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乾隆皇帝弘历,真的是姓陈的汉人之后吗?

想不到AI18科技

乾隆是满人还是汉人这个问题在近百年来一直被争论不休,其中尤以“海宁陈家说”最为流行。

譬如在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里,主角陈家洛即被虚拟为陈世倌的三公子,也就是乾隆的同胞兄弟。

不过让人奇怪的是,“乾隆为海宁陈家之子”的传闻在乾隆死后不久就盛行于江南,如一首《清宮词》里写的:

“巨族盐官高渤海,异闻百载每传疑;冕旒汉制终难复,曾向安澜驻翠蕤。”

这里说的,就是这个海宁陈家的故事。



更让人觉得大有玄机的是,乾隆六次南巡中,有四次到海宁并每次都住在陈家“隅园”,

如此看来,“乾隆乃海宁陈家之子”的传闻似乎也不是空穴来风。

当然,“海宁陈家说”也不是没有破绽,如富察敦崇即在《皇室闻见录》之《辨诬》一文中说:

“俗谓雍正在藩邸时,王妃诞生一女,恐失王眷。适有邻居海宁陈氏恰生一男,命太监取而观之,既送出则易女矣,男即乾隆也。

夫以雍正之英明,岂能任后宫以女易男?且皇孙诞生,应由本邸差派太监面见内奏事先行口奏,再由宗人府专折奏闻,以备命名,岂能迟至数日、数月方始声报耶?其诬可知!”



再者,乾隆继位不久,就很快将陈世倌革职,其中还十分刻薄地斥责说:

陈世倌“自补授大学士以来,无参赞之能,多卑琐之节,纶扉重地,实不称职”。

如此评语,可谓一点情面也不给。试想乾隆真是陈世倌之子的话,天下哪有当儿子的这么说自己亲爹的?

书中主人公、“乾隆亲弟陈家洛”纯属杜撰,“历史学家孟森作过考据,认为乾隆是海宁陈家后人的传说靠不住。”

如此说来,金庸先生总算手下留情,这也算是给乾隆辟谣了吧!

更多,可参考金满楼:《皇城秘史:乾隆和他的妃子们》,山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坑爹史册

关于乾隆皇帝的身世一直有传闻就是说乾隆皇帝是汉人,是海宁盐商陈世倌的儿子,陈世倌在康熙年间曾经为官,所以又被称为陈阁老,所以民间所盛传的陈阁老实际上指的就是陈世倌。

民间关于陈阁老的孩子是如何被换成雍亲王的孩子是这样描述的,雍亲王府和陈阁老家在同一天出生了孩子,两家互相将孩子抱过去看,但是陈阁老家后来抱回来的只是一个小丫头,很明显孩子被掉包了,被换走的陈家的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这个传说一直到今天在网络和民间都十分盛行,而且越传越邪乎。以至于有人认为乾隆皇帝后来之所以要六下江南,是因为要回去看望自己的亲生父母。那么,这样的传说有没有可能是真的呢?

不过从乾隆是汉人后代的传播历史来看,关于乾隆皇帝身世的传说并不靠谱。最先提出这个说法的是晚清时期出现的一本小说,名叫《清代外史》,其中的题目名称就叫做《乾隆非满洲种》。后来人们发现作者有非常强烈的排满情节,所以写出这样的小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民国之后,又出现了《清宫十三朝演义》这样的小说,也是讲乾隆皇帝不是满人而是汉人,而影响最大的还是莫过于金庸先生所写的《书剑恩仇录》,其中关于乾隆的身世也是认为是汉人,是海宁陈氏之后。

不过著名清史学者孟森早就考证过,乾隆帝不可能是海宁陈氏之后。再者,从流言传播的历史来看,如果乾隆帝是汉人的话,不可能到了晚清才有相关的演义出现,清朝中期就应该有,而且这些小说的作者都有比较强烈的排满情节,所以记录的不一定是准确的。

而且,雍正帝在乾隆出生的时候已经34岁,膝下已经有子,完全没有必要去换一个儿子。

所以综上,乾隆帝是汉人的说法并不可靠,而且绝大可能是杜撰的。


青年史学家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

第一,历朝历代,但凡是皇室添丁,必然要通过一系列程序上报,并记录在玉牒之中。海宁到北京,路途遥远,往返需要数月,如果真是拖延数月才上报,岂不让人起疑?

