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不出祁山,蜀国会怎样?

诸葛亮不出祁山,有两层含义,字面上的理解可以认为是诸葛亮“不出祁山,不进攻中原,而是在蜀汉境内先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积攒实力而后再图中原”,这样的话,进取中原可能要等到后辈去做了;第二层含义,就是诸葛亮依然他行他素的去进攻魏国,不论几次,但不要从祁山出去,选择别的道路进攻中原,这样的话,进取中原会不会比历时中要顺利一些呢,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会坐在长安城昔日先祖们的宝座上呢?

先说第一层不出祁山。

如果诸葛亮不出祁山,蜀国会怎样?

三国之间,相互攻伐谋取,吴蜀之间的联盟也是分分合合,从三个国家的实力来看,老大自然是魏国,占据着绝大多数的大城市、良田以及人口稠密的中原;第二名应该是吴国,那时的江南虽不如现在这样富庶,但是也是鱼米之乡,而且因为战乱逃到南方的中原人也不少,再加上荆襄九郡,四通八达,也是很有实力的;唯独蜀汉,只有益州、汉中郡,以及南中等多为不毛之地,以一州之力敌贼,焉有不颓之理。

蜀汉在册户籍七十五万户,充其量的人口也不过三百余万人,每次出兵中原,主力部队约为七、八万人,随军运送粮草的民夫得有三十余万人,这基本上是蜀汉三分之二的壮劳力,留在田间生产的已经多为妇孺老人了,还要保证前方的军粮供应,难啊,实在是难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诸葛亮每次出兵中原都在为粮食犯愁,尤其是第二次,率兵直取陈仓,人马数万,随军携带了一个月的粮食,行军在汉中出山的路上就用去了半个多月,到了陈仓,就算立即攻陷了该城,也要随即撤回了,也不知道他去那里干什么去了。再看人家魏国,坐守关中八百里沃野,粮食随便运,所以当时魏国提出的整体国策是“东攻西守”,避免两线作战,集中优势兵力,将重装野战兵团投入东线主攻孙权,而西线作战根据山地地形,多以设寨设卡,留下少量兵力以坚守为主。魏国的策略是分场正确的,也正好切中了东西两线敌人的弱点,东面孙权派兵把长江甩在身后,将主力部队推进到江淮一带的平原,放弃自己的优势而和魏国展开平原的大集团野战,魏国正中下怀,摆开决战的架势与之较量,胜负自然分明;西线蜀汉缺粮缺人,关键是运输,几次出祁山,蜀汉确实没有丢掉一寸国土, 但是祁山的地理特点是孔道多,于是魏国治校派几百人扼守住孔道、峡谷的出口,后面再安排万把来人的机动部队,保证坚守不出,就不会有太大的闪失。这样一来,魏国在东西两线均占有大局上的优势,从战略上处于有利地位,即使在战术上有什么偏颇,也不足以改变有利的局势。

如果诸葛亮不出祁山,蜀国会怎样?

所以,诸葛亮不如不出祁山,也安排人马守住自己这边的峡谷出口,防止魏国进入汉中,然后在益州内部开发潜力,发展生产,蓄积力量,或可等吴魏之间的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或者吴国被打败时,出兵夺回荆州也未尝不可。诸葛亮如果放弃出祁山,魏国则会投入更多兵力在东线,孙权必然支撑着费劲,如果诸葛亮很在意吴蜀联盟的话,也可以以援助吴国为名,从永安顺江而下,直捣长江下游,千万不可学“围魏救赵”的做法去西线攻击魏国,这样只有重蹈六出祁山的覆辙,顺江而下的蜀汉军队是有战斗力的,而且可“因粮于敌”或“吴”,再不济也可以把益州的粮食也顺江运输到前线,这样就比发明木牛流马要简单多了。赢了魏国,可以要挟荆州,吴国输了,也可以强占荆州。有了荆州的蜀汉,决不是益州加荆州等于益州和荆州两个州的地盘的等式,由于荆州的易手使得整个中国的格局都能发生改变,这在“不出祁山”的第二层含义中可以得到更好的阐述。

如果诸葛亮不出祁山,蜀国会怎样?

再说第二层“不出祁山”的含义。

诸葛亮受托,也许做不到不出兵中原,那也没问题。如果诸葛亮领悟到“不出祁山”的第一层含义的话,荆州必会回到蜀汉手中。即使诸葛亮领会不到含义,仍然要直接攻击魏国,那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这就是上庸!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就为刘备提出了这一观点,“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我认为,诸葛亮出祁山是出于丢失荆州的无奈,也有自己过于教条“隆中对”的原因,既然当时的局势是魏国东攻西守,就不能一味的用自己的短处(后勤问题)区和敌人的长处(关中沃野)去较量。

如果诸葛亮不出祁山,蜀国会怎样?

此处提出了“以向宛、洛”的说法,我认为这才是进取中原的关键点。东汉以来,关中越来越失去了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了,经过东汉末年董卓、李傕、郭汜等人的掠扰和涂炭,关中的城市已经破败了,只留下土地依旧肥沃,而宛、洛却一直是东汉的政治、经济中心,尤其是洛阳,作为东汉的故都,其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要比关中重要。诸葛亮应防守祁山,而从永安向北直取上庸,东进新野旧地,百姓都念刘使君旧情,也会“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以诸葛亮的能力,击溃守上庸的申耽、申仪,应该不成为题,即使张郃、司马懿从东线回兵驰援,那也同样解救了孙权的燃眉之急啊,吴蜀联盟才有意义。

得下上庸、新野之后,南可威慑襄阳,北可震动宛城、洛阳,这样才是触动了魏国的心脏,才会使魏国改变东攻西守的国策,只有在改变国策的时候,才能有机会抓住改变的空隙,一举击败敌人,汉室江山才能得以恢复。

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也有自己固执的一面,历史过去了,现代人喜欢的诸葛亮也埋在了历史的画卷中了,审时度势作为近乎于神的诸葛亮来说,都有如此的困难,像我们这些“事后的诸葛亮”则更要把握当下的选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