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管理会计师和会计中级哪个难?

目前对于在职人员来说CMA注册管理会计师和中级会计职称两者应该考那个是个难题,目前这两个证书的定位和方向都不相同,CMA是管理会计,中级是更加趋向财务会计。目前在国内财务会计远远多于管理会计,从发展趋势来看管理会计显然要由于财务会计!

下面就两者做一个简单的对比介绍。

一:知识体系

中级:涉及的科目有会计、财管、经济法。

CMA:不涉及经济法,在包含会计、财管的基础上,还包含战略管理、成本会计、经济学、内控、风险、审计、职业道德等内容;因此被业界称为“Mini-MBA”

二:题型分布

中级:考试中主观题的分值占比相对多一些,主观题占55%,客观题45%。

CMA:客观题是100个单选,占75%,主观题是2道简答,占25%。

CMA对会计这部分知识只考核客观题,考核比例和难度相对较低,CMA对财管的考核相对多一些,财管这部分与中级财管的难度相当。

三:考试时间

中级:三科成绩两年内滚动有效,比如17年考试通过两科,18年考过一科,就可以申请领证,如果18年那一科没过,17年的两科就会作废。

CMA:考试包含两科,P1《财务报告,规划,绩效与控制》,P2《财务决策》每年三个考试窗口,三年内通过两科即为通过。

四:持证者人数

中级:根据财政部会计司官网统计,截止2016年底,国内中级持证者169万。

CMA:目前国内cma持证人数有几万人左右。而且大部门分布在著名外资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岗位上。

注册管理会计师和会计中级哪个难?


为什么要考CMA注册管理会计师?

1.国家认可推行管理会计,未来发展可期

在最新财政部新出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到——

“推动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完善现行会计人才评价体系。一是将管理会计知识纳入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二是推动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三是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

其中主要针对的是财会专业和财会从业人员,在力争在2020年之前培养3万名管理会计优秀人才。

除了国家推行,地方政府也很认可:在去年成都市推行的“天府英才计划”以10亿元专项资金,奖励补贴引进海内外人才,(这个目前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出台对于政策吸引人才。)其中在国际化高端金融人才领域,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在列。CMA属于高级人才B类范畴,规定按照认定的人才类型奖励补贴标准为80万元,享受入户、住房安居等各项政策服务保障。

年初上海发布的金融财会领域人才紧缺目录,CMA便位列其中。

2.企业认可

随着近些年管理会计的大力推行,现在很多企业明确要求“持CMA管理会计师证书”优先考虑!例如:央企,中国银行,中国民族证券,中国兵器装备,东风汽车等等。无论是对于应届生找工作,还是对于在职人员晋升跳槽来说都是自身能力的体现。

3.薪酬待遇

管理会计CMA的薪资,根据IMA中国区会员薪酬调查报告显示:CMA认证持有者的平均年薪为27.8万元,调查还显示,20至29岁的CMA持证者底薪和总薪酬分别比未获该认证的同行高出50%和50-61%。当然这与目前国内对应人才短缺离不开。

注册管理会计师和会计中级哪个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