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州银行“跑村三步法”把金融服务送上门

浙江稠州银行商业从服务群众和企业出发,践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两跑三降”模式,全面铺开“物理网点+移动PAD+上门服务”的线上线下服务网络,施行“跑村三步法”(跑村、扶村、守村),勇当村镇金融服务“先锋号”。

“跑村三步法”助力村镇金融服务

据了解,“跑村三步法”,即依托“物理网点+移动PAD+上门服务”的线上线下网络,通过地毯式“跑村”、有重点“扶村”、特色化“守村”,延伸服务触角,开展深耕细作,树立服务口碑,实现“信贷服务不出村,基础金融不出镇”。

其具体操作流程是:

——“跑村”全覆盖。以支行网点为物理中心,对支行周边服务半径内各村落进行划片,支行服务团队分组负责具体的服务区域,开展网格化、点对点、全覆盖的“跑村”服务。

同时,该行借助自主开发的移动金融服务平台,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客户少跑一段路,少填一份表,金融服务更加简单化、便利化。借助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客户经理通过PAD在前端移动化受理业务、采集客户信息,前端业务数据和影像资料通过移动技术实时传送到远程中心审核,实现了业务现场受理、现场办理。

——“扶村”有重点。通过地毯式的“跑村”收集村居特色及相关农户信息后,有针对性地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对特色村、重点村给予“整村授信”支持。

如该行专门推出针对农村客户群体的“益农卡”业务,不符合整村授信的农户可根据个人情况给予小额循环贷款额度,让农户办理贷款更容易。

如该行义乌城西小微企业专营支行所在城西街道是陈望道故居所在地,依托“红色信仰”这一品牌资源,该行把义乌城西小微企业专营支行作为红色金融服务示范点,全力打造“红色金融”特色品牌。

——“守村”有特色。结合支行所在地的地方特色,该行持续创新开展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例如在义乌市城西街道夏演村、分水塘村等重点帮扶村,该行设立便民金融服务点作为延伸,辅以党员志愿者做好结对帮扶工作,实现“服务入片区、政策进农村”。部分支行通过在村里聘请专职金融顾问,对已开展合作的特色村、重点村持续服务,深耕细作。

同时,通过依托已开展合作的村社引荐、依托普惠金融队伍自主拓展等方式,向周边村社进行服务渗透,“以点带面”积极拓宽服务覆盖面。在义乌社会保障市民卡服务过程中,为解决部分市民和村民因为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领卡的困难,该行创新开发了义乌市民卡上门送卡服务,由客户经理上门为客户送卡,结合密码验证等手段防范操作风险,这一举措受到了义乌市民的一致好评。

“跑村三步法”借力科技融合支持

稠州银行“跑村三步法”的成功实施,离不开科技、系统的强有力支持,这其中包括移动展业平台为上门服务提供的系统和技术支持、智能风控模型为贷款自动审批提供的决策支持、生物识别技术为客户身份识别验证提供的技术支持等等。

该行主动升级风控体系,打造以大数据风控技术为核心,风险数据集市为数据中枢的“智能风控”体系,构建了“反欺诈预审批系统”、“智能评分卡准入系统”、“贷后监测预警系统”等一系列风控平台,结合移动展业平台的应用,使得银行的服务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比如贷款、开户等业务,客户不用到银行网点,客户经理带上PAD直接上门服务,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目前,该行已通过移动金融服务平台为50万余名客户送去了上门贷款、受理开卡、业务签约等服务,已累计发放贷款1.4万笔、累放金额24.3亿元。同时,该行还将人脸识别、指静脉和语音识别三大生物认证技术应用于移动金融服务平台、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和柜面业务场景,为移动办贷、线上办贷过程中核实验证客户身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目前三大生物认证技术的日均识别应用量达1.6万次。

“跑村三步法”见成效

“跑村三步法”率先在该行丽水遂昌云峰小微企业专营支行试点,目前已在该行义乌管理部、金华分行全面推广,金华辖内实现807个行政村“跑村”全覆盖。

该行丽水遂昌云峰小微企业专营支行试点“跑村三步法”以来,成功收集4000余户农户信息,对2000多户农户进行了信用评定和集中授信,服务了周边11个村5274户农户。

稠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数字普惠的趋势不可阻挡,“跑村三步法”的实质在于通过服务模式、流程、系统等的全面创新,持续提升便民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客户体验。秉持“下沉服务重心”、“向村镇延伸服务”的战略导向,稠州银行计划在全行范围内进一步深化“跑村三步法”,挖掘更多有效的“跑村跑街”做法和案例。

同时,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优化再造业务流程,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通过推广运用“两跑三降”模式,实现普惠金融服务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