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礁岩上微縮的「火山」,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藤壺

藤壺,俗稱“觸”“馬牙”等,是一種附著於海邊岩石上的有著石灰質外殼的節肢小動物,常形成密集的群落。我們在海邊總能在礁岩上見到密密匝匝的藤壺,大小不等,個體飽滿,呈灰白色的圓錐形,外觀像一座座微縮了的“火山”。其殼口上有能活動的殼板,開可濾食浮游生物,閉則防禦其他生物侵擾。

海邊礁岩上微縮的“火山”,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藤壺

藤壺能分泌一種含有多種生化成分和極強粘合力的膠,這就是任風吹雨打潮漲潮落,它們卻始終能緊緊吸附在礁岩上的秘密。如果你不知其厲害,妄想用石頭把它們從礁石上敲下來,多半是徒勞的———拿出吃奶的力氣砸數下,人家也就掉了幾點粉末。採挖藤壺需用專門的鐵鏟子,“打觸人”熟練地對準藤壺底部與礁岩的連接處用鏟子一敲,外面的固殼便被敲飛了,然後把藤壺肉鏟進隨身帶的鉛桶裡。

海邊礁岩上微縮的“火山”,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藤壺

藤壺最好鮮吃。寧波地區島上最經典的吃法就是,一敲回來即連湯帶水裝盤來個隔水清燉,我們叫“燉觸”。除撒一丁點鹽外,無需任何調料,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燉熟揭鍋,會發現盤子比之前滿了些許———一層富含蛋白質的似蛋花又像豆腐花的物質被蒸了出來,厚厚地聚聚積在色澤白嫩、肉質細膩的藤壺肉周邊,同時,藤壺特有的鮮香撲鼻而來。嘗一口,鮮得你眉毛掉下來!

海邊礁岩上微縮的“火山”,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藤壺

還可以將雞蛋打散加少量黃酒放入洗淨的藤壺中清蒸,這便是具有健胃止酸功效的藤壺蒸蛋。藤壺的鮮甜夾雜了黃酒的醇和,輕輕一聞就足以讓人食慾大動欲罷不能,吃過一次後更是念念不忘。

海邊礁岩上微縮的“火山”,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藤壺

藤壺比一般的海鮮更難保鮮,即便放進冰箱,不出兩日便不再肥美,原有的風味蕩然無存。幸好,智慧的島上人民發明了“醉觸”。“醉觸”分為生醉和熟醉,生醉即把新鮮的生藤壺洗淨,放進玻璃瓶,倒入黃酒,再加少量的白糖和鹽,密封數日後食用。若把新鮮生藤壺換成汆水後的半熟藤壺,那就是熟醉了。生醉比熟醉可保存得更久,風味也更原始,下酒下飯都是上選。


海邊礁岩上微縮的“火山”,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藤壺

敲藤壺一般選在農曆初一、十五前後的大水潮,因為這時的潮汐落差大,在小水潮時被淹沒的藤壺都能一一暴露出來,更容易敲到量多、個大、肉肥的藤壺。偶爾在潮間岩石處,可見密集成群的藤壺上又疊了一層藤壺,附生於上層叫“背觸”,無沙石味,比底層的更為鮮嫩。

海邊礁岩上微縮的“火山”,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藤壺

遇到大批藤壺群時,為省時省力,人們就會一鏟子把藤壺連同它的“火山尖”外殼一併敲下帶回,我們把這種帶著外層殼的藤壺稱作“觸蒲”。“觸蒲”只需用清水一氽,然後一手持“觸蒲”,一手用筷子將“觸肉”倒戳出來,挑到嘴裡慢慢享用。在我看來,這樣豪放的吃法與如此原始純真的海味實在是很搭。

海邊礁岩上微縮的“火山”,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藤壺

多年前,島民們採挖到大量的藤壺後,一時吃不完就曬成“觸幹”(藤壺抹上一點鹽、曬乾,易於保存)。“觸幹”跟其新鮮時的風味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但用於給其他菜餚提鮮是再好不過了,做羹做湯時放幾顆進去,純天然的那種鮮味是味精雞精等無法媲美的。後來,藤壺的量逐年減少,鮮吃已完全呈供不應求之勢,曾有“打觸人”黯然說起,有時候根本就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的,敲不到幾粒藤壺。“觸幹”成了一種只能存在於記憶裡的“奢侈品”。

海邊礁岩上微縮的“火山”,有“來自地獄的海鮮”之稱——藤壺

幸而,已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這一點,不採挖抱卵的藤壺正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藤壺味美,能長久享用到才算有口福,能讓後世的更多人享用到也算是一種造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