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路演到「提檔式」點映,《我不是藥神》發行觀察

作者/斯塔西

從路演到“提檔式”點映,《我不是藥神》發行觀察

業界有條不成文的定律:一部影片在上映前“捂”得越嚴實,通常口碑越不好。

換句話說,越是敢於(提前)曝光的電影,越是質量過硬的電影。那麼,《我不是藥神》6月30日開頭炮,週末連續兩日的全國規模點映,接著又追加了7月3、4、5日三天工作日的點映時間。

從路演到“提檔式”點映,《我不是藥神》發行觀察

目前《我不是藥神》的做法明顯收到了非常好的市場回報:貓眼專業版顯示,在排片佔比只有7.5%的情況下,《藥神》今天已經拿下第二名的票房成績,在想看指數上,更是以日均1w+的成績遠超《動物世界》等片。

《動物世界》原本在剛剛開始的暑期檔,寄希望於口碑傳播來帶熱大盤,但隨著口碑上的相對劣勢,和票房份額上的被搶,總票房被諸多機構預測在5-6億之間,2.7億成本的回收顯得越來越遠。

從路演到“提檔式”點映,《我不是藥神》發行觀察

上影節首映反響成“點映”策略轉折點

2014年,《心花路放》曾運用“點映”提前釋放口碑,事半功倍地達到了強大的票房號召效果,最終收穫11.6億票房,成為當年的國產年度冠軍。

另一方面,本來堪稱年末重磅的《一步之遙》,因提前媒體點映導致的口碑大潰敗,本來奔著破10億去的電影卻遭到腰斬,只收獲5億票房。

“提前給看還是不看?”已經是橫在片方宣發策略上的一道難題。

在競爭激烈的檔期,那些對口碑有自信的“黑馬片”,時常會選擇大規模點映,希望可以憑藉口碑突出重圍。但對那些已經有很高關注度的“重磅影片”來說,如何吊足觀眾胃口,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在暑期檔的混戰格局中,《我不是藥神》作為一部新人導演的作品,在關注度上並沒有最大的優勢。

從路演到“提檔式”點映,《我不是藥神》發行觀察

大規模點映似乎成了《我不是藥神》突出重圍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伴隨著口碑不可控的高風險。面對這樣一種賭注策略時,《我不是藥神》或許是謹慎的,也或許一開始是不自信的。

從6月6號開始的6城12所高校的路演活動,《我不是藥神》只放了前50分鐘。從影片內容上來看,劇情前50分鐘內呈現的是節奏較快的喜劇部分,之後才開始轉折進入煽情部分。

即使在上海國際電影節6月19日全片曝光接受檢驗時,作為製片人的徐崢仍在現場給觀眾拋出一個心理預設:“不要對新人要求太高”。

徐崢的擔憂顯然多餘了。從貓眼映前想看指數的增長變化來看,《我不是藥神》在上影節6月19日首映後,日增長量才有了顯著提升,首次突破一千人,此後逐日攀升。

從路演到“提檔式”點映,《我不是藥神》發行觀察

可見,上影節這場以媒體為主的千人點映,口碑擴散異常顯著,達到了始料未及的宣傳效果。

也即是說,上影節首映可能成了《我不是藥神》“先捂後放”迂迴策略的轉折點,給了片方去接二連三解鎖大規模點映的信心。

從路演到“提檔式”點映,《我不是藥神》發行觀察

受困於題材還是受益於題材?

《我不是藥神》,這種現實題材的影片,本身具有一定的社會話題性,容易引發熱議。

但從影片的宣傳策略上來看,前期發出的物料中,絲毫沒有將影片故事題材的特殊性作為賣點,甚至是有所“埋藏”。這是否基於故事題材的敏感性而為?

從路演到“提檔式”點映,《我不是藥神》發行觀察

與陳可辛導演的“打拐”影片《親愛的》一樣,《我不是藥神》本身所具有的社會性意義遠大於影片的成片效果。這就是為什麼,徐崢所擔心的新人導演質量問題不存在,首映結束後,現場響起的掌聲更多的在於對題材的鼓勵意義。

從路演到“提檔式”點映,《我不是藥神》發行觀察

網友曾多次調侃中國創作不出韓國《素媛》《熔爐》這類社會性影片,《我不是藥神》的出現,讓人喜出望外地看到了這方面創造的可能性。

如此看來,低調的宣傳策略,成功地將前期受困於題材敏感性的問題,“適得其反”地轉變為受益於題材的口碑效應,達到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宣傳效果。

《我不是藥神》此番“接二連三”的點映策略,很明顯地分流了《動物世界》觀影人群,分食了《動物世界》一週的票房。

從目前點映首日刷屏朋友圈的情況來看,《我不是藥神》已經以勢不可擋的黑馬姿勢衝擊接下來的“重磅大片”。

從路演到“提檔式”點映,《我不是藥神》發行觀察

《邪不壓正》首當其衝,作為具有很高關注度的“重磅大片”。《邪不壓正》採取“捂著不放”吊足觀眾胃口的策略,也算在情理之中。

但目前面對已經通過大規模點映,達到了如此口碑效應的《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上映後的口碑,則顯得更為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