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张洪伟:做有生命力的教师

教师名片

张洪伟,中学高级教师,1984年参加工作,至今已工作34年,其中高三教学26年、班主任工作12年。主编著作7部,曾在《中学生政治报》《中学生时事政治报》《考试报》《学习周报》、《素质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文章40余篇。山东省新课程培训专家组成员,济南市高三教学指导小组成员,济南市青年教师培训专家,本人获评“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骨干教师”“省、市优秀政治教师”“市、区政治学科带头人”“历城区优秀政协委员”“历城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近年来在济南、青岛、贵阳、衡水、兰州、赤峰等地给高三政治老师举行专题讲座四十多场,给学生举行讲座百余场,受到与会师生的高度评价。

优秀教师张洪伟:做有生命力的教师

教育格言:

教育的真谛是智慧的启迪, 思想的碰撞,心灵的共鸣。

教育感悟:

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就是热爱自己。敬业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学生,而是自己。

“老师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爱。 只有拥有宽大的胸怀,才会拥有无私的爱。”只有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弹奏出一曲动人的优美的旋律,奏出动人的乐章。

师德的核心是爱,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岗位,爱自己的学校,最重要的是爱学生。

师爱是师生关系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爱,促进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使师生之间产生相互信任,便于和学生展开心灵的对话。

没有爱心的教育就没有人类教育的辉煌;没有爱心就没有教师自我完善的动力;没有爱心就不会有全面发展的学生。

教师,在用生命歌唱,因为教师职业有着特殊性,肩挑着学生的现在,肩担着国家的未来。因此,张洪伟作为有着三十四年教龄的老教师,丝毫不敢懈怠,心中一直谨记着从教60多年的于漪老师的一句话“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专业成长路上的几个好习惯

每天坚持研读教材、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已经成为他工作的一部分。他从来不敢以“老教师”自居,因为他总觉得有一种使命感,在日新月异地社会发展变革中,教材在不断变化、学生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带给学生有生命力的东西让他坚持行走在学习成长的道路上。

优秀教师张洪伟:做有生命力的教师

在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张洪伟一直坚守五个“用心”,即“用心研究教材、用心积累资料、用心研究学生、用心抓好落实、用心研究高考”,这也生动地诠释了他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仁爱、对职业的敬畏和对专业的尊重。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张洪伟和政治组的老师们一直坚持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并在不断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如复习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更需要进行科学设计。新课改形势下,高三思想政治课如果简单重复采用“老师讲学生听”、“背课本背习题”、“挤时间多做题”等传统复习法已经无法满足师生复习备考的新需求。张洪伟、左晓宇与老师们进行大胆探索和不断反思,总结出高三思想政治课“三步五环节”复习模式。该复习模式经过“高考考什么—高考怎么考—我们怎么办”三步和“大纲解读—体验真题—教学落实—考点突破—渗透热点—题型归纳”五个环节,达成“夯实基础,明晰规范—释疑解困,理解升华—体验探究,适应提高”的循环发展,着重解决“知识、实际、能力、方法”四个问题,切实使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根植于社会生活与时政热点,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时政热点、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而“三步五环节一轮复习模式”经受了实践的检验,被济南市推介为优秀教育教学品牌成果。

让课堂闪动智慧的灵光

张洪伟的课堂到底有多精彩?同组的老师们说他能把枯燥的理论和知识着色添彩,描绘成美丽的风景;他甚至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学会往更高处看人生。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朱晓刚作为督学推门听课,恰逢张洪伟主讲“经济生活”这个课题,张老师以主干知识罗列八条,从中心知识辐射串讲,分别从高频考点、热点难点等等入手,纵横捭阖,深入浅出。朱老师评价当时的课堂“讲课者出神入化,听课者聚精会神”。

优秀教师张洪伟:做有生命力的教师

政治教研组长连晓芹对张洪伟老师的一节课印象特别深刻,当时张老师主讲的课题是“国家财政”。教材按照财政的作用、来源、支出等顺序来设计的,张洪伟授课时不仅梳理、整合了很多案例和知识,而且打破原有的逻辑顺序,按照财政从哪里来(财政收入)到哪里去(财政支出)以及财政作用的框架结构重新进行了整合,呈现出的知识结构、关系更加理顺、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学生晓强毕业五年了,他说张洪伟老师是他生命旅程中的恩师,因为张洪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晓强最崇拜的是张老师,最喜欢的是政治课,他觉得“做一个学术功底深厚的老师不难,难的是可以把知识以最简洁清晰、最诙谐幽默的方式传递给自己的学生,让那些对政治这个学科最头痛的学生,不再觉得上政治课是一种煎熬,而是一种享受”。而毕业多年的学生振华在留言中说:“高中政治的学习生涯给我系好了对政治兴趣的第一粒纽扣。高中三年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张老师的德高望重,还有他对政治知识的‘驾熟就轻’和‘信手拈来’,那种崇拜感油然而生,从来没有对知识如此透彻地理解过,老师的一两句话似乎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瞬间就通了,真是好神奇。”