第二,雍正在之前就已经有过三个儿子,生老四弘历的时候老三弘时还在,雍正有必要从民间抱一个男孩过来冒充皇室人丁吗?逻辑上根本说不通。

第三,雍正为了能让老四继承皇位,下了大力气对他培养,并给了他很多历练的机会,这重视程度远超老三和老五。而且老四年纪轻轻,就被册封为和硕宝亲王,这种溺爱程度在清朝可并不多见。再者,雍正了为了让老四顺利继位,不惜处死对皇位有野心的老三,以保障国家稳固。如果弘历真的不是雍正亲生的,雍正有那个必要弄死亲生儿子把爱新觉罗家的产业交给外姓人的种?没那个道理。

这种谣言充其量就是民间的猎奇传闻,根本不足以采信。就如同民间关于朱棣身世的两个传说一样,没有半点合理性可言。


北洋海军陆战队

历史中的事真真假假,有许多已经成谜团,比如说康熙的身世。

近些年来,有关乾隆是海宁陈家之子的传闻仍然接连不断地闯入文艺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武侠小说大家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金庸就出生在浙江海宁,从小听的就是有关乾隆的种种传说,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便是紧紧围绕着乾隆的身世之谜展开的。在金庸的笔下,当时江湖最大的帮会——红花会的总舵主于万亭秘密入宫,将乾隆生母陈世倌夫人的一封信交给乾隆,信中详述当年经过,又说他左腿有一块朱记。待于万亭走后,乾隆便把幼时喂奶的乳母廖氏传来,秘密询问,得悉了自己的家世真情:当年,陈世倌的小孩被抱进雍亲王府,“哪知抱进去的是儿子,抱出来的却是女儿。陈世倌知是四皇子掉了包,大骇之下,一句都不敢泄漏出去”。金庸在书中还写到了陈世倌的三公子即所谓的乾隆的亲弟弟陈家洛。陈家洛继于万亭之后成为红花会会主后,期望激发哥哥乾隆的汉族意识,共同成就恢复汉家天下的宏业,而热恋着陈家洛的回部香香公主则牺牲了自己的爱情,身侍乾隆,欲助自己恋人一臂之力,不幸事败自刎,葬于“香冢”。金庸的小说精彩纷呈,使乾隆是海宁陈家之子的说法传得更广了。


一名打工的大学生

清宫档案《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十四日记载:“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谕:尊太后圣母谕旨:侧福金年氏封为贵妃,侧福金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钱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裕嫔,格格耿氏封为懋嫔。”

他的母亲极可能是个姓钱的汉人女子,而且据嘉庆的多篇诗作来看,乾隆可能出生在避暑山庄,而不是雍和宫。

乾隆爱面子修改了自己生母的身份和出生地,但是父亲是雍正皇帝应该是没错的。


宝葳

基于野史,大陆和香港"陈阁老之子说"较为盛行,台湾地区以高阳为代表的"热河汉女说"也有一定的市场。其实都经不起推敲,清廷的血统论是不可能让一个带有汉人血统的人做最高统治者的,哪怕你是二分之一满人。两种说法非常不靠谱,与雍正"改诏篡位说"一样,是雍正对立面政敌在民间散布的"宫廷秘史"。乾隆时期非常流行这一野史演义,乾隆是有名的孝子,知道后民间野史也没有深究,做到赶尽杀绝欲盖弥彰,对太后的至尊至孝是有目共睹的,假儿子对假妈虚情假意几十年不是真的还真做不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