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人就足以灭掉一个国家!

文|陆以外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是我们从小便知的经典故事。教科书有关这两个故事的解读,其方向当然只是为看故事的青少年读者突显蔺相如的智谋、勇气及他与廉颇的友谊。而事实上,在那样一个战火纷及的战国时代,于一个国家而言,于赵国而言,这两个故事所体现的价值就远不止于个人魅力了,而是事关一个国家的国防,事关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正如蔺相如对下臣说的那样,强如秦国为啥不敢打赵国?就是因为有我蔺相如和廉颇在。说白了,人才就是一个国家最稳固的边防。

可惜,在赵惠文王手上,被用得得心应手的两个人,到了赵惠文王的继承人手上之后,却成了“鸡肋”。特别是到了他孙子的手上,立下赫赫战功的廉颇,一心报国的廉颇,因为他孙子身边一位宠臣的一个小伎俩,结果客死异乡。

这位宠臣叫郭开。赵惠文王的孙子继位后,就把廉颇撤了,撤了之后,国家的军队打仗不行呀,于是,他又想起了廉颇,但当时廉颇已经上了年纪了,不知道还能否带兵打仗,他就派了个使者先去看看廉颇的情况。廉颇的情况是不错的,饭量很大,骑马身手依然矫健,但使者回去给赵王的报告是,廉颇的饭量等各方面都还不错,但是呢,就是和他聊天的功夫,他就往兜里拉了三泡屎了。使者显然讲了假话,因为他的这句假话,赵王对廉颇就不作考虑了。而使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答案很简单,他收了郭开的钱,他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在赵王面前“毁掉”廉颇。最后,郭开成功了。廉颇最后老死在了他国。

毁掉廉颇,只是郭开灭掉赵国的第一步,他的致命一击才真的是厉害。

在战国时代的尾声,秦派了王翦去打赵国,虽然廉颇蔺相如都不在了,但赵国当时其实依然还是一块硬骨头,因为有李牧和司马尚的存在,特别是李牧,他可是将匈奴玩得鸡飞狗跳的男人,智勇双全,非常厉害的一位将军。可能秦也知道,要在战场上打赢他并非易事,于是他们就略施了小计,偷偷给郭开送钱,对,又是郭开。收了钱的郭开,就跟赵王说,李牧和司马尚这两个家伙想叛变。很信郭开的赵王,也就信了他的一面之词,就派人替他俩的位置,但李牧不肯,不肯怎么办?嘿嘿,赵王就使人偷偷把他抓了起来,然后斩了。没有了李牧之后的赵国,在当时秦的眼里,大概就相当于是一个不设防的国家吧,三两下就这样被秦灭掉了。

赵惠文王之后的赵国不是没有人才,几代君主身边都有良才大才,稍有不同的是后面的君主身边多了个不太起眼的小人郭开,就是他看起来相当轻松随意的两个小动作,而居然就把一个国家给灭掉了。

一个小人就足以灭掉一个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