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管理,促蘖,控草,防虫,晒田,合理施肥都在这里!

一、分蘖肥怎么施

这个时期是水稻一生中需要氮肥量最多的时期,那么蘖肥最好要分两次使用,第一次蘖肥总量的百分之七八十施入,其余的就要看田间情况来定,哪黄扬哪,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全田生长整齐一致。这个时期的水层管理,要以浅水灌溉为主,水层达到3-5厘米,以增加水温和泥温,促进分蘖。

二、合理施用二遍封闭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水稻能代谢掉,而杂草代谢不掉,因此必须等水稻正常返青以后,生命力旺盛具有代谢功能才可以施药,这样水稻的抗性强,安全性更高一些如果秧苗弱小,只能保苗,针对今年高温情况给大家几点建议。

1、高温时,水田二遍封闭时尽可能的少用含有西草净和硝黄草酮成分的除草剂。

2、用药当天和第二天对温度也有要求,温度不得超过30度,时间选择在下午2点以后,避免正午阳光。

3、用药时不要有露水用药,以免药沾叶片上,禁止浾溜,用毒土或毒肥法。

4、水层不能淹没稻芯,温度过高要看住水层,一定要及时补水,避免池内水的温度过高,烫伤水稻根部。

三、防治病虫害和水绵

四、晒田

水稻达到预计的株数以后就要进行晒田控蘖,主要作用:

1、减少无效蘖,巩固有效分蘖,促进早分蘖成穗 ,降低田间密度,增加水稻植株通透性,减少倒伏机率。

2、增强根系活力,通过晒田,可以使空气直接进入耕作层中,使土壤内通透性增强,增加氧气的含量,使新根数目增加,扩大根系活动范围,增强吸收能力。

水稻管理,促蘖,控草,防虫,晒田,合理施肥都在这里!

3、积累营养,水稻由营养生长转入到生殖生长,晒田可以控制营养生长速度,促进碳水化合物积累,为水稻幼穗分化初期提供更多的营养来源,回水后更多的碳水化合物由茎,鞘向幼穗转移,促进幼穗分化生长发育,形成大穗,粒多。

4、抑制节间生长,使稻茎基部第一二节长度变短,杆壁变厚,茎杆组织紧密,增强抗倒伏能力。

5、降低田间温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破坏病菌与虫卵传播条件,抑制病虫害发生。

晒田的时间与标准:

晒田一般应该在分蘖末期,拔节初期进行,每穴达到20株左右即可晒田,晒田时间一般5一7天,晒到鸡爪裂为最佳。氮肥用量过大,株茎茂盛,土层深厚肥沃,低洼地等重晒,反之轻晒。

当田间有1/3左右已经拔节应停止晒田。回水以后,为了保证幼穗分化期对水分的需求,促进幼穗生长发育,应该适当深水灌溉,控制水层在5一7厘米左右。

六月水稻田管理很重要,大家一定要仔细,关于文章的内容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和往年的操作方法都有区别,只作为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