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金銀銅外,中國古代還有哪些東西充當過貨幣?

熊石1982

其實,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金銀這類貴金屬的產量一直有限,所以歷代不同時期,也都有一些“特殊材料”來充當貨幣。下面的這幾樣,更是縮影了中國歷史上幾個重要的年代。


一:絹帛(戰國至唐代)

在中國古代貨幣史上,作為紡織品的絹帛,長期是比肩銅錢的硬通貨。

早在春秋戰國年代起,絹帛就常用來交換各種貨物。漢代幾次亂髮銅錢導致信譽暴跌時,絹帛更是百姓最信賴的財富。三國裡的曹魏帝國,甚至一度廢掉所有銅錢,市場上專用絹帛交易。甚至百姓完糧納稅,常常要繳納絹帛。到了生產力空前發達的唐代,絹帛更成了財富象徵。盛唐富豪王元寶,就曾拿著絹帛向唐玄宗炫富:南山樹盡,臣絹未盡。有絹帛,就意味著有錢。

而放在市場交易時,絹帛的應用也十分廣泛。一匹絹帛在唐代,通常能換銅錢五百文,相當於1800元人民幣。唐朝就有法律規定,市場上十貫以上的交易,都要用絹帛來支付。唐代官員領工資,甚至皇帝賞賜大臣,也通常是大批絹帛送到。甚至有時小額交易,絹帛也能用上。《雲仙雜記》原話:“村落買魚肉者, 俗人買以胡絹半尺。”撕半尺絹,吃飯就能買單。堪稱唐代通行貨幣。

二:鐵錢(漢,南北朝,唐,五代,金,清)

比起“熟臉”的絹帛來,鐵錢更像一匹黑馬,每當歷代特殊時期,經常斜刺裡殺出。

鐵錢的出現,可以追溯到西漢時代,然後在“新朝”等時期,也都有過各種式樣。但第一次火遍市場,卻是在南北朝的梁朝時。當時南北對峙,嚴重缺銅錢的梁朝一咬牙,徹底禁止銅錢流通,大規模發行四種鐵錢,使鐵錢正式成為國家的統治貨幣。也果然嚐到甜頭,一度開創了梁朝的黃金時代。

自此以後,鐵錢就成了好些南方割據政權的大愛,到了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南方各路政權畫地為牢,軍力弱卻工商業紅火,用錢也就更急迫,“錢荒”現象時有發生。於是各家也就瘋狂加鑄鐵錢。五代十國的幾十年時間,鐵錢的種類五花八門。宋朝一統南北後,也把鐵錢經驗照單全收,兩宋時代,是為中國鐵錢的巔峰年代。

為什麼宋朝這麼喜歡鐵錢?一是當時鑄造技術進步,灌鋼法和生熟鐵雜糅都是常規技術,快速鑄造鐵錢十分容易。更重要的卻是國家經濟安全考慮:宋朝與遼夏多年和戰,外貿往來也紅火,為了防止銅錢外流,宋朝也就大力推廣鐵錢。外加宋朝工商業更發達,用錢需求更旺,低成本的鐵錢,當然也成了市場上不可缺的貨幣。

三:紙幣(北宋至明代)

鐵錢雖說鑄造方便,但攜帶卻非常困難。宋代鐵錢使用率極高的蜀地,又有交通不便的困難。以宋初的物價,就算在蜀地買一匹布,就要用20貫鐵錢,等於要扛著120斤鐵來交易。於是忍夠了的商戶們獨出心裁,開創了保管現金的“交子鋪戶”,以紙做的“交子”來交易。政治家張詠主政蜀地時,又選了其中十六家富戶經營,正式發行官方紙幣“交子”,是為人類最早的紙幣。

從此之後,在宋朝紮實的運作下,紙幣迅速流通起來,其便捷的交易速度,帶火了宋朝發達的商業貿易。金元兩個王朝,也是有樣學樣,發行了自家的紙幣。

但這看似薄薄的一張紙,卻不是隨便亂髮行,稍疏忽就會發生通貨膨脹。金朝元朝晚期時,都因紙幣貶值鬧出大亂,直接加速了國家滅亡。

待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由於元朝跑路前跑的太徹底,北方的貴金屬盡數一掃光帶跑。朱元璋也就發行了明朝版的紙幣“大明寶鈔”。雖然明朝做了充足準備,甚至設立嚴刑峻法防止偽鈔,但嚴刑峻法也擋不住經濟規律。從15世紀起,明朝寶鈔持續貶值,到16世紀時已幾乎淪為廢紙。

在古代經濟條件下,全面發行紙幣,既是刺激經濟的好手段,卻同樣也是高風險。


我們愛歷史

說到貨幣,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RMB、$、💶等。

在最原始的社會時,遊牧民族以牲畜、獸皮類來實現貨幣職能,而農業民族以五穀、布帛、農具、陶器、海貝,珠玉等充當最早實物貨幣。

後來因為牲畜不能分割,五穀會腐爛,人們轉而使用海貝來充當貨物。因為貝殼攜帶方便,還可作為飾品,所以迅速普及開來。

用貝殼充當貨幣一直延續到商朝,這一時期青銅冶煉技術大大提高,統治者轉而使用銅鑄幣,在後來的朝代中慢慢發展到,以銅幣為主,黃金,白銀等為輔的貨幣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年間,官方首次發行了紙質貨幣"交子"。這也是目前國際上承認的全人類最早使用紙質材料充當貨幣的時間!


