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了79年的數百本劇本 蒲劇皇后王秀蘭一下都捐了

攒了79年的数百本剧本 蒲剧皇后王秀兰一下都捐了

攒了79年的数百本剧本 蒲剧皇后王秀兰一下都捐了

王秀蘭和她捐贈的蒲劇劇本(部分)。

“千花萬花,不如王秀蘭的《賣水錶花》;左扭右扭,不如王秀蘭的臺上一走。”

“只要能看王秀蘭,不管家裡賊偷完。”

……

王秀蘭,運城籍蒲劇藝術家,今年86歲。即使離開舞臺幾十年,運城梨園界依然滿是她的傳說。

“王秀蘭老師,是運城戲迷心中的蒲劇皇后。”運城市戲劇研究所前所長寧雲峰說。

6月中旬,王秀蘭將79年藝術生涯中積攢的數百本蒲劇劇本捐贈給運城市戲劇研究所,寧雲峰就是具體辦理人之一。

王秀蘭老師捐劇本這件事,讓她再次被輿論聚焦。

“我老了,這些劇本收藏起來就成‘廢品’了,現在把它交給國家,死寶變活寶,我心裡高興。”7月2日,正是運城酷熱的夏天,輕透寬鬆的衣衫穿在身上,顯得王秀蘭身形瘦小,“以後的年輕人,他們還要帶著蒲劇繼續向前走。”

王秀蘭目光明亮,眼神堅定,她抬起胳膊向窗外一指,衣袖揮起、動作流暢,這是她整個受訪過程中最愛做的動作,其餘時間她都在娓娓敘述,敘述蒲劇,以及她7歲到62歲的舞臺生涯。

7歲登臺少年成名,她彷彿天生就該吃這碗飯

“這娃娃跑哪裡了?大家快找找!”1939年一天的傍晚,西安晉風社團的後臺氣氛有些亂,《水漫金山》就要開演,“海螺瓢”的扮演者王秀蘭不見了。

王秀蘭當年只有7歲,劇團臨時缺小演員,她是從街對面常來看戲的鄰居家借來的孩子,這家人因為日寇侵華,從山西運城逃亡到西安,蒲劇團也是從運城逃亡來的演員組成的,因此多了一份親近。

所有人放下手頭的活,把後臺翻了個遍。“哎呦,我的娃,你怎麼在這呀!”一位演員掀開道具“海螺殼”的蓋子,發現了在等待中睡著的王秀蘭。全場人哈哈大笑。

“咣鏘、咣鏘、咣鏘……”,戲劇的高潮來了。白娘子為救許仙,作法引來滔天洪水,大水卷雜著“海螺瓢”直衝金山寺。

紅肚兜、紅短褲,晃著紅色頭繩繃著的朝天辮,大夢初醒的王秀蘭揹著海螺殼便上了臺。

沒有暈場,沒有錯場,毫不膽怯,王秀蘭順順利利演完下了場。

“七歲票友王秀蘭,主演坤伶《櫃中緣》”。不久後,海報上第一次出現了王秀蘭的名字。她還不算團里正式的演員,只能寫成票友。但這個票友扮演的女主角“許翠蓮”卻讓所有人開了眼。

“許翠蓮”只比舞臺上的道具櫃子高一個頭,眼看著就跳不上櫃子,擋不了哥哥,護不了自己的心上人李映南,可依然在舞臺監場人員的幫助下輕快地跳上櫃子,盤腿而坐,靈動俏皮的形象引得臺下掌聲雷動。

男主角是一個14歲的小夥子,但戲臺上卻忘了唱詞,第一段唱到了第二段,王秀蘭便接著他唱第二段,可唱完第二段“李映南”又唱回了第一段,王秀蘭便跟著唱第一段。小小年紀初次登臺,便不驚慌不失措地救了場,這是誰也沒曾料想到的。

《櫃中緣》一炮唱紅,王秀蘭在8歲時就賺到了工資,從此離開課堂上了戲堂,跟著晉風社團的前輩學習蒲劇。1950年,劇團回到山西省城太原,年僅17歲的她已經是一個具有10年藝齡的蒲劇藝人,與著名鬚生閻逢春、張慶奎、楊虎山、筱月來並稱蒲劇五大名伶。

