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學圍棋,你不放心的其實就這些

1、我的孩子才四歲,他能學圍棋嗎?

答:四歲的孩子大腦在高速發育中,最適合開發智力。孩子雖然年齡小,思想單純,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但老師對他們採用啟發式,興趣式,鼓勵式教學。孩子的興趣也常常在這些表揚,鼓勵聲中不經意地產生。只要引導有方,四歲孩子是可以學會圍棋的。

小孩學圍棋,你不放心的其實就這些

2、我自己不會下圍棋,孩子能學好圍棋嗎?

大部分學棋孩子的家長都不會下圍棋,有很多是跟孩子一起學的。初期家長還能輔導孩子,待學到3-4個月後,大多數家長就下不過孩子了。此時家長應做的是多督促、鼓勵孩子,使孩子能繼續很好地堅持學下去。

3、我想讓孩子先學三個月圍棋,學會即止,這樣好嗎?

答:孩子的興趣愛好不宜過短,如果孩子們每參加一個興趣班都是學一樣扔一樣的話,對他的注意力,毅力都將產生負面影響。堅持一兩樣愛好並認真學好,會對鍛鍊孩子的毅力起到良好的作用。

而且圍棋易學難精,不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訓練,就不可能達到較高水平,孩子也就無法從學習圍棋中收穫更多的東西。

小孩學圍棋,你不放心的其實就這些

4、孩子太任性,考慮自已過多,自我意識過強,學圍棋能使這樣情況有所改變嗎?

答:圍棋是兩個人的遊戲,你想贏對方,對方也想贏你。你若想戰勝對手,只有靠自已的努力。從小養成自我實現目標的習慣可以糾正其任性行為。另外,下圍棋必須注意全局各子之間的配合,並且要逐漸懂得犧牲局部利益以獲取全局利益的道理,如此可使他懂得協調,配合,懂得處理局部與全局的關係。他的性格也會因此而產生積極而微妙的變化。

5、兒童學習圍棋的興趣是從哪裡來的?

答:圍棋每下一盤都有勝負輸贏,爭強好勝是多數孩子的天性,每贏一盤棋對他們來說是很興奮的,所以,孩子學習圍棋的興趣是從贏棋開始的。

小孩學圍棋,你不放心的其實就這些

6、家長在孩子學棋之初該怎麼做 ?

答:一、家長應當對孩子的學習表現出相當的關注,不聞不問和放任不管害處巨大。孩子需要展示的舞臺,家長的冷漠會使孩子的興趣逐漸變小乃至消失。

二、家長應當對圍棋適當的瞭解,可以買本教材簡單看一看,這樣可以在課後完成對孩子入門階段的輔導工作。因為課堂的時間有限,孩子不能完全掌握或熟練掌握是正常的。所以家長的輔導和陪練就顯得非常重要。同時教師的教學進度才會按部就班的展開。

三、圍棋是一項優雅的愛好,需要安靜的環境,從容的心態。家長在孩子學習之餘與之對弈,不可給他們太大的壓力。要體現圍棋寓教於樂的優點,讓孩子自己動手,自己思考,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同時注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講究弈德和遵守圍棋禮儀。

小孩學圍棋,你不放心的其實就這些

7、家長應如何陪孩子練習對局?

以吃子棋為例,家長可以表現出對圍棋的強烈興趣,但是要讓孩子吃到你的棋子,你可以表現出吃驚但不服輸的狀態,下一盤我要贏你。孩子一般都是越下越上癮,但你要控制好比分,這點很重要(比如,下十盤他贏6盤你就贏4盤,要讓他感到贏你越來越不容易)。我們慢慢可以總結出很多經驗,來調節孩子的興趣和節奏。

8、孩子學圍棋應選擇上大課還是小課?

