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省油妙招!这几点照做,一箱油多开50公里没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出门不再局限在摩托车和自行车了,眼看大街上车辆来来回回,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动不动就动心思买车,而且汽车的价格是越来越往下探,两三万,四五万就能买到一辆车,汽车的颜值也是越来越高,看着别人买车自己没车,眼看自己就来那个双脚走遍天下,难免心里不太好受。所以这样就触发到别人买车的欲望。但是,买车容易养车难啊,没买的时候心里痒痒的,买了以后就各种的牢骚。什么汽车保养费啦,停车费啦,过路费啦,保险费啦,汽油费啦,七七八八各种账单接踵而至。不过,日常当中,这几样费用最多的当然是车友一般比较在意的油费啦,省油也是一种勤俭持家的表现嘛。要知道,国内油价是一涨再涨,连92的汽油很快突破7元/升,想想过去日系车最低的有三毛多每升的,现在要想开出这个油耗,除非装的是摩托车发动机!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油耗能高,就有方法让它低。世纪车评今天分享几种开车用车的技巧,能帮大家省点油钱的方法,保证很实用。

第一招:要保持动力系统的健康

一般来讲,一辆车油耗的高低是跟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是有关系的,想做到省油,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动力系统的健康,像进气道,节气门,活塞这些东西该换掉就要换掉,该清洗掉的就要清洗掉,要是它们不在工作状态,不仅仅油耗很高,车开着也很别扭。

大大省油妙招!这几点照做,一箱油多开50公里没问题!

动力系统

第二招:机油需要特别注意

机油的种类分为矿物油,合成油,全合成油,一般机油越稀,发动机运转时候的阻力就会越小,自然这样能就省油,不过也会觉得车不怎么有劲,那么需要用什么机油呢?一定要看说明书,同时要和车型还有驾驶习惯相匹配,车是适合0W-20还是5W-30还是5W-40,视情况而定。后面的数字越高代表粘稠度越高,例如5W40粘度最高,0W-20最低,一般日系车用20-30的机油就可以了。

第三招:用适合的轮胎。

车有一个零部件很重要,它是轮胎,因为当汽车匀速行驶时,轮胎需要克服地面的阻力,阻力小当然就省油,阻力大当然耗油,同时,轮胎的宽度跟油耗大小相当密切。轮胎越宽,那么它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就会越大,导致阻力也就越大,所以更费油。那么,轮胎种类繁多,分别有运动型轮胎,节能型轮胎,越野型轮胎,舒适型轮胎。那么节能轮胎的橡胶和花纹比较特殊,能降低车轮滚动时的阻力,在发动机动力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跑的更远。

大大省油妙招!这几点照做,一箱油多开50公里没问题!

轮胎

第四招:增加胎压

另外,胎压过低也会造成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大,越大摩擦力就越大。这样最可怕的是容易造成爆胎。增加胎压能降低油耗确实可行,胎压升高,轮胎直径、圆周长增加,与地面接触面积降低、阻力减少,同样的油量能行驶更长的里程数。

大大省油妙招!这几点照做,一箱油多开50公里没问题!

胎压监测

第五招:避免风阻的影响。

说实在的,汽车跑起来各种影响很多,除了要对抗来自地面的阻力之外,同时也要对抗空气的阻力,也即风阻。理论上,车速越快风阻就会越大,当汽车高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大部分动力都用来克服风阻。根据造型不同,车的风阻系数也不一样,总体来说SUV的风阻系数更高,而像车的顶行李架啊,自行车架啊,尾翼啊,多少都会增加风阻和油耗,所以首先我们要做到的是,高速是不开窗,车顶架尽量少用。

第六招:负载不要过大。

去年上市的魏派汽车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汽车的外观和内饰说实在的,去看过车的车友都知道,体验感非常好。但是真正开起来后,很多网友表示车的油耗高。为什么呢?拿其中一款畅销车型VV7来说,其车身重量接近两吨重。虽然开起来会很稳,但是会大大影响油耗,相信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一个贴紧地面的运动物体,和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之外,还有就是物体本身的重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体越重摩擦越大。同样的道理,汽车也一样,那么想省油,建议平时开车好多行李能不放车身就不放,还有在市区开车,最好汽油不要加满,一般加三分之二或一半,加满无形中增加车的重量,想要油耗低,怎么可能?

第七招:空档滑行

对于汽油车的司机,空挡滑行省油确有其事,发动机中ECU控制每个汽缸独立电控喷油嘴,具备超速断油、减速断油的功能,简而言之即带挡滑行时是断油状态,空挡滑行时会喷油以维持怠速状态。但是,在行驶过程中切换至空挡,变速箱会因缺乏油液润滑、冷却而受损,缺少引擎来制动,制动距离受影响,行驶安全系数会下降。所以,该方法一般用于市区红绿灯比较多的地区,如果在车速较高情况下,不建议使用。

大大省油妙招!这几点照做,一箱油多开50公里没问题!

空挡滑行

世纪车评寄语:

以上是几种省油的技巧,大家不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尝试着使用一下,不过,相信会有一些效果。不过,再怎么省油,安全第一,所有的使用还是要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来做。祝您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