老兵小猿

雖然最早的交易是以物易物,但某些貨物被當作參照物,保值性比較好,因此可以用來充當貨幣。

這樣既是貨物又是貨幣的東西,首推便是鹽。鹽容易儲存,附加值高,在古代也比較稀缺,度量標準一致,曾經長期在貨幣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直到明代,南方某些少數民族部落裡,鹽仍是受大眾認可的流通貨幣之一。

貝幣在貨幣歷史上也是很重要的一種。據研究,早在夏代,貝幣就已經作為交易媒介。骨貝、石貝等人工製造的仿製貝的出現,表明當時貝幣的需求量很大,真貝的數量已不敷應用,才以仿製貝來代替真貝。商末周初,隨著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貨幣的作用和流通範圍擴大了,貝幣的計算單位就逐漸改為“朋”。朋是用繩穿起來的貝幣。根據朋字的寫法,以及其他史料的研究,一朋的數量大約是十個或二十個貝幣。現在出土的貝幣,有不少是有穿孔的,一孔的、二孔的、三孔的都有,這是繩穿的遺蹟。在商代以朋計數的尚少,進入西周後,各種文字中記載貝幣數量時,以朋為單位就多起來了。如《詩經》:“既見君子,錫我百朋”,西周青銅器也有“易貝十朋”、“易貝五十朋”等銘文。“朋友”一詞,也因此而來。能值得為其花掉起碼一“朋”貝幣的人,才算是友呢。

直至秦始皇改革幣制,明確規定禁止用貝作為貨幣,貝幣才在法律上正式失去了貨幣的資格。

胡椒,也曾經作為貨幣被使用。在古代,胡椒是很貴重的,由於古代沒有冰箱,大家為了保留肉類只能醃製或晾乾,不只滋味打折,還難以消化,乃至呈現蛻變,大家吃後常常會呈現胃腸不適,泛酸、脹氣、吐逆、拉肚子是常有的事。有了胡椒就不相同了,可以食用增加滋味,還有藥用效果,滅菌、促消化、暖胃、止瀉,所以常被貴族作為治胃病的神藥,而且胡椒還可以作為日用香料。

絹幣。我國古代自從有了交換,布帛就是重要的一般等價物,起著貨幣媒介作用。布帛是本身使用價值極強的一種貨幣,退出交換後即可直接進行消費。因此它最適合商品交換不發達的自然經濟環境。由於絹帛有一定實物貨幣的保值效用,因此,就算在以後千百年中的戰亂年代也很受歡迎。據歷史記載,歷朝歷代,絲絹布帛一直是與金屬貨幣並行的重要幣種。漢代把布帛作為法定的貨幣,是政府財政收支的一個重要手段。

絲絹布帛在古代一直被使用,歷朝歷代皆有。民間交易,大宗小項用絹帛的比用錢的多。日用的柴米油鹽也用絹帛買賣。白居易《賣炭翁》詩中描寫:“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即可見一斑。

布帛為紡織品通稱,品種很多,如錦、繡、紗、綾、綺、羅、縠、絹、縑、綈、布等都可作貨幣,其中常見的是:絲織品絹、縑和麻、葛織品布。漢代曾定有規格,即:闊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匹,六十尺為端。二匹布抵一匹絹。唐代規定,絹以四丈為匹,布以五丈為端,均寬一尺八寸。在小額交易中,也有割斷零碎使用的。

絹帛貨幣的購買力,在各個朝代都有所不同。唐代貞觀初年,一匹絹約值一斗米。玄宗開元十六年(728年)規定,每匹絹值錢五百五十文。實行兩稅法以前,大曆年間(766—779年),絹價曾漲至三、四千文一匹。文宗開成三年(838年),揚州白絹每匹六百六十文。宣宗大中六年(852年),每匹絹九百文。絹價高低與外貿出口也有一些關係。

糧食跟布帛一樣,也是歷朝歷代都在使用,最常用的是小米。現在比較為人熟知的是,由於古代金銀冶煉有一定難度,鑄錢也比較少,因而經常用穀米作為官員的工資。

其餘的很多東西,也都曾被拿來作為貨幣。比如酒、某些草藥,甚至在一段歷史時期內,人也曾經是貨幣的一種。奴隸制社會時,奴隸不單作為商品,同時也作為交換媒介。

歷史上,除上述的東西以外,牲畜、珍稀鳥類羽毛、寶石、香料等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曾經作為貨幣使用過。


純鈞LHGR

中國最早的貨幣——貝幣。在我國漢字裡凡與財物有關的字多數帶貝旁,如財、貿、貪、貧、賄、賂等。

《尚書.盤庚中》孔穎達正義載:“貝者,水蟲,古人取其甲以為貨,如今之用錢然。”而且現在的考古發掘資料和殷商甲骨文、金文有關文字證明,夏商以來,貝殼是當時主要的貨幣形式。

其中貨貝比較常見,貝面上的長齒槽稱為“貝齒”或“貝唇”。人們為了便於攜帶方便,在貨貝的背部多鑿有小孔,早期孔相對小,稱之為“小孔式貨貝”,以後,穿孔逐漸擴大,稱為“大孔式貨貝”。

有人會說貝殼在海邊很常見呀!但是在當時的交通條件和打撈設備還是十分原始和落後的,所以造成打撈出來的貝殼不多,在運往中原內陸的過程中就顯得十分的珍貴。在奴隸社會的夏商時代,貝幣就成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青青子衿的雲裳

除了金銀銅外,先秦春秋時期流通貨幣有貝幣。

宋朝元朝發行過紙幣,交子和大元寶鈔,清朝末年地下錢莊發行的紙幣,當票。

某些歷史階段,鹽、茶、玉器和鴉片也充當過貨幣的角色。



音悅茶香下雨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