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的博物馆小记|Peccary Trips去挖化石的小旅行

Emily的博物馆小记|Peccary Trips去挖化石的小旅行

Hi,我是Emily

现在美国的The Webb Schools 读10年级。

Peccary Trips 就是去挖化石的小旅行。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 Alf 当年带领的学生中有一名学生挖到了一个古代野猪(peccary)新种的头骨。

一开心,这就变成学校传统了,所以这种 “郊游” 的历史也是有很久了(五十年代左右吧)。

每位九年级生都要去一次 Peccary Trip,之后呢,我也还总是去,因为有上古生物学的课,然后我也很喜欢这些 PeccaryTrips。

前面的文章也提到过 “挖化石”,可能很多人就纳闷儿了:

01

化石又不是到处都有的,难道一行人坐飞机去挖?

哈哈,当然并非如此

(要是这样多好啊)

细心的同学应该发现了,我提到过学校好像有点儿靠近荒漠的感觉……对!机智的你可能已经猜到了,我们就是到学校旁边的沙漠去挖的!

朝东北走,车程一小时左右我们就会来到真正荒无人烟的内陆沙漠,巴斯兜沙漠。

此时你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和牵着骆驼的阿拉伯人,但是,我们的沙漠其实是长这样滴:

(我以为我要缺水而死时拍下的壮观景象)

Emily的博物馆小记|Peccary Trips去挖化石的小旅行

隔着图片都能感受到那种酷热。

(可以看到中间偏右,千万年前就已经干涸了的河道)

Emily的博物馆小记|Peccary Trips去挖化石的小旅行

一开始我觉得特别特别累。

1.要头顶骄阳

2.注意补水

(爬山时每个人大概要被三公升的水因为只能等走回营地才能再蓄水)

3.脚下还要注意松软的沙土

(这可是没楼梯的啊,一不小心就会滑倒山脚下)

不过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挖到好化石的时候心情简直好得不得了。

也算是圆了小时候的梦,总是看到科学家们挖到了这个挖到了那个,我就梦想着什么时候能挖出点儿珍贵的东西出来。

我的老师喜欢说 “所有的化石都是大自然无价的瑰宝”,

02

化石也是要分等级的

主要分为两种:能进博物馆的和不能进博物馆的。

不能进的当然是大多数,一般就是一些骨头碎片,因为不能辨别是什么物种也不能辨别是动物哪里的骨头所以上不了厅堂啊!

其余的,特别是动物关节处,牙齿,脊椎,和头骨化石都非常具有研究意义。

Webb 的学生的发掘对博物馆里收藏的化石的数目还是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啊!

(博物馆不对外开放的collection)

Emily的博物馆小记|Peccary Trips去挖化石的小旅行

03

我还很喜欢动植物

除了能看到珍稀植物约书亚树,白天登山的时候也能偶遇一些小动物,比如说小蜥蜴和受到保护的沙漠龟。

凌晨和晚上其实会有更多的动物活动(白天太热)。

有一次一个同学大气不敢出地,边装睡边眼睁睁地看着一只沙漠豺喝自己打开了的可乐。

睡前我们还喜欢拿紫外线手电筒找蝎子(紫外线下会发出美丽的绿色荧光)。

不用害怕,这些野生动物绝对不会直接攻击人的。

(仙人掌花~)

Emily的博物馆小记|Peccary Trips去挖化石的小旅行

04

其他

吃的一般是从学校带来的,直接吃的一般是一些简单的水果,能量棒和鸡肉卷儿什么的,剩下的都是要煮熟的。

我们自己会带一些做饭工具,生个火,然后早餐可以做煎饼和培根,晚餐可以做炒饭。

我们睡觉时是敞篷的,会睡在比较平坦的,靠近我们的面包车的地方。

就是简单地铺一个篷布(类似麻布袋材料但厚些,结实些的布)然后一组人可以各自睡进自己带来的睡袋里面。

晚上的沙漠还是很冷的,有一次我失策了,没带够衣服,睡袋也不够厚,看着银河系数了一晚上的星星。

(沙漠的天空晚上非常非常美,没有城市的光污染就是好啊)

虽然感觉比较艰苦,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啊!

END

Emily的博物馆小记|Peccary Trips去挖化石的小旅行

Emily的博物馆小记

第四篇:Peccary Trips去挖化石的小旅行

第五篇:很快更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