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普通人要在中国最好的城市买得起房才叫公平?

凭什么普通人要在中国最好的城市买得起房才叫公平?

凭什么普通人要在中国最好的城市买得起房才叫公平?

好消息,好消息,深圳房价实现21连跌!

现在,深圳新房均价每平米只要54093元!

朋友们劝我:「这么便宜啊,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你什么都买不了!你个穷X!」

凭什么普通人要在中国最好的城市买得起房才叫公平?

知乎有个热门问题「家里在一二线城市有很多套房是怎么的一种体验」获得了近700万的关注。

一位朋友表示,自己家有十几套房,包括商铺、普通住宅和酒店式公寓,后来在美国也买了house。然而他觉得,这些人没什么好羡慕的。

那些在一线城市有十几套房子的人,其中的大多数可能仍然没有自己的事业,有人甚至一事无成,甚至今后也无法开创事业。因为成就事业是需要动力的。

然而我只想冲他翻个白眼:「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啊!」

当未来某一天,我也过上这种没有梦想、没有事业,只能坐拥十几套房产收租的悲惨生活时,我再来反思自己的追求是不是跑偏了吧。

每个深圳人都向往着能在深圳立足。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个目标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来说是多么困难,并且难度还在不断增加。

动辄5万+的均价对普通打工族来说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这个任务还在离你远去,越来越让人望尘莫及。

普通人要经过怎样的努力,才能在北上广深买一套房?

---------- 01 ----------

普通人就不要妄想在北上广深买套房啦!

租房就好,记得签长约,租金涨得不会太快!

四大一线现在还能买房的除了本地有钱人,就是外地有钱人。本地有钱土著可以随便买;外地的有钱人,比如我同学,卖掉二线城市两三套,也在深圳换了一套。

还有一种金融、高新技术产业新贵,不靠父母,靠工资也能行。

普通人还是少想这种宏大的问题吧。

---------- 02 ----------

买房除了有钱,眼光也很重要。

2014年。小白手头有了20万左右积蓄,本来打算买辆车,没想到深圳忽然限牌,计划被打乱。一怒之下,在前海挑中一套30平方米的小户型。虽然房源长期出租,保养情况并不好,但总价低于市场价,于是迅速敲定了这桩交易。

年后,她的房子被划入南山实验学校的范围,挂牌125万卖出。小白从买到卖的3个月时间里,这套30平方米的单位价格由75万涨到了124万,每平米每天平均涨5000。

---------- 03 ----------

如果你月薪1w,想在深圳买一套一百多平的房子,那么你不妨给自己定下个小目标,比如说我先活他个200岁,然后向天再借500年。

---------- 04 ----------

其实,在一线城市打拼过几年的人差不多都能看清楚自己的职业轨迹了。如果只能汲汲营营的蜗居,不如考虑一下急流勇退。拿着一线攒的钱去二线生活,可能会有海阔天空之感。

勉强留下,那些优质稀缺资源你可能也享受不到。鸡头凤尾,重要吗?

---------- 05 ----------

有人建议可以先买上车房,以后再慢慢置换。我觉得搁现在深圳的房价来说,就是自欺欺人。

假设一线城市的房价维持这个态势,时间拖越久你置换就越困难,别忘了你在上车的时候还欠下了一屁股债,你就甘心一辈子都住在上车房里么?

---------- 06 ----------

我一个童鞋在北京买了房子,准备全家搬去北京吸雾霾。小区很漂亮啊,户型很好啊,有花园有地下室,总之就是高大上。

唯一的缺点是有点远,南六环。上个月去逛了一圈,咋说呢,社会主义新农村。时髦的通勤方法是坐火车进城上班。

---------- 07 ----------

去超市买个菜,我老婆都不买新上的蔬菜和一号土猪;出去看个电影都尽量挑便宜的电影票,还尽量团购;我老婆都不太去商场买衣服了,基本都是淘宝;化妆品基本不用,护肤品也尽量买便宜的,在我多次坚持下才开始用稍微好一点的牌子……

在深圳,我和她还没买房,就开始做起了房奴。

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上了房,不考虑地段、位置的话也算是得尝所愿;

也有人认为,在目前的阶段根本看不到上车的希望,觉得这样不公平。

忘记谁说过一句话:「凭什么普通人要在中国最好的城市买得起房才叫公平?」

北上广深几乎可以算是中国综合实力最顶尖的城市了,大部分人买不起房,可能才是一线城市的常态。

当然,也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想要在一线城市置业虽然不容易,好像也没那么难。

毕竟,大部分条件普通的年轻人,努力扎根一线城市,不就是怀揣着梦想得以实现,命运得以翻盘的希望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