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的端午节赐礼到底有何用意?王夫人有没有在礼物上做手脚?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贵妃贾元春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同时把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元春赏赐给宝玉的礼物是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是否都和他一样,袭人说只有宝姑娘和他一样,林姑娘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一样只有扇子同数珠儿。

元春的端午节赐礼到底有何用意?王夫人有没有在礼物上做手脚?

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袭人道:“昨儿拿出来,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怎么就错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的,我去拿了来了.老太太说了,明儿叫你一个五更天进去谢恩呢。”宝玉道:“自然要走一趟。”说着便叫紫绡来:“拿了这个到林姑娘那里去,就说是昨儿我得的,爱什么留下什么。”紫绡答应了,拿了去,不一时回来说:“林姑娘说了,昨儿也得了,二爷留着罢。”

袭人的回答说明并没有传错,也没有分错,因为这些礼物,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下面的人不会传错,更不会分错,难么,元春端午节赐礼让宝钗与宝玉一样,到底有何深意呢?

元春的端午节赐礼到底有何用意?王夫人有没有在礼物上做手脚?

要知道,端午节的礼物并不是元春第一次送东西,第十八回 《隔珠帘父女勉忠勤 搦湘管姊弟裁题咏》元春在游大观园、考验宝玉及众姊妹诗才之后,她也送了礼物:宝钗、黛玉诸姊妹等每人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各式金银锞子二对。宝玉亦同此。元宵节中,大家都是一样的礼物。包括后面的猜灯谜,赏赐的也是一样的礼物,可见那些所谓“宝钗是客,理当丰厚一些”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难道第一次见面都没有觉得宝钗是客,都过了三四个月了,突然想起来这个问题了?没有这样的道理。

元春的端午节赐礼到底有何用意?王夫人有没有在礼物上做手脚?

元春初见宝钗、黛玉时候的评价:宝、林二人亦发比别姊妹不同,真是姣花软玉一般。及至看完了大家的诗,称赏一番,又笑道:“终是薛林二妹之作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此时的宝钗和黛玉已经引起了元春的注意,但这时候薛、林二人在元春心中的地位是一样的。然而,四个月不到,礼物已经发生了变化,袭人对宝玉说:“你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元春赐给黛玉的端午节礼是与迎探惜三春一样的,都是扇子和红麝串,而宝钗和宝玉一样,除扇子和红麝串之外,还有凤尾罗和芙蓉簟,凤尾罗是一种丝织物,芙蓉簟是一种精细的竹席,此二者都是床上用品,其隐意不言自明。这其实就是元春指婚宝钗宝玉的伏笔。

元春的端午节赐礼到底有何用意?王夫人有没有在礼物上做手脚?

宝玉是元春的弟弟,但因为元春在未入宫前一直与宝玉很亲近,他们的关系虽是姐弟,情同母子,元春为弟弟的婚姻大事考虑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时候有替弟弟选妻的想法也不奇怪。这份暗藏玄机的节礼,林黛玉获得的东西和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一样,品种和数量都比较少,规格也比较低,但是给贾宝玉的节礼和薛宝钗的一模一样,元春的赐礼已经是把宝玉和宝钗的婚事摆在明面上了,唯独他们二人和别人不同,要多一些,黛玉和众姐妹却是一样的。这表明元春已经站在了自己的母亲和薛姨妈这边,同意成全这段金玉良缘。金玉良姻原本有点偃旗息鼓,却在赐节礼后又一次甚嚣尘上。哪怕之前无心的人,也有了一些遐想。虽然我们看薛宝钗觉得“金玉良姻”让她没意思。但林黛玉一次次拿“金玉良姻”讽刺贾宝玉,就知道荣国府内,这个说法有多流行!

元春的端午节赐礼到底有何用意?王夫人有没有在礼物上做手脚?

元春和宝钗、黛玉都只有省亲时在公共场合的一面之缘,对她们二人的了解实在有限,回宫之后要知道她们二人的更多信息,只能是他人的转述。贾府能够进宫见到元春的,就两个人,贾母和王夫人。既然是给宝玉选妻,元春肯定首先会向王夫人打听钗、黛二人的情况,征求母亲的意见。众所周知,王夫人并不希望黛玉嫁给宝玉,她心中的理想的儿媳妇人选是宝钗,在向元春介绍的时候自然会偏向宝钗一些,元春接受到的也就是经过王夫人修饰之后的信息。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元春选中了宝钗,而这份礼物确实是元春真实意思的表达。

元春的端午节赐礼到底有何用意?王夫人有没有在礼物上做手脚?

宝玉得知他的礼物和宝钗的一样,和黛玉的不一样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传错了,他觉得应该是林姑娘和他的礼物是一样的,怎么宝姐姐和他一样?而林姑娘又和他不一样了呢?逍遥子还看到有红迷朋友提出的一个观点:礼物中的“红麝香珠”中有一个“红”字,刚好对应了林黛玉的绛珠仙草的“绛”字,而黛玉抽到的花签正是芙蓉花,所以这“芙蓉簟”肯定是给黛玉的。宝钗抽到的是牡丹花,如果给宝钗的,不是应该是“牡丹簟”吗?因此,很多人说一定是王夫人在中间做了手脚,本来宝玉和黛玉的礼物是一样的,王夫人私自给掉了包(这倒是和后面续书中王熙凤的掉包计有些相似了)。逍遥子觉得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要知道王夫人虽然是元春的母亲,但元春此时已经贵为贵妃娘娘,代表的是君权,王夫人还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敢违拗元春的旨意。当然,逍遥子认为关于“红麝香珠”对应绛珠仙草的“绛”字,“芙蓉簟”对应林黛玉抽到的芙蓉花的观点是对的。曹公正是通过这样的细节向大家说明,原本应该属于黛玉的东西被赏赐给了宝钗,原本应该属于黛玉的人也被指给了宝钗。礼物如此,人亦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