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贞医院马长生:为什么有人这么胖,但指标率很好?

安贞医院马长生:为什么有人这么胖,但指标率很好?

1“患者花5万块钱把支架放了,没用?”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我们经常觉得咱也一样啊,不一样,因为我们花的时间比他们长,患者的手术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大量的工作是无用功,同样得这个病,中国死的人多,直接的原因是我们的效率低下。

2“国外没有心脑血管病这个单词”

我先给大家普及一个概念,心血管病在中国习惯叫心脑血管病,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国外没有“心脑血管病”这个单词,国外有心血管病和卒中,卒中被包括在心血管病之内。

大家可以想一想,卒中是脑子中的血管出血了、堵塞了;心肌梗死也一样,是心脏里的血管堵塞了;下肢动脉坏死,是动脉堵塞了,都是血管堵塞。

所以国外叫心血管病,包括了卒中。心血管病导致死亡,主要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卒中。

美国从1970年到2002年间的10万人标化死亡率中:冠心病的10万人标化死亡率减少了一倍,卒中的10万人标化死亡率减少了1.5倍,从每10万人死亡150人减少到大概每10万人死亡60左右。

我们中国,从1985年到2005年这20年间,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10万人标化死亡率反而在迅速增加。为什么中国和发达国家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原因之一是最基本的公民科学素养不够。

安贞医院马长生:为什么有人这么胖,但指标率很好?

3所有心血管病,最重要的是预防

我们这几十年来,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医疗。现在应急治病是一个任务,远远没有做到健康预防。

上面说的是心血管健康,下面我说说疾病中最重要的高血压。对于高血压,我们应该知道的概念一个是知晓率,一个是患病率。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是29.6%,发达国家是32.6%。我国的高血压成人患病率和西方国家差不多,但高血压知晓率发达国家是82%,我国是43%……这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目前的差距。

安贞医院马长生:为什么有人这么胖,但指标率很好?

4“为什么美国人这么胖,但指标率很好”

另一个是血脂。中国胆固醇超标大约有5.18%的患病率,美国只有不到3%的患病率。众所周知,降胆固醇的药物是他汀,这种药美国人吃得最多。

在美国,他汀降胆固醇药卖的钱比降压药多4倍,而在我国降压药比他汀卖的钱多4倍。换个方式说,如果比较我国人均他汀用量和美国人均用量的话,要差16倍以上……

为什么美国人这么胖,但它的指标率很好,因为美国人在这上面花钱很多,人人都吃他汀。(编者注:他汀在我国是处方类药物使用前请遵医嘱)

2011年欧洲公布的一组数据,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调查,抗血小板、β阻断剂、ACEI、ARB、他汀,这些都是心血管病最需要吃的药。

这些药在高收入国家的使用率是40%~70%。而在我们这种中低收入国家的使用率只有4%~22%,与发达国家相比差三倍。

5“应该说许多心肌梗死都可以预防”

安贞医院马长生:为什么有人这么胖,但指标率很好?

在中国,心肌梗死一半都发生在患者65岁以前,应该说这一半中95%的心肌梗死都可以预防。怎么做到呢?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所谓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是健康体重、体育锻炼、不吸烟、适量饮酒、健康饮食。这其中所占的比重是,健康体重占15%,体育锻炼占20%,不吸烟占21%,适量饮酒占7%,健康饮食占16%。如果你这些都特别注意了,不管你的遗传基因怎么样,心肌梗死可以预防79%。

通过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血脂血压、氧化应激、血糖耐受、内皮功能、胰岛功能、心脏功能这些生理机制调整,达到抗氧化、抗衰老、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从而降低患心肌梗死的风险。

健康饮食,不是说少吃,少吃是跟体重有关,而是说要吃得科学营养,要达到总胆固醇水平小于200mg/dl、血压小于130/80mmHg、空腹血糖小于100mg/dl。

2010年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所有国家的部长,其中以卫生部长为主,达成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行动联盟纲领,纲领的具体内容是:

第一,加快烟草的控制,到2040年全世界的成年人吸烟率降到5%以下;

第二,减少有害的饮酒;

第三,限盐,到2025年每日食盐摄入量人均为5克以下;

第四,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要减少脂肪摄入,促进体力活动;

第五,普及基本技术与药物,推广危险评估表,推广价廉高质药物。

安贞医院马长生:为什么有人这么胖,但指标率很好?

6“为什么要治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全球13%的死亡与高血压相关,49%的脑血管病死亡由高血压引发,45%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也由高血压引发……

2010年发表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指出,收缩压下降到2mmHg~5mmHg,脑卒中死亡率下降6%~14%,冠心病死亡率下降4%~9%,总死亡率下降3%~7%。(那么,)收缩压下降2mmHg~5mmHg怎么做到?

根本不需要吃药,任何一个人只要改善了生活方式,增加了运动量,减少了体重,少吃点盐,收缩压下降2mmHg~5mmHg很轻松。

血压达标是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每周测量2~4天,90%都达到收缩压小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90mmHg。

大于65岁的老年人可以控制收缩压小于150mmHg,舒张压小于90mmHg以下,若可耐受,收缩压可以降至140mmHg以下。

年龄越大血压宁高勿低,年龄越小血压宁低勿高,如果是糖尿病、肾病,血压要控制得更低一些。年纪大了为什么宁高勿低呢?因为怕有时候低血压反应摔倒以后造成外伤。

另外在家里测血压,要比实际血压低5mmHg,因为在家里更放松,血压会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