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断直连后,微信支付会受到什么影响?

没有岁月能回首

7月份包括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被要求必须通过网联清算系统才能进行支付,而这对于微信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并不产生任何影响,所以微信用户并不会因此减少。

增加网联环节仅是为了便于监管

那么第三方支付机构被要求接入网联清算系统,仅是为了便于央行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之间的资金流动情况进行监管而已,这样便于央行掌握海量移动支付数据并能够有效保障用户的权益。而且今后有可能会采取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交由指定机构专用存款账户等措施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



冀蒙嘉澍

据业内人士表示,7月1日开始,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各家银行的清算账户就直接被切断了,必须经过网联或者银联系统之后才能连接到银行,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断直连。

从今往后的交易流程

7月1日以后,你在淘宝上购物,选择银行卡付款的话,流程应该是这样:

1、支付宝向网联清算系统发出支付请求;

2、网联审核交易信息后,将请求转发给银行;

3、银行扣款后,信息传输至网联,由网联告知支付宝,扣款已成功,交易完成;

交易环节中增加了网联清算系统,看似复杂,但所有流程皆在系统后台自动完成,并不会影响日常使用体验

网联清算系统,目的是对第三方支付流程加强管理,保护用户的资金安全

1、避免违规使用客户备付金

之前的网络支付交易会存在时间差,即用户付款与商户获得资金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第三方支付机构完全可以进行“无风险理财”,尽管时间较短,但由于沉淀资金量巨大,往往也能获得不少收益;甚至部分机构将沉淀资金参与到小贷、理财等高风险投资当中,严重影响用户资金的安全!

2、有效减少网络交易违法行为

之前的交易模式,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代扣代缴,央行不能完全看到交易过程中的资金流转,存在一定的监管空白!

而断直连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每笔交易,都在网联清算系统里有所体现,央行对可疑交易(洗钱、行贿、逃税漏税等)随时查看、即时制止

总而言之,以后交易数据由网联监管,会更加的安全有效,且并不会对客户日常使用产生任何影响


操盘手信一

  中国人注重实用,而非理论。如果你都理不清什么是直连,又何必去纠结什么是“断直连”呢?直接去刷一笔不就知道了吗?

  根据央行公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网联平台试运行正常。网联一季度处理业务57.75亿笔,金
额为2.02 万亿元。日均处理业务6416.86万笔,金额224.68亿元。

  所谓的断直连只是在中间加入了作为清算的网联,即相当于电话和快递的中转站,这其中不但有利于监管部门的监管,同时有利于提高效率节省相关费用。

  比如以前的第三方平台要以每个银行进行合作谈协议,不但存在人员费用和较高的手续费,还不利于小型银行和小型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而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之间插入网联后,支付机构只需开立一个银行账户即可办理客户备付金的所有收付业务。银行和支付机构只需要跟网联去谈合作就行了,都是一对一;而不是多对多,极其复杂,且不利于小型银行和小型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接,如上图。

  当然,网联更重要的作用是监管,可以有效的避免违法行为和备付金被第三方支付机构商用,这是为用户的资金安全考虑,我们还要担心什么呢?

  不过,加入网联以后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是有影响的,比如笔者通过基金平台定投的基金,在上周四(6月28日)银行卡自动扣款就不成功,这就是关闭自动代扣业务带来的后果,但是同样是为了安全考虑,让用户的资金明细更加清晰。

  再不济选用银行app走银联渠道,同样可以进行自动代扣。


三人聚众

断直连

在去年的8月,央行下发了《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要求在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这就是所谓的“断直连”。


变更后的支付流程

虽然受到了监管,但并不会影响人们的使用,支付流程如下:

  1. 经过网联清算系统审核后,向该银行转发请求信息;

看似复杂,其实也就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相比以前的环节多了个中转站而已。

意义如何?

央行做出这样的规定是有意义的。由于直连缺乏监管,金融混乱,资金无法溯源,使得诈骗、反洗钱不断发生,对用户的金钱都不是安全的,甚至能影响到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

加入中间平台监管之后,便可以有效地保护用户资金安全,减少网络交易违法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