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箴言:爲官者只有真正讀懂這句話,才能成爲一位好領導!

《菜根譚》講: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則無放逸之心;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則無豪橫之名。

意思是說,對於德行高尚的大人不能沒有敬畏之心,能敬畏德行高尚的大人就不會有放縱輕浮的想法;對於普通老百姓也不能沒有敬畏之心,能敬畏普通老百姓就不會有蠻橫的壞名聲。
領導箴言:為官者只有真正讀懂這句話,才能成為一位好領導!

不畏權勢,不冷淡小民,方可保持自己的節操,做官從政者理應從中品味出真正的意旨來。

包拯是廬州合肥人,北宋官吏,宋仁宗時任監察御史,為人剛正不阿,為官清廉、明斷,嚴於執法。當時,官方每年要從秦隴七州百姓身上徵收數十萬錢財,用來解決修造官船和河橋竹索的費用。包括來此地區任職後,奏請免除了此項課派。宋代朝廷所用物品,原從外地州縣課取,輾轉運輸,深為民患。包拯任財政官員時,在京城開設市場,由官府出錢從市上購買所需物品,免除外地州縣百姓被朝廷課取,以及物品銀轉運輸的騷擾。
領導箴言:為官者只有真正讀懂這句話,才能成為一位好領導!​包括在出任臺諫期間,上書斥責權臣,請求罷除所有內廷賞賜,又要求宋仁宗聽取勸諫,明辨是非,愛惜人才。在任開封府知府時,包拯更是嚴明執法。包拯廢除了百姓訴訟控告者不能直趨官府廳堂的規定,打開官府正門,所有的控告者都可以直接陳述情由,官吏因此不能上下聯手,徇私舞弊。包拯將開封城中宦官勢族侵佔的惠河地界,以及淤塞河道的園榭一概毀去。在他的剛毅嚴明面前,貴戚宦官不敢放肆,而是十分畏懼,百姓卻很愛戴他,男女老少都稱他“包侍制”。京城中還流傳一句諺語:“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端州盛產硯石,端州硯因其精美而被列為貢品,端州長官往往徵取多於貢品數十倍的硯臺,饋贈權貴。包拯任端州知府時,則下令民間嚴格按進貢數目製作硯臺,他任滿離職時未曾攜帶一塊硯臺。他的生活十分簡樸,衣服、器用、飲食等如一個平民。

包拯為民請命,堅持自己的節操,他不畏權勢,不薄小民,留得一片正氣。因此,包公也成了清廉公正官吏的代表,直到現在,舞臺上都經常演出他的感人故事。

所以,為官者只有真正讀懂了“不畏權勢,不冷淡小民”這句話的含義,才能成為一位受人民愛戴的好領導。

歡迎閱讀本期大話新語,更多內容,敬請期待!
領導箴言:為官者只有真正讀懂這句話,才能成為一位好領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