,土地兼併嚴重府兵制無法實行朝廷無兵可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唐玄宗改用了募兵制,這樣做的好處是兵員有保證,打仗時都是老兵戰鬥力那是新兵所不能比的(新老兵的戰鬥力差距可以找一下越南自衛反擊戰有關的書看一下,或者找參加越戰的老兵聊一聊,那一仗打的沒有書上寫的那麼簡單),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職業軍人,壞處是將軍招募的士兵日子久了肯定只認將軍,誰管你是皇帝還是宰相的,就是俗話說的有奶便是娘,這就為安史之亂埋下了伏筆,就算沒有安史之亂也肯定會有其他人造反的,唐亡之後的五代十國就是最好的證明!後邊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及將軍論調製,明朝的軍政分離都是吸取唐朝教訓。


眾星的光輝

中國一句古話:盛極必衰,此話不是沒有道理的,正如富不過三代,也是如此。我們可以知道“安史之亂”之前是開元盛世和貞觀之治等太平盛世。統治者在看見盛世之後繁榮從而產生懈怠之情。為什麼唐朝還會產生安史之亂,綜合原因有幾點。

①奸臣當道,其中口腹蜜劍的李林甫,橫行霸道的外戚楊國忠,他們把持朝政,濫用權利,政治日漸被他們敗壞。

②安祿山本是胡人,為人奸詐,打仗不行,拍馬屁的功力倒是不錯,他藉著認楊貴妃為乾孃,從而在宮中任意妄為,楊貴妃與安祿山的年齡差不多,但安祿山還是厚顏無恥的認她做乾孃.這使得他的兵權日漸強勢,這為安史之亂埋下了禍患。

③蕃鎮割據,中央集權的衰敗。

④與唐玄宗後期執政的腐敗離不開關係,唐玄宗開啟了開元盛世這本應該是一位明君,奈何人總是奈不住寂寞的。後期的唐玄宗極其寵溺楊貴妃,對其一些無理要求都滿足。他沉溺美色對朝政的管理就減少了。

安史之亂的發生是歷史的潮流,也是必然的事,如果我們以人的生老病死來看,這是自然的規律。安史之亂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


小六讀歷史

唐朝時代的強大,全世界都知道的。

唐朝時代,有遠見卓識的戰略家都提出過,把蒙古族地盤劃分多個地區分治的辦法,為的是怕蒙古族起兵造反。到了唐朝後期,唐朝皇帝官僚們都親胡遠漢臣,皇后娘娘楊貴妃對胡人大官僚安祿山信任有佳,最後導致安史之亂的苦果。

唐朝開朝元老們預言得到證實,到宋末時期,蒙古族舉兵造反,大軍橫掃中原。元軍最強大的時候,打到歐洲以及現在的俄羅斯遠東地區所有地界。成吉思汗的大軍猶如強烈大地震,幾乎波及了全世界,那是候蒙古帝國領土達到四千萬平方公里。但是,那個時代四千萬平方公里的大蒙古,不於朝代記載,因為那是曇花一現,時間不是很長也就是一年半載的光陰,所以歷史上稱不上朝代。蒙古大軍橫掃荒宇後的強烈‘’大地震‘’之後,建立的中國元朝就是‘’餘震‘’了。這個元朝“餘震”’把西藏板塊拉進了中華版圖。元朝蒙古族的‘’餘震‘’社會現狀還算穩定,大約維持了八十年,元朝就被明朝推翻了。


唐朝時代版圖


gaosheqin

莫非是為了搶奪貴妃出浴的華清池?傳說安祿山吸食五石散,到後期全身潰爛

華清池水可以緩解他的這種痛苦,但是華清池是皇帝家的啊,皇帝不讓他去他就去不成。

安祿山自己手頭兵力雄厚,成天在長安廝混,國家那點情況早就摸的一清二楚,衡量一下,自己的兵力,成功幾率很大,乾脆把皇帝滅了,自己當皇帝,想好久去華清池就好久去,嘿嘿。


小學生陪讀家長

唐朝自唐太宗起過於重視邊防,當然有利點就是可以打仗開疆擴土,保邊疆平安,四方臣服附屬。到唐玄宗疆土面積達到鼎盛,為了維護和治理邊疆,便在邊疆設立了許多藩鎮,藩鎮封節度使,聽從朝廷發號施令進行軍隊管理。安祿山就是其中的一個三鎮節度使,然唐朝的重兵都在邊疆,首都長安卻是兵力空虛,安祿山本是胡人,為人狡黠,打仗不行,在家裡搞事情倒是能得很。唐憲宗在位後期執政昏庸,朝政腐敗,小舅子楊國忠任宰相,心胸狹隘,其與安祿山不和,便想除掉安祿山,結果呢,安祿山就不幹了,帶著胡人小弟史思明造反,這一反麻煩就大了,由於前面講的唐朝朝廷無重兵,安祿山直接一下就幹到了長安城,逼著唐憲宗出逃,這就是有名的安史之亂了。可憐唐朝大好基業,從起一蹶不振,直至滅亡。


北向一壺酒

歷朝歷代從來都是興起,繁榮強盛,衰落,敗亡四個階段!而安史之亂一是因為玄宗寵信奸佞,缺乏了年輕時的英明果決,老了只想好好享福!最重要的原因則是在唐朝建立之初就存在的弊端,不分民族多加以重用,只看能力不在乎身份,種族,這在前期的唐朝自然是利大於弊,只是隨著社會發展,以及唐朝的武功鼎盛就必然會在沒有對的人掌舵的情況下最終走入混亂一發不可收拾!!所以這種逃不開的歷史是必然,安史之亂的爆發有人為因素更多的是歷史走勢使然!所以說,人為因素加歷史的盛衰必然會觸發這個導火索,即使沒有安史之亂,也會有張李之亂,趙錢之亂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