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球必读:深度分析攻防策略

本届世界杯点球不断,葡萄牙、法国、阿根廷、秘鲁等赢得了点球机会。点球技术和心理更强大的,把握机会更大;反之,会错失机会,还会导致心理阴影加大。

本文从心理学和物理学上对点球进行分析,希望能给站在罚球线上的球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分析如下:

心理学启示

主罚队员摆放点球前1分钟心理活动都最频繁的,一方面,队友、教练、球迷所给无形压力让主罚队员使命感与紧张感十足;另一方面, 主罚队员不断地告诉自己要专注,不要想其他事情,“只”想着怎样罚这个球,如:射向球门的哪个位置、用多大的力、做什么样的假动作、分散对方守门员的注意力甚至是试图让对方守门员更加紧张。

这样的心理活动一直持续到触球的一刹那,因为在触球的瞬间大多数球员都是屏住呼吸,像枪手在射击瞬间屏住呼吸一样,只想着按刚刚心里预设的方案执行。 大多数要扑点球的守门员在球门线上都不太紧张,都期待着好运。但是,当罚球队员在摆放足球时,守门员心理活动就比较频繁了。一些守门员想给罚球队员制造心理压力,如在门线上来回移动、大喊、拍双腿等等。在罚球队员触球前,一般守门员都会有预判断

,其实,这个判断来自守门员与罚球队员的心理对抗,比如:守门员在想罚球队员将把球射向哪呢、迷惑对方我将扑球的方向。在罚球队员触球后的瞬间,大多时候球速都是很快,无法判断真正球的飞行方向,守门员都会按自己此前预设的方案扑球,若扑对了方向,好运真的来了;若扑错了方向,还要做最后的努力,往往这种努力也能关键作用。

点球必读:深度分析攻防策略

物理学启示

一些物理学家曾做过不少实验。实验结果认为大力罚低平球是得分最有效的手段

其理论基础是:罚球点到球门线的距离为12码,约11米。球门的宽度为7.32米,高度为2.44米。一般职业球员罚点球的球速都可以超过100km/h,这样球飞行时间约为0.4s,而守门员从感知到开始做动作约需要0.3~0.4s,倒地扑球的时间更是长,这样基本无法扑中足球。所以,在欧洲顶级足球联赛经常看到罚球队员大力轰门,守门员大多时候都是在“望球兴叹”。此外,球速快。根据动量定理,对守门员的冲击力就大,以致于守门员很难没收足球,有时球直接弹射入网,有时反射到罚球队员跟前,这样就可以第二次攻门。

点球必读:深度分析攻防策略

点球的攻与防

从上面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的总结:

(1) 攻:主罚点球队员为了提高命中率,首先要调整心态,最大程度地减少心理压力,在罚球时,一定不要多想,只应关注怎样射出足球。可以尝试着各种给自己减压的办法,比如常用的深呼吸、低头、望天、踩踩草坪等。此外,还可以试图让对方守门员更加紧张,如给对方一个眼神,眼睛盯着球门的某一个位置。罚球最好采用大力射向球门两边的死角,当然,技术不到位,角度可以小一点。

(2) 防:守门员要充分利用对方超常的心理压力,自己可以不必有那么多。因为罚失点球的人更易遭到球迷的谩骂,而扑不中点球却是很正常。压力小,有时更容易得到好运。此外,要给罚球队员制造一点心理压力,如上文中的那些措施。要防高手的点球,一定

要预判断,即便完成扑错方向也不会遭人耻笑。因为,上面物理学启示足以说明此。 ​

点球必读:深度分析攻防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