“時代與環境造就了王秀蘭,彷彿天生就該是吃這碗飯的。”寧雲峰如此評價王秀蘭蒲劇生涯的開端。

用心鑽研角色,把苦讀的劇本珍藏起來

“王秀蘭的戲路非常寬廣,從正旦到武旦,從小姐丫頭到嬸嬸婆婆,各類典型人物,演什麼像什麼。”寧雲峰在整理王秀蘭捐贈的蒲劇劇本時說,“這些都是她這麼多年一本本積攢下的。”

王秀蘭讀過的劇本數不過來,少年成名的她,在劇本上下的鑽研功夫也是一般人難以比擬的。所有的劇本中,有一本她讀得最辛苦。

1958年,為紀念關漢卿誕辰700週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決定製作戲劇電影《竇娥冤》。廠長亞馬看中蒲劇慷慨激昂的表演特色,相比溫柔抒情的南方戲種,更能表現撼天動地的竇娥冤,便敲定晉南蒲劇院的王秀蘭扮演竇娥。

“我最擅長的不是悲劇人物,而是活潑可愛的花旦形象。”王秀蘭心裡打了退堂鼓,向領導請辭,卻受到批評。

“還有更合適的人嗎?你把困難解決了才算過關!”領導不批准,王秀蘭開始苦心鑽研角色,甚至讀了關漢卿的其他作品。她用大手帕將劇本裹住,夾在胳肢窩下,走到哪兒看到哪兒。

小組會上,王秀蘭演講竇娥的角色傳記,聽哭了在場的人員,連竇娥的冤家債主張驢兒的扮演者都落了淚。大家又哭又笑,說:“你(張驢兒)是害竇娥的,你哭什麼?”

整個劇組工作起來都沒日沒夜,整整兩個月,王秀蘭連做夢都是竇娥的三樁誓願,“天啊!地啊!”地說夢話,嚇醒了室友。

蒲劇以電影的形式記錄下來,王秀蘭的影像聞名全國。而她覺得,劇本還是不能丟,便把苦讀的劇本珍藏起來。哪怕之後經歷十年浩劫,再苦再難的時候,她都沒有把自己攢下的蒲劇劇本撕了、燒了、扔了、埋了,而是更妥帖地保管起來。

1973年,王秀蘭平反了,她依靠自己過去的影響力,四處奔走,申請了名額,籌集資金和校舍,白手起家為運城創辦了第一所藝術院校——運城地區戲曲學校,也就是現今的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她的學校也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蒲劇表演藝術家。

“這樣,戲劇表演的人也有文憑了,也能學文化了。”王秀蘭說,“蒲劇需要傳承,我沒有收徒弟,但我辦了一個學校。”

半個多世紀的蒲劇歷史,在她捐的劇本里一一展現

王秀蘭捐贈的資料佔據了整個書櫃,時間跨越將近一個世紀。發黃發脆的紙頁上記載了她從民國時期的晉風劇社,到解放初期的山西大眾蒲劇團,再到晉南蒲劇院、運城地區蒲劇團、運城地區戲曲學校等半個多世紀的藝術歷程。既有油印本也有手抄本,劇種繁多,包括傳統劇、新編歷史劇、革命現代戲、傳統改編本、曲譜、舞美設計圖、服裝設計圖、演出戲單等,不少都是孤本,丟失了劇目就可能失傳。

寧雲峰認為,影視業的發展對戲曲藝術造成了影響,蒲劇作為地方戲曲也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在這個時候,蒲劇資料的整理與收藏就更顯得極為重要。

“雖然很少有人再寫唐詩宋詞了,但唐詩宋詞帶來的欣賞價值一直延續。蒲劇也是一樣的,雖然從主流文化退出來了,但蒲劇的藝術價值一直都在,我們要把它傳承好,只有做好傳承,才能談發展。”寧雲峰說。

運城戲劇研究所將組織工作人員對王秀蘭捐贈的資料進行整理和數字化保存,並將整理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