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亏损16亿,中国“膜王”美即为何会没落?

5年亏损16亿,中国“膜王”美即为何会没落?

大家还记得“美即”吗?

80、90后的姑娘们一定知道,甚至会勾起学生时代爆款面膜的回忆,但00后就不一定知道了,因为现在市场上“美即”这两个字已经难见踪影。

5年亏损16亿,中国“膜王”美即为何会没落?

据了解,美即位于广州南沙的工厂已经停止生产,生产设备从今年五月起就在陆续迁移至欧莱雅苏州尚美工厂,且在屈臣氏(美即重要销售渠道之一)永久性下架。

猝不及防!又一个巨头轰然倒下。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中国“膜王”,究竟经历了什么?

1

中国“膜王”的黄金十年

在被欧莱雅并购前,美即面膜与创始人佘雨原经历了“黄金十年”。

创立美即面膜之前,佘雨原就职于可采(一个1997年创立于成都的面膜品牌,主打中草药概念),并把它送上了屈臣氏的货架,这对任何本土化妆品牌来说都是个不小的突破。

但2002年,可采突然宣布结束代理关系。无奈之下,佘雨原选择南下广东,次年创立“美即”,重回面膜老本行。

至此,“美即”面膜诞生,并以“单张卖”的形式打开市场格局。

5年亏损16亿,中国“膜王”美即为何会没落?

屈臣氏陈列出一片墙的美即

“单张卖”的销售模式在当时可谓是天才式的尝试。在 “面膜为高端品”的理念之下,美即创造性地提出了“平价面膜+单片销售”的理念,开创了全新的面膜销售模式,将面膜拆分为单片销售,不论功效、成分、包装,统一价格,让顾客随意搭配组合。可以说,这一理念直接导致了日后中国面膜市场的巨变!

2010年,美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超额认购784倍,成为当年港交所“股王”。

2012年,美即品牌达到历史巅峰时期,占据面膜市场份额26.4%,年销售10亿,成为面膜行业里实至名归的王牌。

5年亏损16亿,中国“膜王”美即为何会没落?

这两年,美即何等风光!连国际巨头欧莱雅都送来青睐,提出收购邀约,最终以51.5亿元收购美即,上演了一出强强联手的好戏。但恐怕谁也没有想到,这就是镁光灯下的美即站在巅峰的最后画面了。

2

急转直下的业绩

被欧莱雅收购后的美即迅速从巅峰跌落,被收购后的下半年,净利润下滑80%。欧莱雅2016年财报显示,美即面膜在2016上半财年共计亏损15.8亿元。2016年的年销售回款不到2亿元,比它在业绩巅峰期2012年的13.53亿元回款额足足跌去了90%!这也才过去了4年而已。

5年亏损16亿,中国“膜王”美即为何会没落?

欧莱雅为此背了多年的“锅”,但事实上,欧莱雅并不是没有努力过,相反,欧莱雅收购后对美即可谓是全力支持:

第一,成立面膜实验室、重建新型工场、提出面膜哲学概念进行营销,加上拓宽销售渠道,欧莱雅几乎把能做的都做了。

第二,广告营销上也不遗余力,2016年8月,美即面膜拿下papi酱爆红网络后的第一支广告。

5年亏损16亿,中国“膜王”美即为何会没落?

papi酱的第一支广告便是美即面膜

然而,无论是欧莱雅,还是“第一网红”papi酱,都没能替曾经的“第一面膜”挽回颓势:

2016年9月,一叶子超越美即,成为中国销售额排名第一的面膜品牌。

2017年,曾经市场份额第一的美即面膜市场排名已跌出前六名。

2018年5月,屈臣氏已全面停止售卖美即面膜,未来也许不会再次上架。

2018年6月8日,界面新闻独家消息,美即面膜要彻底离开它的家乡广东了。

3

革新才是生存之道

整整十五年,中国本土面膜一代王者,黯然落幕。无数人都想知道:为什么?

第一,资本者的游戏。

欧莱雅收购美即,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掌握本土渠道,这和在今天的资本市场,互联网巨头们重金收购一个垂直行业的“独角兽”其实是一样的玩儿法。巨头们希望独角兽企业能拓展自己在某个垂直渠道的深度布局。

只是,这种模式可能并不利于被并购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扼杀了一部分新兴企业和品牌的诞生。

第二,产品没有跟上消费升级的趋势!

2014年至2015年,消费者对面膜的细分价值诉求开始出现,森田、一叶子等相继提出符合这一趋势的玻尿酸成分、植物酵素概念等,本土各路面膜品牌纷纷崛起,新产品推出可谓眼花缭乱。然而美即却纹丝不动,几乎没有产品迭代,不得不说,这几乎就是亲手葬送了美即的未来。

5年亏损16亿,中国“膜王”美即为何会没落?

竞品纷纷提出酵素概念

第三,定价混乱!

事实上,这一趋势在美即“巅峰”时期就已有迹象,但无论是美即还是欧莱雅,都没有对其拨乱反正。一名经销商表示,早在2014年至2015年时,美即的价格市场就已经相当混乱,其作为正宗代理商,当时美即工厂给的面膜价格还没有外面批发市场串货的价格低。当时到货价差不多是5元/片,但当时他们串货到批发市场的价格才3-4元/片。最终价格混乱传至销售终端,同时,利润薄的赚不了钱,代理商纷纷退出。

而如今,屈臣氏,这一个曾经占据了美即70%销售额的渠道对之全面下架,更像是雪上加霜似地对昔日的王者补上了最后一刀。

一代面膜之王的落幕,证明了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永恒的。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具有强烈的危机感,要始终保持自我颠覆、自我革新和快速迭代的动力。

市场没有永远的王者,更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规律。只有不断进取和前进,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5年亏损16亿,中国“膜王”美即为何会没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