答:初學的孩子,應選擇上大課。因為那時需要掌握的是一些基礎的知識點,老師的個別輔導並不是至關重要。而且年齡相仿的孩子在一起有共同語言,小孩子在課堂上搶著回答問題,會形成一種很好的課堂氛圍,這對提高孩子的興趣至關重要。

當孩子達到一定水平時,老師的個別指導(指導棋就是一種形式)就顯得重要起來,這時再上四人以內的小課,孩子容易接受,教學效果也會好。

小孩學圍棋,你不放心的其實就這些

9、孩子學棋多長時間可以去參加比賽?

一般來說,孩子學棋一年左右就應該讓他參加比賽了。比賽是檢驗和提高孩子圍棋水平的絕好方式,以賽代練是圍棋界的傳統。

有的孩子害怕比賽,一輸棋就哭。這時恰恰是鍛鍊孩子毅力的大好時機。老師並不怕輸了棋就哭的孩子,哭說明他有進取心,孩子要是進取心不強,輸了棋還笑的話,老師倒覺得頭疼。

這時家長要多對孩子鼓勵,孩子輸了棋也要表揚他表現好的地方。只要自已努力了,結果並不重要。哭是沒有用的,要學會自已勇敢面對困難和失敗。同時讓他明白,多和強手對局是提高棋藝的好方法,即使輸棋,也能從對手那裡學到本領。

當然過猶不及,在平常的具體教學中,有經驗的老師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包括技術水平、心理調節)安排對手。畢竟贏棋能極大地激發孩子學棋的積極性,也只有孩子積極主動的學習,才能獲得最大的進步。

小孩學圍棋,你不放心的其實就這些

10、我的孩子棋力進步相當慢,怎麼辦?

答:首先要看孩子的學習處於什麼階段。如果是處於注意力不集中的第一階段,應該讓他改變坐姿,鍛鍊注意力;如果是處於暫時對棋藝理解慢的第二階段,可考慮給他補課或找家教上一些小課。

同時要注意他已達到了什麼水平,一般而言水平越高,進步越困難。具體而言,5級到1段是道坎,2段到3段也是個瓶頸。而且,棋藝成績的好壞有時會分階段,就像是坐地鐵,在地下行走的時候,你在地上是看不到的,等你從站臺下面上來,你才發現地鐵帶你已經走了好幾站了。學棋也是一樣的,孩子是否開竅,往往是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之中達成的。

11、做題和對局的時間分配比例如何掌握?

答:首先,任何階段對局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圍棋是一項對抗性很強的智力競技,知識必須在對局中加以鞏固和消化;而且沒有一定量的對局,孩子的實戰能力無法提高。

其次,不同水平的時間比例有所不同。入門初級階段,做題的時間比例比較高。因為孩子年齡小、理解能力差,很多基礎知識屬於記憶範疇,大量地、反覆地做各式各樣的習題是一種簡明有效的學習途徑。

隨著水平的提高,對局的時間比例不斷增加。因為孩子已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實戰能力的提高顯得重要起來。

如果水平再高一點,那麼沒有高質量的對局就沒有一切。棋聖聶衛平的理論就是對局80%,做題打譜20%。

同樣,培訓機構相對於家教的優勢就在於達到一定生源後,能夠通過升班集中精英棋手,為他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所以在合理科學的教學體系下,培訓機構能夠一批批的出成績,而不是僅僅仰仗學生的個人天賦。

小孩學圍棋,你不放心的其實就這些

12、學習圍棋對家庭教育有什麼好處?

答:首先可以增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學棋之前家長與孩子一般各做各的事情,而孩子學習圍棋之後,家長也會去了解一些相關知識。這樣,孩子與家長之間多了很多共同語言,有了很多溝通的機會。

其次可以增添家庭的文化底蘊。圍棋文化源遠流長,在孩子學棋過程中,孩子與家長會了解很多圍棋的有關知識,使家庭平添了一份文化底蘊。

最後還可以增加家庭成員接受考驗的機會。孩子學習圍棋後,要參加一些比賽,難免要遇到一些挫折,這就需要家長和孩子調整好心態,接受挫折考驗,靜下心來分析失敗原因,真正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