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画和中国画哪种更像真实事物,缩形透视有什么特点

和中国画相比,西方传统绘画对于透视的研究,可就要透彻多了,他们以焦点透视为基础形成了一整套的透视体系,中国画虽然也有透视思想,但是,那只能算是雏形,而西洋画,却是将透视研究透了,空气透视、色彩透视、光影透视,各种各样的透视理论联系在一起,在画布上,给欣赏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西洋画之所以看起来更为逼真,透视法在其中起了狠关键的作用,不过,世人一般都知道西洋油画的特色就是画得像,画得惟妙惟肖,画得以假乱真,可是,这一点真的是如此容易就能够做到的吗?

在西洋画中,也有很多画,是宗教题材的,就好像中国人在画佛教壁画的时候,其实谁都没有真的见过佛陀一样,西方人在画耶稣基督、圣母玛利亚等神祇的时候,他们也并没有真的见过这些神仙。可是,虽然没有见过这些神灵,与之长得很像的人类,总是都见过的吧,所以说,西洋画其实也并不是百分之百地还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这其中,也有创作者的联想。

更何况,当我们在画一棵树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将树上的每一片叶子都画下来,同样,达芬奇在画蒙娜丽莎的时候,也不可能真的去数一下蒙娜丽莎究竟有多少根头发,然后把它们一根一根地画下来。所以说,西洋画的逼真,也仅仅是近似于真实,而并非百分之百等于真实。

西洋画和中国画哪种更像真实事物,缩形透视有什么特点

西洋绘画中的摹仿,自然不是按照原先的比例来摹仿,而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再来摹仿。如何使得缩小比例后的物体和原本的物体更为近似,这恰恰就是透视法所主要研究的内容,这种揭示了人们眼睛是如何按照一定比例,来缩小真实空间物象的视觉原理,被达芬奇称之为“缩形透视”。

当然,说西洋画画得逼真,并不是说,中国画就一定画得不像,毕竟,虽然中国画崇尚的是传神,只要能够画出事物的神韵即可,形象可以夸张,甚至可以变形,但是,不管如何夸张变形,至少,还是应该能够让人看出画的究竟是什么的,若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这一样还是会遭到方家的笑话的啊。

在《韩非子》中,有这么一句话,叫做“画鬼魅易,画犬马难”,这说明,中国传统绘画虽然允许夸张和变形,但是,对于那些具体的、可以被感知的形象,还是必须以现实中的事物作为参照物的,绝对不能够胡乱想象,如果画犬马而不像犬马,那就比较麻烦了。所以,韩非子才会说,画鬼神容易,画犬马难,因为,没有人见过鬼神,可以任意想象,而所有人都见过犬马,绝对不能画得过于夸张。

西洋画和中国画哪种更像真实事物,缩形透视有什么特点

其实,在中国画中,也有很多写实的作品啊,但是,和西洋画一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画的写实,是理想化的写实,而并非完全照着物象描绘,在绘画中,包含了很多美化的成分,不管画的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哪怕是那种以画工细腻逼真著称的工笔画,其实,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还是很难找到和所画内容一模一样的原型的。中国画的逼真,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

中国人喜欢说“江山如画”,但是却从来都不说“画如江山”,这就说明,中国人认为画出来的山水,比真实的山水更美,画出来的山水,是理想化的山水。我们在自然界中,根本就找不到如宋代山水画中那种造型皴法完美的山石,因为画中的山石,是经过理想化加工的。同样,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所描写的全部场景,也并非就真的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有某一日,某一个时辰,和画中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画家所画的,只是他想象中的市井。

西洋画和中国画哪种更像真实事物,缩形透视有什么特点

如此看来,中国人并非不崇尚真实,而应该说,中国人崇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真实,是一种内在神韵的真实,而并非是拘泥于客观的外在表象的。

和中国画相反的是,西洋传统绘画从一开始就追求客观,追求真实地表现出现实生活。不管是古希腊时候的摹仿说,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论,甚至是巴洛克绘画中所提倡的营造视觉真实空间,就算是到了现实主义画派和印象主义画派,不管画家们画出来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所有的一切,都没有超越西洋传统绘画的本质思想,那就是,探索客观现实,并且真实地再现视觉所看到的一切事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