优秀教师张洪伟:做有生命力的教师

2017年9月,张良老师应邀到河北衡水中学讲课,宿迁的一个老师专门找到张良老师问是否认识张洪伟老师,并高度评价张洪伟的课堂“娓娓道来,如老酒一般,越品越有味”。

济南市政治教研员黄万强老师用“低调、谦虚、质朴、踏实”四个关键词评价张洪伟,黄老师认为张洪伟的学科思想高度与他自身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躬于研究是密不可分的。

俯首甘做教坛人梯

张洪伟对于团队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始终觉得和谐的团队是一个学校内涵和底蕴的重要标志,既有利于个人业务素质发展,又立于备课组、教研组工作效率提高,而且还养颜美容、益寿延年。他也身体力行,把培养青年教师、凝聚学科组发展当做自己的头等大事。他的徒弟胡魁标、连晓芹、程红艳分别于12年、14年、16年获省优质课一等奖,有9个徒弟获得济南市优质课一等奖,培养出4位历城区名师培养人选,1位济南市名师建设工程人选,政治组被评为济南市先进教研组。

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连晓芹老师说:“在政治组这个大家庭里面,张洪伟老师就像一个家长一样关心和爱护着每一位老师。在大家心目中,他就像一个全能超人,工作中的困难,生活中的困顿,只要你需要,他就在你身边。”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胡魁标老师说:“师父为人随和谦虚,与世无争,明明是权威大拿,却尊重每一位年轻人的观点,明明做出巨大贡献,荣誉却都让给年轻教师;师父的课堂永远是开放的,随时可以去听;师父的课件和资源是共享的,即便是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不藏私、不保留,多肯定、多支持。政治组一批年轻教师,无论有没有拜入师门,都喊着“师父”一步步成长起来。”

不管哪位老师上公开课、优质课,张洪伟都会到场听课、进行指导,每一次都会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张良老师参加区优质课,张洪伟老师前后共计听课五节。程红艳老师参加省优质课评比,他不仅前后听课多次,还赶到比赛地进行手把手指导。除了本组的老师,历史组、地理组的青年教师也经常听张洪伟的课,他都一一指导。

优秀教师张洪伟:做有生命力的教师

张老师连续26年送高三,手中积累了很多资料,但他从不藏私,只要组内老师说:张老师,你能给我哪一年的什么什么题吗?他很快就会给你发过来。因为他的无私分享,政治组每位老师电脑中都有相当齐全的高考题库、每年的各地市一模二模题库。在他的带动下,政治组形成了资料组内完全共享的好风气,而这种共享更加速了政治组成员的发展。

优秀教师张洪伟:做有生命力的教师

张洪伟在学校名师讲堂中为老师们做了专题报告,负责教科研工作的朱晓刚用“三生有幸”点评了这场报告:

第一,张洪伟的学生有幸。“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因为奉献最多才最光辉。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更多的是靠内在的主动性,凭的是良心;教师的工作更多的是无形的,是无法量化的,无形的工作更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和境界,能长久支撑教师无形工作的不是激情,而是习惯。”张老师从来都不对学生发火,甩脸子,却总能给学生精心、精良的指导,让学生终生受益。做张老师的学生,此乃学业中的一大幸事!

第二,政治组的后生有幸。张老师经验丰富,研究高考很有造诣,而且从不保守,保留,谁跟张老师一起送高三,都能共享到张老师的研究成果,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难怪这几年政治组的年轻教师们纷纷在省市教学大赛、优质课大赛中夺冠折桂,有张老师做后盾,此乃事业中的一大幸事!

第三,校长李新生有幸。张老师“不羡慕谁有多少钱,也不羡慕谁的官职有多大,因为钱和权远没有自由和生命更重要。不要羡慕其他的工作,只有干过才知道其艰辛。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从来没有伸手要过荣誉、待遇,对工作的态度却是“把平凡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潜下心来研究业务,不浮燥,要坐得住、要耐得住寂寞才能不寂寞。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就是热爱自己。敬业就要使自己成为自己,别人不可替代、不可复制。敬业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学生,而是自己。让工作成为习惯,让工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张老师“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而且是放心奶!校长能聘到这样的教师,乃一大幸事也!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编学案、做学案、批改学案,讲评学案;先导课、研讨课、集体备课,落实上课;备学生、教学生、辅导学生,管理学生;指导青年教师;出几本小书、作几个报告、命制几套模拟试题”,这是一个老教师三十多年的工作轨迹,如今依然在重复着,张洪伟从未觉得枯燥乏味,因为上课时学生求知的眼神以及学科带给学生的那份喜悦总能不经意间触动着他。他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做一个大写的人,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做学生心中最美的教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