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傳說「能走南北二京不走神廟豆公」

安陽傳說“能走南北二京不走神廟豆公”

安陽傳說“能走南北二京不走神廟豆公”

在安陽、湯陰、內黃一帶,群眾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能走南北二京,不走神標豆公。”這句話是怎樣流傳下來的呢?

在一百五十年前,豆公西邊有一條河,名叫運糧河,這條河上游至新鄉,下游到天津。位於安陽、湯陰、內黃三縣交界地,船隻來往頻繁,也算交通要道。就在這裡有幾個地痞流氓,他們的外號貓上樹、雨的水、猴登上、康四憨子。這幾個流氓平時正事不幹,攔船搶劫。在沿河一帶橫行霸道,胡作非為。

安陽傳說“能走南北二京不走神廟豆公”

有一次,一個船戶下船在岸邊地裡拉屎,剛拉完,康四憨子等人持刀上前,說是糞便臭了他的地,硬要船戶把拉的屎吃掉。最後逼得那位船戶不得不交錢求情。

還有一次,內黃縣令荊某攜妻帶小,路過豆公集,來到西門外被康四憨子手持大刀攔住去路,硬要看看縣太太的金蓮小腳。縣令早就聽說這裡流氓地痞兇惡霸道,一時無法對付,只得命夫人下轎讓他觀看。

後來,來往客商寧願繞道南京、北京也不走神標、豆公這一帶了。

另一說,豆公西邊有一運糧河,可以直通天津。那時候,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船,朝廷搜刮的民財,有相當一部分就是靠從這裡運來運去,當時朝廷在河道管理上也有規定,就是沿河兩岸的村民,官船到哪裡,哪裡都要保證暢通。冬天,官船到這一帶,河裡結冰,船不能通行,給的錢少了,這一帶的群眾就是不買朝廷的帳,船隻得等到冰融雪化時才能啟航,約摸兩個月能到皇宮的貨物有時半年還不到,文武百官一打聽,才知道又是在神標豆公停的船。夏季運糧河豆公地段長期噴沙,阻塞河道。官船到這裡同樣被噴沙堵塞停在這裡。現在豆公西地的大沙堆就是每年夏季清出的流沙。天津、北京一帶所說的“能走南北二京,不走神標豆公”就是指這種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